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花图

题花图

明代 徐渭

金谷园中花草新,太湖石畔斗芳春。红颜笑脸如撩客,粉面藏头羞见人。

诗人徐渭的古诗

凤凰台上忆吹箫 画中侧面琵琶美人

明代 徐渭

湖石阴中,栟榈影外,天然一个宫娃。悄无人与共,自弄琵琶。

拨扫忽成抖擞,恍摇却、钿翠鬟雅。如花畔,蜂撩未定,战杀其花。

匀搽梨腮双靥,那半面,刚被这半面相遮。问何时展过,得见些些。

除是递将红叶,应回流水之涯。俄成讶,缘来画也,一笑看差。

陈都佥五十

明代 徐渭

青衿常向泮宫游,共识将军是虎头。万里巳曾将食肉,五旬何事不封侯。

却因阿大俄惊座,转忆而翁醉莫愁。百岁光阴今巳半,留貂不解更何求。

武夷道士示予魏王子骞蜕首见紫气

明代 徐渭

不死者巳去,死者留人间。骨骸自何夕,飞置山之颠。

取视始伊谁,县绠月屡牵。而不如馀魄,安卧攒青莲。

道士苦斯役,留函阁高椽。过客好奇异,启阅请自便。

兹物真仙灵,磊磊黄琅坚。高顶泥丸宫,紫气犹一弦。

晦明准天时,白黑互纠缠。胡为黄冠流,示人祸福先。

为予而变易,无乃劳子骞。玉蕴山色辉,斯理良自然。

雪中市楼灾

明代 徐渭

千门六出枉滕翁,一烬飞翚了祝融。正讶琼台穿电急,忽惊海灶煮盐空。

馀花落座凉焦额,泮溜随人泣断风。插汉冰心知几座,昨宵新烁两高峰。

北上别丁肖甫于虎丘

明代 徐渭

少年同学共青毡,一剑孤飞何处天。别后相思应与共,向来心事尚难传。

树连古道冬催雪,水泛寒灯夜泊船。自是阳关歌不得,秪冯尊酒醉君前。

为郑先生题画四首,值大醉

明代 徐渭

春雨潇潇醉酒尊,何人命咏牧图浑。
溪寒月落牛自渡,老牧醉眼何处村。

夜雨偕友人进舟云门

明代 徐渭

夜影叠中流,进舟篁竹浦。鸣雨来断雷,山云湿可谱。

及岸沿黑堤,攫猪复愁虎。燎火得缁徒,怖馀涩言语。

芋垆聊炙衣,一笑赖尊俎。

鹳攫鹊雏鹰党翻然来救

明代 徐渭

水鸟修其胫,插彼茄菰泽。俛咮啄虾鱼,深不下三尺。

况乃嗉中仓,可内寸鳞百。江海饶此州,何往不充噱。

雄鹊知乳雌,作室高树末。三月始罢斤,是予亲所炙。

长胫一何饕,掠雏剽其宅。叔仲两三头,自窜宁顾伯。

顾鹊翁与母,叫噪徒额额。苍鹰等路人,与鹊少平日。

不作乡邻看,被缨救其格。特恐李阳拳,难齑鸣垤额。

盛邀爽鸠雄,并是夷门客。朱亥袖铁锥,侯嬴出奇略。

左右信陵军,一举解赵壁。五国破大秦,九合成小白。

义高诚足怜,多算亦何硕。磔虺黑柏颠,独奋少掎角。

犹烦拾遗歌,不朽侠徒迹。三复鸱鸮诗,白日为侬黑。

嘉则衷绯而西 其二

明代 徐渭

此去长江非浪游,两行别泪不胜秋。寄将三尺竹如意,为我严滩敲石头。

倪某别有三绝见遗 其二

明代 徐渭

宿世拖逋且一圈,今生杀虎为牛缘。傍人不信无边被,不在吾家被里眠。

葡萄 其三

明代 徐渭

自从初夏到今朝,百事无心总弃抛。尚有旧时书秃笔,偶将蘸墨黠葡萄。

题牡丹竹

明代 徐渭

牡丹须绿叶,春早叶难多。莫道扶持少,新篁捧绛罗。

梨花 其四

明代 徐渭

春雨春风能几宵,吹香落粉湿还飘。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

沈参军

明代 徐渭

参军青云士,直节凌邃古。伏阙两上书,裸裳三古鼓。

万乘急宵衣,当廷策强虏。借剑师傅惊,骂座丞相怒。

遗帼辱帅臣,筹边著词赋。截身东市头,名成死谁顾。

寄陶工部

明代 徐渭

短剑在匣中,秋水莲花芒。芒色岂不好,终为人所防。

所贵金玉资,含辉有馀光。谅哉工部君,璠瑜映明堂。

熏风动九夏,鸣音来锵锵。至宝吐洪亮,不特华泽芳。

沈思不能寐,揽衣视河梁。

送丁子范

明代 徐渭

君去高邮是壮游,风吹树叶绿娇秋。归来佩剑不须脱,寻我武夷山上头。

送林某 其二

明代 徐渭

夏来凉夜似秋多,正好酣歌奈去何。欲买缠头无蜀锦,赠将白苧当红罗。

竹 其三

明代 徐渭

片石苍苍映莽林,南宫如见拜难禁。牛车若使能移去,卖与侯家五百金。

题翠华轩卷

明代 徐渭

枫桥先辈有风流,玉轴文池镇绮楼。山水大观凡八咏,人家乔木几千秋。

黄丝暗缝偏游蠹,白雪吴绫半织虬。俗眼灯前从古忌,贤孙随处好藏收。

拟吊苏小墓

明代 徐渭

一抔苏小是耶非,绣口花腮烂舞衣。自古佳人难再得,从今虑翼罢双飞。

薤边露眼啼痕浅,松下同心结带稀。恨不颠狂如大阮,欠将一哭恸兵闺。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58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