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赵某丞琼山偕乃弟赣州兴国典史并往之任海公名瑞者正其治也

送赵某丞琼山偕乃弟赣州兴国典史并往之任海公名瑞者正其治也

明代 徐渭

三千里外梅花岭,十八滩边雁序心。一叶烟中亲渡海,双凫堂上伴弹琴。

官廉合浦珠仍返,鹏在南溟县正临。匹马尽堪长问政,双松应暂辍高吟。

诗人徐渭的古诗

仲春李子遂季子牙史叔考坐雨禹迹寺景贤祠中醉馀赋诗并用街字子遂 ...

明代 徐渭

病久不到此,荒祠草上阶。阴晴连日异,闽越几年怀。

夜梵潮三丈,春酥雨一街。梨花无月处,有客醉金钗。

赋得战袍红(时少保公得琐瞎刺制袍,命赋)

明代 徐渭

海罽染啼猩,征袍制始成。
春笼香共叠,夜帐火俱明。
自与鹑旗映,还宜蟒绣萦。
战归新月上,脱向侍儿擎。

项羽戏旧台河浒留候祠云龙山张山人天骥放鹤处

明代 徐渭

千古徐州雄楚西,多援旧事叹当时。大王千里旧谁得,山人一去鹤何之。

产蛙沉灶年年水,辟谷餐霞岁岁祠。曾见蜕蝉还食不,留侯未必降庖牺。

都门五月写送某君之官新昌

明代 徐渭

君去新昌五月时,都门日近火云移。赠君数叶迎风物,并入高帆一道吹。

送章君之海宁教授

明代 徐渭

大暑之头小暑尾,蛟龙忽带风潮起。沃焦斜立水倒流,海外鱼虾跳城市。

乾坤非人谁料理,无一不是秀才事。君今挟帐海宁去,坏屋荒田应堕泪。

竹泉篇二首为铁笔王子 其一

明代 徐渭

竹下流泉枕上听,琅玕细绕玉琤琤。都猜尔祖仍骑鹤,夜夜来吹月下笙。

灯夕送张君之滇迓其尊人

明代 徐渭

今岁风光倍觉饶,无人不去踏虹桥。独辞午夜千门月,去迓高堂倍里遥。

飞盖梅花梁苑雪,归帆杨柳楚妃腰。此行不为营名利,要度衡阳雁影高。

早渡银洞岭

明代 徐渭

银洞高高岭百盘,峰峦插笋倚天班。冯谁唤起王摩诘,画作贤人晓过关。

乙丑元日大雪,自饮自醉,遂呼王山人过尚

明代 徐渭

元日独酌不成酡,穿林唤客雪中过。
三百六旬唤过矣,四十五春如老何。
帻软渐知簪发少,兴豪那计酒筹多。
小园风景偏宜雪,缀柳妆梅有许窠。

史甥以十柑饷

明代 徐渭

黄柑久矣断衢州,甥也何来十颗投。照酒影中陪皱正,无盐腮畔落粗瘤。

小儿塞上尝宁得,病老床头渴正求。我欲为侬添一传,大苏先许拜穰侯。

倪君某以小象托赋而先以诗次韵四首 其四

明代 徐渭

注经笔绕三坟简,炊茗烟笼五尺童。秋水瞳人烟眼白,春风剪子百花工。

无权江夏今谁个,有用云林旧是公。欲扣比方应不对,子綦正在㗳然中。

抱琵琶偶伫蕉阴美人

明代 徐渭

离宫给事小青衣,催送琵琶向琐帏。行到芭蕉忽回想,去年此日嫁明妃。

四花图

明代 徐渭

兰条芝盖垂芳远,桂子榴房结实长。绕砌皆为榴氏树,依庭共拟窦家郎。

玉堂今夕生麟子,画史将图聊志喜。广眉秀骨画俱能,欲画啼声那得似。

吕布宅 其二

明代 徐渭

人皆为布罪蛾眉,大抵蛾眉见若斯。赤兔不嘶连夜草,白门犹望百年期。

赎归沙漠中郎女,嫁与邯郸厮养儿。两者秪须半行字,不知何冗夺松之。

写竹赠李长公歌

明代 徐渭

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
譬如影里叶丛梢,那得分明成个字。
公子远从辽东来,宝刀向人拔不开。
昨朝大战平虏堡,血冷辘轳连鞘埋。
平虏之战非常敌,御史几为胡马及。
有如大酋之首不落公子刀,带胄诸君便是去秋阮游击。
不死虏手死汉法,败者合死胜合优。
公子何事常忧愁,一言未了一叹息,双袖那禁双泪流。
却言阿翁经百战,箭镞刀锋密如霰。
幸余兄弟两三人,眼见家丁百无半。
往往弯弓上马鞍,但有生去无生还。
只今金玉光腰带,终是铜瓶坠井幹。
兼之阿翁不敢说,曾经千里空胡穴。
武人谁是百足虫,世事全凭三寸笔。
山人听罢公子言,一虱攻腰手漫扪。
欲答一言无可答,只写寒梢卷赠君。

明代 徐渭

狸虽一尺躯,猛气制十里。有时怒一号,无牙堕梁死。

安得此辈来,坐吾书匣底。

龛山凯歌 其四

明代 徐渭

无首有身秪自猜,左啼魂魄右啼骸。冯将老译传番语,此地他生敢再来。

水仙 其五

明代 徐渭

姊妹商量明月堤,夜妆莫解绿鬟丝。黄陵庙口无多路,去听女郎歌竹枝。

述梦 其一

明代 徐渭

伯劳打始开,燕子留不住。今夕梦中来,何似当初不飞去。

怜羁雄,嗤恶侣。两意茫茫坠晓烟,门外乌啼泪如雨。

端阳题慕兰雪画

明代 徐渭

十里空江一物无,青蓑曳雪老渔孤。酒筵正苦黄鱼热,对此寒生绿叶蒲。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58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