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望云思亲图

望云思亲图

唐代 王翰

白云天际闲舒卷,却似摇摇行子心。云气有时还变灭,子心无日不登临。

高林度过含疏雨,远岫飞回落晚阴。不羡梁公为令子,但存忠孝古犹今。

诗人王翰的古诗

题画竹为胡子澄作

唐代 王翰

伶伦截得碧琅玕,袅袅新梢露未乾。便与钧天裁凤管,不将江浦制鱼竿。

苍梧帝子蛾眉老,空谷佳人翠袖寒。只有幽轩隐君子,时时写入画图看。

和刘菊庄先生韵 其二

唐代 王翰

家近王官旧有亭,十年为客鬓星星。心同陶令惟疏酒,宗继文中不续经。

俗子每看双眼白,故人相对一灯青。挂冠欲买扁舟去,说与沙鸥亦不听。

虞城暮雨

唐代 王翰

冻雨森森万竹齐,独驱羸马踏青泥。颠軨涧险垣墉护,毕轸城荒蔓草迷。

井伯不忠宜作虏,百奚先去更知机。徘徊欲问鄍门处,满目西风禾黍低。

寄董仲伦四首 其二

唐代 王翰

不见能诗董召南,梦中时复接清谭。韬潜每爱龟藏六,贪接常嗔狙怒三。

临晋河深鲂鲤出,首阳山近蕨薇甘。高堂戏綵娱亲暇,万卷图书灯一龛。

雁湖(在观猎山之巅,群雁所栖集也)

唐代 王翰

雁去湖空野水深,秋风吹客上遥岑。
丹枫尽逐孤臣泪,黄菊空怜处士心。
雨后诸峰浮夕霭,霜前一叶送寒阴。
停车欲问当年事,尺素何由到上林。

和马子英见寄韵

唐代 王翰

十年流落向炎州,判与刘伶作醉游。望国孤忠徒自愤,持身直道更何求。

浮云往事惊春梦,落日穷途起暮愁。赖有故人相忆在,遍题尺牍海西头。

再游竹林寺

唐代 王翰

碑石千年记李唐,高僧神异更张皇。山间木润龙腾气,林际灯明佛放光。

金舌有人传正印,石头无客问空王。我来暂借禅床坐,闲漱清泉净水香。

望中条山怀道卿王先生

唐代 王翰

雨洗烟岚千万岑,卜居真得古人心。黄金挥尽诗书富,白古从生道义深。

出处须因时显晦,声名不逐世浮沉。几时听雨蓬窗底,樽酒论文细细斟。

虞城送别

唐代 王翰

寒云漠漠树苍苍,瘦马频驱古坂长。版籍初归周德化,山川终属晋封疆。

地连虢国风烟合,路入閒田草木荒。送客重嗟兴废事,清笳吹恨满离肠。

解氏从子继嗣诗卷

唐代 王翰

百派泉分共此源,一支才绝痛终天。楷模少似卢家正,风义多称邓氏贤。

识字更过阿买俊,能诗未及仲容年。芝兰玉树阶庭物,讵肯低眉愧谢玄。

望嵩山

唐代 王翰

猎猎西风卷暮阴,芙蓉古样映遥岑。物华呈瑞天然巧,横冠青霞作玉簪。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筵字

唐代 王翰

东堂起集贤,贵得从神仙。首命台阶老,将崇御府员。
送人锵玉佩,中使拂琼筵。和乐薰风解,湛恩时雨连。
长材成磊落,短翮强翩翾.徒仰蓬莱地,何阶不让缘。

古诗五首 其三

唐代 王翰

日暮洛阳道,北山正嶕峣。高坟望累累,岁久青松凋。

为问葬者谁,云是汉唐朝。龟龙卧深草,文字半沉销。

凄风扑霜叶,阴云惨寒郊。颓垣隐狐兔,荒棘鸣鸱鸮。

千载雍门琴,令人涕泪交。

题明皇吹箫图二首 其二

唐代 王翰

朝退从容适且安,梁州新谱合清欢。玉箫取次闲拈处,便有霖铃蜀道难。

谷日喜晴和体方韵

唐代 王翰

谷旦占年喜得晴,春来无物不回生。日升旸谷冰初泮,星转苍龙木向荣。

斗米三钱书岁稔,遗蝗千尺见时平。风流只有梁园客,特寄新诗为写情。

侯村夏日即事

唐代 王翰

睡足西窗日尚留,起来推枕强梳头。一川麦浪荒村远,满院松阴野寺幽。

徒见衣冠惊俗辈,空教文字迈时流。朱门欲谒谁青眼,拟向溪边买钓舟。

奉教题夷山晚望图

唐代 王翰

朝朝鹤驾驻山头,极目天南是越州。洱海川原何日到,蜀江风浪几回留。

鹡鸰每诵常联榻,花萼相辉共倚楼。友爱天伦情最切,别来几许鬓成秋。

奉教题龙江送别图

唐代 王翰

晓日曈昽帐殿开,五云光彩上蓬莱。鸾笺续卷题金薤,鹤上临江送玉杯。

上国旌旗分将相,从官词赋总邹枚。兰舟棹举歈歌发,回首青山绕凤台。

得南信四首 其三

唐代 王翰

传来消息未全真,生死应知子母分。蚤解胡笳悲蔡琰,不子荆布嫁陈云。

长号夜雨垂青血,薄祭秋风乱白纷。南望云南在何处,雁行凄断不堪闻。

送胡叔雅从军

唐代 王翰

中条山下分携处,跃马南行道路长。插月雕弓秋有力,倚风宝剑夜生光。

龙韬策略前贤敌,麟阁功名后代扬。奏凯归来当赐节,忠肝义胆永难忘。

王翰

王翰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43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