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王翰
负汝逃生出四围,饥寒奔走入山隈。父从旧友干衣去,母向邻家借米回。
早是幼时长处困,谁知嫁后又逢灾。佳人命薄诚如此,毁璧长歌心更哀。
题边道士小景二首 其二
前山漠漠水迢迢,却倚朱弦思寂寥。凤鸟不来春已暮,望将一曲寄虞韶。
古诗五首 其二
清风汎栏楯,明月耿房帷。夜永草虫吊,天长鸿雁悲。
容华渐销铄,阳景空中驰。宝剑光陆离,白马黄金鞿。
丈夫贵循名,讵以别离为。含情掩瑶琴,涕泗空涟洏。
洛水春风写竹作
行幐青竹杖,溪上独来时。风定游丝堕,天长去鸟迟。
闲云流水意,随柳傍花诗。无限幽人思,寻常少得知。
古诗五首 其三
日暮洛阳道,北山正嶕峣。高坟望累累,岁久青松凋。
为问葬者谁,云是汉唐朝。龟龙卧深草,文字半沉销。
凄风扑霜叶,阴云惨寒郊。颓垣隐狐兔,荒棘鸣鸱鸮。
千载雍门琴,令人涕泪交。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南行留别
五月南行道路长,黄埃满面汗流浆。入淮四望山如米,过颍三程水似汤。
老去不堪鞍马倦,客行端为简书忙。回头却忆金门乐,白纻乌纱坐晚凉。
江上醉归
江边日日醉,应被野鸥猜。潦倒依芳草,猖狂藉绿苔。
杜陵非嗜酒,彭泽岂耽杯。近是飘零客,愁怀强自开。
和刘菊庄先生韵 其二
家近王官旧有亭,十年为客鬓星星。心同陶令惟疏酒,宗继文中不续经。
俗子每看双眼白,故人相对一灯青。挂冠欲买扁舟去,说与沙鸥亦不听。
游西城冯叟花园二首 其一
小圃寻幽揽辔过,地偏花木得春多。燕回芳草轻轻舞,莺入垂杨缓缓歌。
薝卜引条舒翠幄,牡丹开萼捲香罗。浮生好向花前醉,岁月无情柰老何。
过东吴岭
东峰西峰相对起,南人北人来经过。潭光清心漾天影,松声聒耳鸣云和。
马蹄凌兢陟石磴,猿臂联引垂岩阿。举头西望见姑射,烟林远绕青嵯峨。
观舞天魔
忆昔开元天上乐,遗音传向世间来。鹍弦夜拨风生殿,羯鼓春敲花满台。
荔子浆寒醒未解,海棠日煖梦初回。谁知百战功成后,一曲霓裳种祸胎。
题画小景
万籁秋声近,双峰宿霭收。江涵林影碎,野接曙光浮。
萝薜通书幌,莺花避钓舟。由来扬子宅,寂寞闭丹丘。
和王清源秋日漫兴五首 其四
菊花霜后半凋残,壁下蛩吟不奈寒。多少朱门尽豪俊,十年掉臂不相干。
得南信四首 其一
死别吞声事已难,何如生别彻心酸。青丝尚系残箴线,绛彻犹存旧带鞶。
瘴海不收泉下骨,荒山谁葬木皮棺。只缘老病身犹在,哭得无声泪始乾。
环翠堂二首为王审理 其二
华堂夙构玉为屏,故相当年识地灵。诸子凤毛成令器,双亲鹤发见遐龄。
门前秋水千寻碧,窗外寒山四面青。珍重贤王挥彩笔,流传百代播芳馨。
题怪石图赠异上人
灵山一片石,苍莽起秋声。愿以中流险,能同砥柱平。
色怜苍藓合,根带白云生。终日头空点,谁能辨尔情。
借木绵衫
木绵如雪胜香罗,一借斯文不再过。近照翠奁知恰好,更加乌带问如何。
涴馀但觉薰香减,书罢常愁醉墨多。友义自今诚可重,同袍诗句正堪哦。
题寒梅冻雀图
冰肌翠袖淡无痕,照影罗浮江上村。霜鸟寒蜂解清意,徘徊风月欲黄昏。
古诗五首 其一
空堂霜气肃,落木集已多。墙阴数丛菊,岁晏承阳和。
寘卷下堂行,自爱颜色佳。掇英汎浊醪,为我驻年华。
渊明已黄土,幽姿徒尔嘉。惆怅南山上,千载空烟霞。
暮秋梁园言怀呈体方伯振二诗伯 其一
一夕青霜木叶残,地炉无火客衣单。敢思潋滟葡萄酿,孰厌阑干苜蓿盘。
交到忘形贫亦好,拙知学步老尤难。涓埃未报君恩重,不欲归田学挂冠。
王翰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433篇诗文
虞城暮雨
得南信四首 其四
题画竹三首为黄伴读作 其三 淇水晴晖
雪夜茗会
閒田春色
题明皇吹箫图二首 其二
次韵峨眉山
龙兴观金箓建醮(景龙二年)
和卞长史郊行
梅花次韵
和邓舍韵二首 其一
福善寺宣和画壁
题边道士小景二首 其一
题望倍思亲图
题瞿德皋奉亲读书处
大雪偶成
雪夜杂诗 其二
简畅真空上人
和体方立春日暄晴
柏塔寺 其一
侯村寺遣怀二首 其二
喜雨再用前韵似丁大尹
柏塔寺 其三 巫咸顶
临池清兴为张敬惟作二首 其二
读汝南遗事三首 其二
灯夕在平陆感旧三首 其二
过阳城祠
宫之奇庙
扈从郑门迎驾
雪巢为张子玄道士赋
吊刘敬可
和德安允恭韵
送陈词训回京
叩马图
吴庙秋风
解氏从子继嗣诗卷
和徐知县重兴学校
挽草堂李先生为李居恭
中秋感旧
閒居书事
和韵送陆员外
斗鸡亭二首 其二
四老
秋蝉抱叶而吟叶脱而堕困于群蚁亟遣仆置高树且怜而作诗吊之
南陌词 其一
谒三皇庙
寄董仲伦四首 其三
怀云卧轩上人
凉州词二首·其二
题山居幽趣图
具庆堂诗为临颍教谕张朝宗作
和吴升甫见寄韵二首 其一
望云轩为白先生赋
雪夜杂诗 其五
瑶台顶 其二 秦楼
挽迭漳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