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黄藻二章

赠黄藻二章

宋代 许月卿

星邑唐诗韵一天,参军生死别经年。
君来佳句宾朋诵,我愿世科昆弟传。
别语明晨绕朝策,秋风来岁祖生鞭。
难兄难弟夸京邑,莫负当年梦惠连。

诗人许月卿的古诗

雪后 其三

宋代 许月卿

雪浏浏时逢晓日,水粼粼处识春风。天公留取峰头雪,与作人间别样春。

挽座主吴倅

宋代 许月卿

菊翁去后菊园荒,寿不如花尽自香。
进学解成谁贝锦,题舆字湿已黄粱。
众流出壑三秋暮,明月照松千仞罔。
冷落僧炉数间屋,但留名节付贤郎。

次韵胡温升玉甫西野

宋代 许月卿

偶为西湖万山出,三省兴中歌西勿。
中庸公子惠新诗,句里韩筋犹柳骨。
文章感慨须和平,能泣鬼神风雨惊。
和声似鸣国家盛,送东野序序文鸣。
西野文鸣东野法,积中和顺英华发。
我诗不作效岛寒,曾诛莓苔随意踏。
谁道杨花本无才,天展湖山图画开。
何须更问逋之觅,夜深明月半窗梅。

大行皇帝挽词五首

宋代 许月卿

创始昌陵汉,中兴高庙尧。
登遐皆十月,扬烈擅三朝。
再造煌煌业,参侔浩浩霄。
中兴兼创始,二帝侑逍遥。

寄郭衢州

宋代 许月卿

渤海潢池盗,龚卿奉诏忧。
东轩继芳躅,西府踵清流。
同榜黄扉匹,中峰皂盖俦。
中斋同一笑,山屋好中秋。

次韵李制干赠行

宋代 许月卿

科举有衣钵,临行问细君。
梅花入征梦,杨叶砺功勋。
俨对丹对日,捷排阊阖云。
政须及边事,毋惜齿牙论。

归涂

宋代 许月卿

望外云头日高挂,竹间亭子雪犹存。
啣芦雁起亭湘暮,卖炭人行烟火村。
绮疏月照窗如昼,宝鼎香销帐似云。
欲转冰壶浑未暇,党家习气彼羶荤。

次周尚书八首

宋代 许月卿

卜隐偏宜大好洲,浮云梦不到王侯。
细评月露梦山峙,静止花阑绿水流。
泉□□□□□□,□蓑无雨事淋头。
西江宾幕相须久,赢得闲吟谒道周。

次韵云岩

宋代 许月卿

权舆於我屋渠渠,久敬如君世莫如。
明月清风如满案,好天良夜酒连车。
樽前远韵轻盈菊,醉后分题烂慢书。
凡此坐中人十九,铭枢玉带客金鱼。

起来

宋代 许月卿

起来霜月冷飕飕,清兴催人不自由。
万户千门胡蝶梦,五更三点黑貂裘。
旦公待旦霜如雪,时夜如诗月似钩。
明日人来问寄字,一天霜月倚西楼。

贺滕推入郡奉祀

宋代 许月卿

溪斋之后未多年,有子亲曾闻性天。助祭此行春满眼,沙明草暖白鸥眠。

历日

宋代 许月卿

历日从头又一新,直饶燕雀喜新晴。
梅花献岁无边景,喜鹊今朝第一声。
柳眼知时王幕绿,草心报国汉朝青。
日晴夜雨丰年兆,雨过云开月满庭。

满城风雨近重阳

宋代 许月卿

满城风雨近重阳,一舸烟波入醉乡。
心事已同鸥岛白,眼界空有云山苍。
酒安能管兴亡事,菊亦颇复时世妆。
何似长歌明月里,月明天阔地更长。

戏岁

宋代 许月卿

献岁欢声沸,清晨寒气侵。
四时春是首,三日雨为霖。
绿展垂杨眼,青呈芳草心。
日晴仍夜雨,击壤费讴吟。

野人

宋代 许月卿

野人方蠖屈,天子正龙飞。
东阁翘林騪,北山□□移,
鵩来贾生去,熊兆太公归。
地主殷勤别,云霄万里期。

次韵谢君直赠李秋士

宋代 许月卿

一年景让秋光奇,山水秋来皆有姿。
君於何处秋人物,谁为盗跖准伯夷。
伯夷海滨待时清,秋空无云正清时。
秋人不若秋时好,秋时而动谈笑麾。
笑杀冯道五季时,兴亡不喜而不悲。
秋师试秋冯道秋,视国传舍如弈棋。

月代

宋代 许月卿

月代太阳,太阳代月。
君逸臣劳,职分无越。
穆穆皇皇,明明在烈。
光于四方,罔不秉哲。
火明水清,坎离斯设。
日月有明,容光靡阙。
无非教也。教亦不屑。
金取其清,分明之精。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金清月白,助天日明。
日明相续,万物咸睹。
匪今斯今,不瞽万古。

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 其二

宋代 许月卿

对时思故国,客里厌南音。同谷凄凉恶,三闾感慨心。

赐衣聊杜句,要艾孰骚吟。莫说成都景,岷峨秋满襟。

重寄郭衢州

宋代 许月卿

细数东京士,无如许郭优。
山林异朝市,姓字欠书邮。
久已巢由隐,难成李郭舟。
三衢春有脚,山屋好中秋。

挽马枢密母段氏

宋代 许月卿

松冈新植泷丰碑,千古哀荣谁似之。训子断机霜雪冷,退朝犹绩月星垂。

绿衣西府梅花落,素幄北堂萱草萎。何惜沙堤明日路,潘舆无复再来时。

许月卿

许月卿

(1216—1285)徽州婺源人,字太空,后改字宋士,号泉田子,人称山屋先生。理宗淳祐四年进士。授濠州司户参军。历本州及临安府学教授,屡疏斥丁大全等奸邪,出干办江西提举常平事。贾似道当政,召试馆职,以言不合罢归,遂闭门著书。宋亡,深居不出。谢枋得甚为推崇。有《先天集》、《百官箴》等。► 11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