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柳道传感怀

和柳道传感怀

元代 薛汉

已无言语可为阶,野性那兼不好排。买笑谁挥金似土,浇愁空想酒如淮。

仪庭鹓鹭多乘运,失水鳣鲸自感怀。物我本无何得丧,且随达士共谈谐。

诗人薛汉的古诗

糟豚蹄东阳酒送理之

元代 薛汉

彭生失足落糟丘,醉入肌肤味更优。亦有曲生差可意,伴君倚槛看春流。

雪山盘车图

元代 薛汉

车焞焞,石径荦确轮欲摧。疲牛分寸挽莫前,前车后车相逐来。

大府城门倚天开,群山雪深白皑皑。卒夫鞭牛冻堕指,转输号令如风雷。

官中委积等尘土,黔黎膏血无复回。君不见明时屡散粟与帛,桃林之牛亦悠哉。

不知何代画此景,我自一见令心哀。

送杜清碧入京二首 其二

元代 薛汉

风雨蓬蒿病已侵,那堪送远更秋深。离情不断送寻绠,高义难磨百鍊金。

乔木参天元有节,閒云出岫本无心。湖山摇落关河杳,后夜相思遣梦寻。

和郑应奉杂诗六首 其六

元代 薛汉

宦游梦入槐,宴坐肘生柳。出处亦何常,临岐一分手。

光阴不可玩,岁月坂丸走。轩裳百年间,竹帛千载后。

永愿坚素心,旧学安敢负。

和马伯庸御史效义山无题四首 其四

元代 薛汉

骥服盐车两耳垂,臂空九折未成医。欲寻箕颍终逃世,苦恨章逢不入时。

金井蛩鸣知露冷,银河鹊度看星移。长贫久客应无补,拟挽沧江塞漏卮。

都城晓起和张汉杰韵

元代 薛汉

扶桑日射蓬莱顶,下视瑶都森万井。金门未启曙光寒,月落觚棱微有影。

枕上游士梦未回,喔喔邻鸡为呼醒。知君晓约谷城翁,再拟铭功汉钟鼎。

杏村天近易为春,莫厌西斋官独冷。

和郑应奉杂诗六首 其二

元代 薛汉

当年东山翁,笑傲聊永日。弓旌一朝下,万里赴星驿。

回头故山友,十见秋柏实。峨峨东观中,大书黑如漆。

想见日暮归,沙轻马蹄疾。

和郑应奉杂诗六首 其五

元代 薛汉

志士方盛时,危冠怒冲发。猛心石为开,壮气山可拔。

安知横江鲸,中路蝼蚁狎。所以巢居子,商歌竟不辍。

歌竟寂无言,坐听天籁发。

九月晦日二首 其一

元代 薛汉

九月晦日终夜雨,酒醒无处著閒愁。起闻更张有明诏,实与万国同戚休。

题赵显卿友义卷后

元代 薛汉

古称燕赵多豪俊,今向燕山得赵君。中岁挂冠心似水,閒时说剑气如云。

埙篪每为家声合,囊橐曾因友谊分。七十长年天所相,名驹汗血更超群。

题医学李教授归隐图

元代 薛汉

一官归隐绛山阳,山色苍苍接太行。自古终南多捷径,只今盘谷是康庄。

仙家虎卖林中杏,洞府龙传海上方。吾友玉堂称二妙,为君图写烂生光。

送赵虚一降香至南海庐山会稽

元代 薛汉

天香分下殿西头,处士今乘使者驺。曾是骑麟骖北斗,真成跨鹤过扬州。

山中五老应相识,海上三神亦易求。勾越东南仙柱观,神光依旧贯林丘。

和马伯庸御史效义山无题四首 其三

元代 薛汉

乘槎准拟逐秋潮,却访成都万里桥。沧海有山皆缥缈,青云无路不迢遥。

閒居潘岳惊斑鬓,归去陶潜懒折腰。后夜相期明月上,露台高处弄笙箫。

送马少卿伯庸南祀嵩恒淮渎

元代 薛汉

总章盛金德,斋明赫当宁。皇皇遣天使,肃肃承宁语。

三熏礼岳渎,万里涉梁楚。祝釐归尧舜,降神出申甫。

南斗迎文星,西风起仪羽。乐张洞庭月,旆湿湘岸雨。

壮吟鄙骚怨,高谈洗儒腐。过家猿鹤喜,揽辔鸿雁聚。

青闱闵贤劳,黄屋深记注。归骑慎勿徐,席虚玉堂署。

閒閒宗师生朝

元代 薛汉

天正子月一阳回,春入环枢已放梅。寿酒淋漓倾九酝,仙阶缥缈接三台。

函关昔日青牛度,华表他年白鹤来。更向何方觅鳌岛,帝垣东畔是蓬莱。

寿承旨张畴斋

元代 薛汉

钟王书法得精微,每日霜毫不厌挥。相业曲江霜鉴录,幽怀西塞绿蓑衣。

蟠桃开日三千岁,古柏参天四十围。应与赤松相伴约,他年名遂早知几。

寄余希声

元代 薛汉

寄语中林友,相思又几朝。书虽为路阻,梦不怕山遥。

风定落花漫,雨深青草骄。人情谅难必,不似往来潮。

和伯雍夜坐

元代 薛汉

月落夜方半,江空岁又阑。浮生知易老,久客欲归难。

漏静忽闻笛,楼高谁倚阑。呼灯更小酌,起舞戏盘跚。

送杜清碧入京二首 其一

元代 薛汉

玉笥峰前久白云,铜驼陌上暂红尘。有书未肯陌时宰,命驾惟应访故人。

沧海鱼龙波浪阔,颠厓草木雪霜频。逢时少试经纶手,回首山林迹未陈。

和马伯庸御史效义山无题四首 其一

元代 薛汉

羽林垂彩动天江,幕府光联白虎幢。吏法有章皆画一,将坛得士故无双。

台中长夏霜凝简,掖内通宵雾锁窗。若使九门容径入,肯思岩隐听流淙。

薛汉

薛汉

(?—1324)温州永嘉人,字宗海。幼力学,有令誉。以青田教谕,迁诸暨州学正。泰定帝时选充国子助教卒。工诗文,尤善于鉴辨古物。有《宗海集》。► 3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