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咏樱桃花

咏樱桃花

明代 徐渭

满城花发不知冬,闭户经年笔眊聋。剪送海棠经及我,折寄樱桃笑杀侬。

雪打霜披应不免,粉腮胭颊为谁浓。昨宵况复狂风雨,枕畔惊闻折箨龙。

诗人徐渭的古诗

北上别丁肖甫于虎丘

明代 徐渭

少年同学共青毡,一剑孤飞何处天。别后相思应与共,向来心事尚难传。

树连古道冬催雪,水泛寒灯夜泊船。自是阳关歌不得,秪冯尊酒醉君前。

赠吕正宾长篇

明代 徐渭

海气扑城城不守,倭奴夜进金山口。铜签半傅鸊鹈膏,刀血斜凝紫花绣。

天生吕生眉采竖,别却家门守城去。独携大胆出吴关,铁皮双裹青檀树。

楼中唱罢酒半曛,倒著儒冠高佛云。从游泮水践绳墨,却嫌去采青春芹。

吕生固自有奇气,学敌万人非所志。天姥中峰翠色微,石榻斜支读书处。

沈将军诗

明代 徐渭

将军者谁沈家郎。学书学剑学渔阳。呼枭喝雉疲夜场。月低日高睡竟忘。

躯干虽小胆则姜。十年从军官参将。杀贼归来坐五羊。明珠芡米侧槩量。

买得绿珠可姓梁。一妻五妾愁专房。广西藤酒世无双。海南红螺不假镶。

直钱虽少贵天生。鹦鹉不谈立酒旁。文犀玳瑁细碎妆。龙脑一缕飞中央。

左县翡翠玉虫螀。右挂镂金小凤皇。回身未步身先锵。盻影入鬓斜月光。

拽郎髭须郎吻张。大卮小卮响喉咙。池中岂少雌鸳鸯。安得老鸧专颉颃。

郎谁与欢思边疆。谁者换马邯郸娼。庐龙将军急才良。见郎谓何用不臧。

且试锁钥扼背吭。分道密云汝往当。汉家猛士守四方。沈郎沈郎不寻常。

我思古人等雁行。吹箫者谁勃丞相。

雪中红梅次史叔考韵

明代 徐渭

雪中最妙是红梅,糁糁团团并作堆。几点粉胭娇入座,数枝浓淡巧涂腮。

繁华种里仍冰雪,蜂蝶业中任去来。醉后移灯玉阑畔,嫦娥扶影上瑶台。

麟 其五

明代 徐渭

清时麟夭不须伤,野老番为哭一场。傥似角端能解语,欲传一语奉明王。

盛懋秋江画董尧年索题

明代 徐渭

枫江霁色告无边,故写蓑衣挂钓船。莫笑渔郎多点检,从来风雨起晴天。

送黄公子迎其母夫人归黄岩

明代 徐渭

半臂黑貂裘,迎亲下娣楼。新城贼难破,母去不须忧。

赠钱生

明代 徐渭

越国有钱生,思亲得令名。片兰如惜宝,一恸欲崩城。

绿绮横长石,青囊挟内经。栽花文士集,悟草担夫争。

儒雅衣堪把,真诚意可倾。莫教忘两字,忠孝旧家声。

过许君精舍

明代 徐渭

高门偏自傍城隅,车骑迎宾席每虚。西去垂杨临大道,东来流水绕清渠。

窗疏积曙晨摇笔,花树栖萤夜映书。更喜数为文字饮,新秋还得慰侨居。

江船一老看雁群初起

明代 徐渭

警雁避罗舠,江长起未高。眼

玉簪 其一

明代 徐渭

洛浦惊鸿别,高唐暮雨归。玉簪如有意,烛灭挂罗衣。

女仙弹琴

明代 徐渭

流水东来响白蛇,高松西畔隔红霞。弹琴未必神仙事,只好呼侬女伯牙。

谑雪

明代 徐渭

梅花一夜窗中见,昨冬少雪春无霰。寒来借景苦无多,窗小只须三百片。

每举枯杯对此花,只愁落尽是风沙。谁知滕六虽无赖,亦遣残绡缟树叉。

一行分向朱门屋,误落寒酥点羊肉。锦屏不使冻胭脂,飞絮落盐弦上扑。

四条觔急冷鹍鸡,一二时中肉作围。岂无一笠黄茅里,僵杀岩岩一瓮齑。

初起青蘋本亦同,大王毕竟是雄风。总令受者自分别,难道青天秉至公。

送彬仲应贡北上

明代 徐渭

经阁词林早擅名,莫将难遇叹平生。巳通荐藉非无路,不负相知在此行。

万里桃花添马色,一行征雁渺离情。定知后夜相思处,独坐山居对月明。

雪粉团

明代 徐渭

北斗垂天锦帐横,景阳催妾未鸡鸣。灯昏镜暗妆无准,糁粉过眉与鼻平。

竹 其七

明代 徐渭

修蛇有尾频年坠,小凤为翎几日成。输与寒梢三十尺,春来秪用一雷惊。

送兰应可之湖州

明代 徐渭

梅黄雨霁带阴轻,送客西门驿路平。会多忽别疑且惊,愁心应手弦凄清。

荷花镜里红侵舫,时共耽游楫徐漾。思君苕溪若天上,空伫清歌对谁唱。

雨竹 其二

明代 徐渭

枝枝叶叶自成排,嫩嫩枯枯向上裁。信手扫来非著意,是晴是雨恁人猜。

题花图

明代 徐渭

金谷园中花草新,太湖石畔斗芳春。红颜笑脸如撩客,粉面藏头羞见人。

每过兖辄拟谒阙里辙阻追赋 其二

明代 徐渭

约如一竖牧千羊,博取三坟览百王。谁越殷周徵夏礼,独馀江汉写秋阳。

孙枝岁久龙鳞暗,翁仲霜浓马鬣长。不用今朝愁不至,年年此路自堂堂。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58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