明代 :徐渭
幸从群彦集芳辰,申甫生周别有神。以德既堪三寿颂,将身却奉万年人。
剑光激座催歌急,海色流杯送酒频。更取一卮飞作雨,江南无地不阳春。
赠李辽东
十载棠阴满郡中,更惭桃李倍春工。江南高枕新司马,辽左长城旧总戎。
笳吹閒飞芦渚月,楼船时泛锦帆风。太平坐致今如此,犹费深筹尽烛红。
长至呼大儿饮
冯将坐息准归阳,道吸禅呼鼻籥长。双壁再回圆箧赤,片椴初破卵泥黄。
糟醨难自曛长日,豚犊能忘舐大杨。百命今朝生意始,一门灰槁断人肠。
镜湖竹枝词 其二
杏子红衫一女郎,郁金衣带一苇航。堤长水阔家何处,十里荷花分外香。
鸿胪篇
鸿胪翁本瀛洲客,朝朝谒帝飞双舄。方朔由来侍汉廷,子真还自栖仙宅。
翁家甲第郡郊东,高门容车人紫空。炊烟不散千门绕,贵秩何多万石同。
更有三雏搏六翼,大宋小宋尤难得。小未已作玉堂人,大者行登金马藉。
玉堂清切俨神仙,章服从来蔚且妍。承封自感君恩重,乞典悬知子道全。
闻翁始生在京邸,司马方居青琐地。只今回首六十年,承封复在燕京里。
此生此宦此承封,初夏初过初度逢。都门送别羡疏广,名山访道随葛洪。
凤子麟孙天所授,恩波荡荡偏垂后。他年玉带束绯袍,还挂翁身为翁寿。
唐簿得奖
凤鸾何代独无之,枳棘卑栖盛羽仪。挽粟一朝卑橹去,旌书连夜度支移。
邑多竹色袍俱映,路近松江鲙每思。黄浦醉翁闻此信,定抽采笔寄新词。
送别刘凝和会试二首 其一
御榜揭红墙,春风马上郎。特引双蝴蝶,来荣插帽芳。
严江茅大夫见赠赋答为别
汉将移军细柳营,每从高会听鸣筝。惟应落帽当筵醉,那取从军载笔行。
彩鹢停风维晓岸,断鸿随雨入秋冥。江堤芳草霜中尽,明日将谁寄别情。
梨花 其五
早起春晴香雾肥,独依残月出墙围。洛滨仙子波心立,虢国夫人马上归。
雨雪和韵奉酬季长史公 其五
回风搅霰坠茫茫,花片偏宜树底藏。剡水空长人不在,瑶琴未弄指先僵。
雨竹 其二
枝枝叶叶自成排,嫩嫩枯枯向上裁。信手扫来非著意,是晴是雨恁人猜。
风鸢图四首 其一
天台饶舌骂丰干,何事吟鸢巧弄抟。昨夜风馀收堕篾,唤回拾得换寒山。
为郑先生题画四首,值大醉
戒舞智
富非圣所却,贫乃士之常。华屋非不美,环堵庸何伤。
多才戒舞智,善闭靡不彰。舞智向愚者,弄偶于偶场。
偶月不知弄,尔弄何所偿。舞智向智者,譬以光照光。
彼光不受照,尔照何由扬。舞智两不售,不舞两不妨。
请君听予言,作善降百祥。
中秋后四日游览摩诃法藏诸刹遇雨书某上人房
晴天不及往禅斋,细雨轻尘拂马来。笑袒袈沙徐下座,莫须踏湿宝公鞋。
仲春李子遂季子牙史叔考坐雨禹迹寺景贤祠中醉馀赋诗并用街字子遂 ...
病久不到此,荒祠草上阶。阴晴连日异,闽越几年怀。
夜梵潮三丈,春酥雨一街。梨花无月处,有客醉金钗。
鹤轩刘法师号也索诗
露浥风翻水殿淇,金钟玉磬夜深时。谁能来往云霄上,只许刘郎只鹤骑。
风竹 其一
五竿细筱似荷茼,数点青苔草面封。莫怪枝枝半无叶,昨宵风雨折长松。
忠
君臣相得鱼水,荆益稍展风云。前后出师二表,始终鼎足三分。
方长公重五饷以江鱼枇杷豆酒
江鱼银板枇杷金,绿菽家醅一瓮深。方叔特分长命酒,老夫正按小招吟。
且宽牛虎甘人责,莫解蛟龙夺黍心。万絮千花冯巽二,沾泥衔鸟美人簪。
叉萝卜
团内一锄浅,毫端两诧深。广州初断葛,上党未蒸参。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586篇诗文
张子锡尝自题镜容今死矣次其韵应乃郎之索 其四
索马乡丈紫竹罗汉即席书扇遗之
某平湖诗应索
赋得片月秋帆送冯叔系北行
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 其四
昙阳 其十
燕京五月歌 其一
画菊 其一
中秋风雨小酌写玉簪复继芭蕉
赠陈君
送吴学师奉其母太君还南昌
天竺僧
天目山 其一
陈玉屏饷瓦窑村银鱼
女仙弹琴
倪某别有三绝见遗 其一
马坐营索咏
尖头麻蛰
又图卉应史甥之索
写竹赠李长公歌
早渡银洞岭
题余医师南桥卷
题王蓑江绘事寿刘夫人六十
吴子明际访蛟门访沈嘉则诸名公
画笋遗许口北
天目山 其二
日暮进帆富春山
菊竹
徐济之携新妇侍亲扬州
麟 其六
酒三品
雨雪和韵奉酬季长史公 其六
横山黄伯子持图索题
乙丑元日大雪,自饮自醉,遂呼王山人过尚
早发仙霞岭
竹染绿色
倪君某以小象托赋而先以诗次韵四首 其一
送叶君子肃访杨龙泉公
设代林某答胡通政
狸
雨雪和韵奉酬季长史公 其二
梨花 其一
土菩提
寻王子三首 其三
上谷歌 其五
张氏别业八首 其六 芙渠径
寄彬中
湘竹一妙管付截坏其顶文
四花图
宋氏吟书画册中
王元章墓
寿胡令公
赠钱生
落花四首 其三
王母寿诗
雨雪和韵奉酬季长史公 其八
梧阴洗研图
盛懋秋江画董尧年索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