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王翰
谷日喜晴和体方韵
谷旦占年喜得晴,春来无物不回生。日升旸谷冰初泮,星转苍龙木向荣。
斗米三钱书岁稔,遗蝗千尺见时平。风流只有梁园客,特寄新诗为写情。
再用夏日即事韵答丁志善
端坐槐阴日欲斜,昼长多睡更思茶。山头雨过堆青翠,天际风轻散暮霞。
割尽黄云人刈麦,削开苍玉客分瓜。赓酬共拟陶情思,谁得佳章笔有华。
登吴城山望湖亭
迁客登临暂舣船,吴山绝顶出风烟。豫章南去帆冲雨,彭蠡西来浪接天。
高士置刍思孺子,华亭留句忆坡仙。当时石砮今何在,空向神祠一惘然。
题边道士小景二首 其一
碧松阴底大江边,两岸猿声更悄然。落日乱云迷远近,无心重理钓鱼船。
雪林为柏上人赋
朔风生冱寒,琼瑶遍山川。日夕天雨花,苍山祗树园。
大千开净域,一发无垢氛。热恼顿消息,超山谢尘喧。
灵台澹明彻,庶极真空源。
次居贞见寄韵
君去溪山趣亦稀,晚来空翠正霏霏。多情只有梅花树,满路清香送客归。
酒家谣
大梁城中百万家,谁家沽酒为生涯。青帘白昼垂到地,书言美酒非为誇。
座中多是江南客,卖茶贩盐为本业。自从伴着如花人,囊楮番番卷秋叶。
日长不厌秦筝繁,夜阑不放清歌歇。箧里黄金索已无,朝来暮去情渐疏。
秋风吹断高唐梦,但见阳台明月孤。昨日书来寄亲语,老病空床泪如雨。
寄与佳儿促早归,何用离乡作商贾。市中卖得旧衣钱,独向黄河买去船。
再咏
昔人久已为尘土,犹记仪形入画图。共挽小车兄弟乐,笑挥谈柄主宾娱。
礼行樽俎贤人聚,光动云霄太史书。谁写富春严处士,满江明月钓台孤。
瑶台顶 其七 巫咸谷
深谷逶迤策马过,松门行尽入烟萝。凤声出树大音作,鸟迹留沙古篆多。
草树昔年沾帝泽,泉流今日是恩波。知君要上经纶策,未许烟霞理钓蓑。
寄董仲伦四首 其三
同学连床听两眠,此情回首几经年。愁心多碎虫声里,归梦常悬雁影边。
儿女渐多生计薄,文章虽拙道根全。兴来抱膝吟梁甫,惫卧西窗日满川。
风木轩为吴审理赋
庭际瞻嘉树,萧萧日有声。霜风仍见惨,岁月若为情。
有幸荣三釜,无时捧一罂。空阶摇落处,相对泪纵横。
言怀呈董仲纶训导
德星图
昔人亭子有遗堆,日日登临车马来。二老高风留故事,诸郎雅望尽奇材。
衣冠会集星辰动,宾主相逢怀抱开。千古清芬人共仰,何须联步到公台。
偶书二首 其一
大笑高吟泄不平,区区宠辱若为惊。舌头极快深藏剑,意若难防类守城。
五反自当惩小忿,三休足可了余生。篷窗终日忘形坐,一席从教野老争。
奉教和王达善学士梅花四咏 其三 梅魂
秪疑姑射是花神,傲兀风霜可见真。庾岭有情能驻马,罗浮无梦更迷人。
冰花借月方成魄,雪态生香自出尘。一段素灵招不得,谁家纸帐又添春。
白桃花
武陵仙子厌红裳,欲与梨花斗靓芳。崔护再来难映面,刘郎归去不成妆。
青条辨李无繁蕊,缥蒂疑梅欠异香。陌上看时偏被恼,难吟难认更难忘。
相和歌辞。子夜春歌
和刘菊庄先生韵 其二
家近王官旧有亭,十年为客鬓星星。心同陶令惟疏酒,宗继文中不续经。
俗子每看双眼白,故人相对一灯青。挂冠欲买扁舟去,说与沙鸥亦不听。
秋暮会古心上人
远公与我云间别,几度西风海上秋。白发时来还自笑,青山归去与谁游。
薜萝久负孤灯梦,猿鹤应同两地愁。相对空林今夜月,清光迟尔少淹留。
答客问
龙跃汤泉云渐回,龙飞香殿气还来。龙潜龙见云皆应,天道常然何问哉!
王翰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433篇诗文
读欧文
送江源南还
和体方游相国寺
送刘允中游关中
题都门送别
金陵送别图
奉教和王达善学士梅花四咏 其二 梅香
题画寄会稽胡温
梅花次韵
柏塔寺 其一
望中条山怀道卿王先生
病中遣怀柬王居贤监税
观蛮童为伎之作
送胡仲雅南归三首 其一
和德安允恭韵
柏塔寺 其七 中条山
和赐瞿长史象牙笏韵
挽子中刘别驾
柏塔寺 其八 李绰堰
雁湖(在观猎山之巅,群雁所栖集也)
雪夜杂诗 其五
题望倍思亲图
留别古心淳上人
送心泉疑上人游方
雪禁体
和吴升甫见寄韵二首 其一
人日喜晴和体方伴读韵
飞燕篇
山居即事五首 其一
过沁水县
和陈克斋清明登瑶台有感 其一
挂鼓石
寄董仲伦四首 其一
奉教和秋日四题 其一 秋意
奉教和秋日四题 其四 秋声
再题玩梅轩
谢士烈送柴
和鲁客见寄韵
写望云图寄温陵刘子中
简临颍大尹马文隆
柏塔寺 其九 原上寺
简茅津渡梁巡检二首 其一
双瓜图二首为瞿长史赋 其二
和悼亡二首 其一
和韵送陆员外
过韩庙
平陆县丞何德举吾文字友也官满报政京师近书来升嵩县知县余作近体 ...
过湖口县
题周尚谦金陵送别卷
游鼓山灵源洞时澄明景霁入望千里徘徊自旦至夕值月上闻梵声泠然有 ...
读韩信传
游上方寺和卞长史韵
怀云卧轩上人
题溪山春晓图
和马子英见寄韵
送洪洞刘允中入关
讲堂前右植石榴左植脩竹是年蝗灾竹为所食石榴味苦感而有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