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薛汉
世路不可涉,风霜苦见侵。园庐长入梦,岁月易惊心。
木落秋容瘦,云昏雨意深。登楼试长望,烟水晚沈沈。
和马伯庸御史效义山无题四首 其三
乘槎准拟逐秋潮,却访成都万里桥。沧海有山皆缥缈,青云无路不迢遥。
閒居潘岳惊斑鬓,归去陶潜懒折腰。后夜相期明月上,露台高处弄笙箫。
和郑应奉杂诗六首 其五
志士方盛时,危冠怒冲发。猛心石为开,壮气山可拔。
安知横江鲸,中路蝼蚁狎。所以巢居子,商歌竟不辍。
歌竟寂无言,坐听天籁发。
和柳道传感怀
已无言语可为阶,野性那兼不好排。买笑谁挥金似土,浇愁空想酒如淮。
仪庭鹓鹭多乘运,失水鳣鲸自感怀。物我本无何得丧,且随达士共谈谐。
寄余希声
寄语中林友,相思又几朝。书虽为路阻,梦不怕山遥。
风定落花漫,雨深青草骄。人情谅难必,不似往来潮。
和袁德平
九月晦日二首 其一
九月晦日终夜雨,酒醒无处著閒愁。起闻更张有明诏,实与万国同戚休。
送杨仲弘编修
今代扬雄更绝伦,布衣一出便词臣。眼空四海谭无底,胸著千年汲愈新。
芸暖图书蓬阁晓,花明剑佩凤池春。传闻贾傅初归国,亦有当年共策人。
马元博下第归松江省觐
木落蓬飞天已寒,束书火急出燕山。霜蹄暂蹶终超忽,风翮高抟祇等閒。
文度且应归膝上,士龙能久在云间。深秋送尽南辕客,一夜思家鬓欲斑。
送柳汤佐
太行盘踞势严严,五马初行众具瞻。他日去思应借寇,此时来暮正歌廉。
七贤旧竹风流在,万善新茶岁贡兼。莫谓名邦天稍远,飞龙曾向此中潜。
枉渚
枉渚倚孤棹,意行随杖藜。鸥边渔艇小,牛后牧童低。
秋色多因树,寒声半是溪。何当买茅屋,此地卜幽栖。
题桶底图
蕊珠宫阙见毫釐,中有群仙按羽衣。莫讶此图天地窄,黍珠境界更希微。
和马伯庸御史效义山无题四首 其一
羽林垂彩动天江,幕府光联白虎幢。吏法有章皆画一,将坛得士故无双。
台中长夏霜凝简,掖内通宵雾锁窗。若使九门容径入,肯思岩隐听流淙。
和郑应奉杂诗六首 其一
茫茫穹壤间,环溪大州九。壮游不及辰,坐待迫蒲柳。
穷通付分定,达识当顺受。但愿薰风诗,在在民物阜。
一瓢安菽水,吾计亦良厚。
和郑应奉杂诗六首 其六
宦游梦入槐,宴坐肘生柳。出处亦何常,临岐一分手。
光阴不可玩,岁月坂丸走。轩裳百年间,竹帛千载后。
永愿坚素心,旧学安敢负。
郭子昭淮东经历
蹛林前岁偶同游,话旧知经五五秋。未厌群乌栖柏府,又骑一鹤上扬州。
受书此日名方起,奏最他时考更优。尘里初衣方皎洁,岂令大幕久淹留。
和虞先生上京夏凉韵
登台美皆春,覆盆惨长夜。谁能均苦乐,世道勤汎洒。
滦京逼穹昊,重纩度朱夏。下方正喘汗,歊赫在炉冶。
南北各异宜,敢讶行化者。倦游念苕霅,渔竿自堪把。
和张仲实秋夜感旧
古道日绵邈,何由探羲轩。六籍载绪馀,攻凿日已烦。
岂无奇士志,寻枝或忘根。忽闻孤凤凰,百鸟寂不喧。
邀我浇古胸,泠然酌洼尊。既感气类殊,况复德义敦。
秋风江海上,英材昔同门。载咏《伐木》章,清夜劳梦魂。
斯文傥未磨,馀事安足论。萧萧蒲柳姿,含英伺春暄。
皓首崇明德,怀哉昔人言。
和虞先生箸香
奇芬祷精微,纤茎挺修直。灺轻雪消睆,火细萤耀夕。
素烟袅双缕,暗馥生半室。鼻观静里参,心原坐来息。
有客臭味同,相看终永日。
和伯雍夜坐
月落夜方半,江空岁又阑。浮生知易老,久客欲归难。
漏静忽闻笛,楼高谁倚阑。呼灯更小酌,起舞戏盘跚。
题刘理之木石
木石山人枕溪曲,尽日看山如不足。一朝木石真到眼,昔者寓言今实录。
何年老楠生长空山中,枯根入地蟠蛟龙。嵌窦玲珑削苍璧,宛如当年苏老之三峰。
浪齧沙沿岁时久,岂知竟落渔人手。渔人好饮君好奇,驼入君家博升斗。
君不见嗜石相国李与牛,不惜千金购罗搜。岂知山人奄有一丘壑,只费平原五督邮。
薛汉
(?—1324)温州永嘉人,字宗海。幼力学,有令誉。以青田教谕,迁诸暨州学正。泰定帝时选充国子助教卒。工诗文,尤善于鉴辨古物。有《宗海集》。► 39篇诗文
送马少卿伯庸南祀嵩恒淮渎
送杜清碧入京二首 其一
送杜清碧入京二首 其二
送牟伯厚还霅
题医学李教授归隐图
寿承旨张畴斋
雪山盘车图
和郑应奉杂诗六首 其三
閒閒宗师生朝
和郑应奉杂诗六首 其四
和郑应奉杂诗六首 其二
糟豚蹄东阳酒送理之
和马伯庸御史效义山无题四首 其二
送赵虚一降香至南海庐山会稽
九月晦日二首 其二
和马伯庸御史效义山无题四首 其四
题赵显卿友义卷后
送曹学士草诏毕还大都
都城晓起和张汉杰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