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徐渭
风前烛焰片时红。马首西时马尾东。两只鸳鸯睡不醒,一只相思愁杀侬。
水仙兰竹
水仙丛竹挟兰英,总是湘中三美人。莫遣嫦娥知此辈,定抛明月下江津。
复上虞复西溪湖
湖上香稻熟,湖中鲤鱼长。网鱼煮香稻,千载荐桐香。
和葛景文
十丈高垣地,团团绕棘柴。青天县鲋涸,黑洞锁龙乖。
不以无穷变,来萦有尽怀。提壶向前去,付锸许渠埋。
每剖遗鱼素,翻思去鸟偕。真成秋落羽,欲插上冲骸。
挽某君之配蒋
章台走马归,欲画巳无眉。卿卿果谁复,棣棣选侬仪。
解衣恨不蚤,织素敢嫌迟。旧德非苏姒,新奁是孟姬。
黑貂归屡迓,红罗换不施。忆昨甘羞谱,悲今苦诔词。
霜砧休夜响,雨閤罢春归。诀婿留条脱,憎人唱扊扅。
鹿门未采药,鸾刀且断机。应有残丝在,泪尽乐羊衣。
早发仙霞岭
披衣陟崇冈,日中下未已。雄伟奠两都,喷薄走已里。
百折翠随人,一望寒生眦。高卑互无穷,参差错难理。
蔓草结层冰,乔木秀县藟。昼餐就村肆,小结依崖址。
去壑知几重,刳竿引涧水。回视高峡巅,鸟飞不得比。
天目狮子岩
我昔闻真人,言修不死身。选地满天下,与鬼争青城。
一岫插天日,宛尔怒猊狞。老释据其口,黄冠复来争。
黄冠匪他人,云是真人孙。聃昙本上圣,高道超沈冥。
说教虽异轨,俱以退让名。区区百尺铁,青红抺秋荣。
龙女买色线,一夕绣可成。胡为两龙象,角吻同苍蝇。
赋此觉蚩蚩,鉴之慎勿听。
送新昌某学师谕告致还南康
绛帐中横半席青,邻庠犹自识先生。传经乡国闻朱陆,并马吾师是弟兄。
汉室尚须垂白召,明时何事拂衣行。试教别后从西望,还有春风到小亭。
翎菊
研底毫端秋气清,攒花蔟蕊笔通灵。看来不似篱边色,拔取何天白鹤翎。
乙丑元日大雪,自饮自醉,遂呼王山人过尚
方长公重五饷以江鱼枇杷豆酒
江鱼银板枇杷金,绿菽家醅一瓮深。方叔特分长命酒,老夫正按小招吟。
且宽牛虎甘人责,莫解蛟龙夺黍心。万絮千花冯巽二,沾泥衔鸟美人簪。
送别刘凝和会试二首 其二
知君貌堂堂,称此罗衣裳。若个官娃剪,须教特地长。
白马水还道中竹枝词
墙头赤枣杵儿斑,打枣竿长二十拳。塞北红裙争打枣,江南白苧怯穿莲。
画玫瑰花
画里看花不下楼,甜香巳觉入清喉。无因摘向金陵去,短撅长丁送茗瓯。
书茅氏画
小李将军固名笔,轻描细染工如织。若图台阁与丝纶,界画便须三十日。
茅君挥洒无一尘,只如此幅自清真。潇潇数点江湖墨,写出岩廊辅世人。
题《墨葡萄图》 / 题葡萄图
钮给事中花园藏陈山人所画水仙花次王子韵一首而陈文学示我五首故 ...
弓鞋窄窄寸来罗,踏水乘鱼浅浅波。谁把江蛾勾入画,夫人自嫁不吾过。
拟往中止
绿菽胡麻各一盘,怜君饷我每朝飧。犹闻灶下青衣嫂,打饼铺椒脆月团。
十四日饮张子荩太史宅留别
斗酒那能话不延,此行无事不堪怜。弓藏夜夜思弯日,剑出时时忆掘年。
老泪高梧双欲堕,孤心缺月两难圆。明朝总使清光满,其奈扁舟隔海天。
读张君叔学所作姊氏状即王先生配也用前韵寄之
女媭遗事弟亲知,书罢双悬泪若丝。潭水每归怜放逐,粥炉无复燎须眉。
班门有女成三士,窦树如君占一枝。好志不应无外史,岂将文字斗雄雌。
东方曼倩偷桃图
摘桃不自食,持以献寿筵。去海三千里,犹带云霞鲜。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586篇诗文
中秋风雨小酌写玉簪复继芭蕉
六月七日之夕与梅君客生及诸乡里趁凉于长安街醉而称韵得片字
送李县赴调
为沈嘉则题枯木画四首 其二
渔鼓词 其三
玉簪盛花嘲之
山阳歌醉中赠鲁君
钟子投我篆章答此
张氏别业八首 其二 流霞阁
为杭人题画 其一 帐竿木偶图
又图卉应史甥之索
次苏长公雪诗 其一
荷 其六
麟 其五
送彬仲应贡北上
雪牡丹 其二
龛山凯歌
雨竹 其二
咏画四首 其三 秋
麟 其一
寄郦绩溪仲玉为钱氏门人
张氏别业八首 其三 竹坞
芭蕉玉簪
燕京五月歌 其一
边词 其十三
诸友画八景送马先生之安福索赋 其二 禹穴
题兰竹
章孟公招陪葛韩二丈特徵酒姬妙解雄舞辱贶嘉篇率尔次韵 其二
短褐篇送沈子叔成出塞
徐济之携新妇侍亲扬州
宋氏吟书画册中
云门寺题画梅
仲春李子遂季子牙史叔考坐雨禹迹寺景贤祠中醉馀赋诗并用街字子遂 ...
湘竹一妙管付截坏其顶文
鱼虾螺蟹
桃叶渡 其一
燕京歌 其二
风木篇应索
雪牡丹 其一
天目山 其一
青田钓舫诗
送黄公子迎其母夫人归黄岩
赋得暗尘随马去
三茅观观潮
竹 其九
题翠华轩卷
代某往寿
石榴梅花 其三
寿戴柳州父母 其一
写竹赠李长公歌
柳元谷以所得晋太康间冢中杯及瓦券来易余手绘二首 其一
三公柱石篇
石榴荷花
云州舍身台
为郑先生题画四首值大醉 其二 樵
跃鲤送人 其一
菊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