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菩萨蛮(春日呈安国舍人)

菩萨蛮(春日呈安国舍人)

宋代 杨冠卿

飞云障碧江天暮。杏花帘幕黄昏雨。翠袖怯春寒。有人愁倚阑。
天涯芳草路。目送征鸿去。人远玉关长。尺书难寄将。

诗人杨冠卿的古诗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其九

宋代 杨冠卿

忧来抵揬人,衰怀小城孤。解围赖从事,几成不支梧。

所忧岂其私,天高信难呼。努力加餐饭,世缘久崎岖。

壬午杂诗 其四

宋代 杨冠卿

关内攻城战,淮东却敌兵。败亡初妄作,狼狈坐虚名。

贼势虽亡命,君心实好生。不知他日事,谁筑受降城。

癸丑生朝舟行有感

宋代 杨冠卿

悬弧初度日,鞠育念劬劳。
未了诗书债,见轻儿女曹。
争知两蜗角,等是一鸿毛。
所贵尽忠考,结交英与豪。

甲申岁作

宋代 杨冠卿

渺渺冰雪尽,欣欣花柳苏。
江澄炫初日,沙润茁新蒌。
久客亦劳止,我行犹载驱。
乾坤如许大,何处著吾庐。

道间所见

宋代 杨冠卿

窄窄山腰路,娟娟屋角花。
谿回蔽修竹,鸥暖戏春沙。

前调(忠甫持梅水仙砑笺索词)

宋代 杨冠卿

消瘦不胜寒,独立江南路。罗袜暗生尘,不见凌波步。
兰佩解鸣榼,往事凭谁诉。一纸彩云笺,好寄青鸾去。

蜡梅四绝

宋代 杨冠卿

游蜂辛苦事芳菲,嚼蕊偷香酿蜜脾。
还被东风巧收拾,又随春色上南枝。

从李使君假记室吏

宋代 杨冠卿

阿㜷呕心儿,佩囊有奚奴。杜陵短褐翁,抄诗听小胥。

我生味风雅,古人思与俱。家无儋石储,谁其供指呼。

主翁居专城,雁鹜纷庭除。记史饱馀闲,愿言假一夫。

授以乌丝栏,副之玉蟾蜍。晴窗扫桐叶,细字蝇头书。

冬半山间忽见桃花客云江梅已芳且约一笑花下

宋代 杨冠卿

缘云梯迳穿林麓,岁晚山寒风折木。
司花为我发春妍,繁红几树惊愁目。
有美人兮在空谷,似笑漫山总粗俗。
淡烟疏雨罗浮村,万里相将跨黄鹄。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其四

宋代 杨冠卿

饥来讵堪忍,振履商颂歌。时人不料理,政可著岩阿。

喻龟且曳尾,劝公无渡河。一朝失脚去,宁得此婆娑。

癸卯春杂用古语继吴监簿水月即事

宋代 杨冠卿

霜日炫晴昼,意行春色随。
平林花淡淡,荒墅草离离。
竹径通幽处,山云薄暮时。
壶觞情未极,飞鞚返青丝。

夜坐看月 其一

宋代 杨冠卿

南风扫阴翳,快若诛神奸。日暮天无云,月出房奸间。

幽人倦蒸溽,痴坐山中山。连连甲子雨,幸此天破悭。

清明皆我有,何但窥一斑。

久雨新霁蚤过松竹道院复以雨归因用汪彦章一

宋代 杨冠卿

一春略无十日晴,灶前濈濈蛙黾生。
晨兴登视濈霁平,揽衣出门聊意行。
东风吹拂酒面醒,花光掠我双眼明。
举头还听鸠妇鸣,归来有酒愁独倾。

鹧鸪天(次韵宝溪探梅未放)

宋代 杨冠卿

岁月如驰乌免飞。情怀著酒强支持。经年不见宫妆面,秾碧谁斟悲翠卮。
江路晚,夕阳低。奚奴空负锦囊归。欲凭驿使传芳信,未放东风第一枝。

唐刘云有所思云玉井苍苔古院深桐花落地无人

宋代 杨冠卿

西征登陇首,薄暮有所思。
所思郁不见,残云傍思飞。
逢迎少壮非吾道,百壶且试开怀抱。
黄帽青鞋归去来,桐花落地无人扫。

赴城南隐居小集

宋代 杨冠卿

白雨濯青山,孤云霭余姿。
溶溶荒江水,近岸生清漪。
扶舆出城府,眷此幽人期。
茅茨倚林麓,秀薄相参差。
欣兹暂解带,虚白明朝曦。
向来旅穷徼。相逢辄顾知,
觞酒相淋漓。春风不日去,
淹留我何为。

与鄂州都统张提刑 其三

宋代 杨冠卿

江湖畴昔受恩深,岁晚漂流伤客心。雨楫风帆倦行役,雪车冰柱少知音。

价高肯羡连城璧,才谫难希谀墓金。但得扁舟从此去,成亏宁复问昭琴。

浣溪沙(次韩户侍)

宋代 杨冠卿

银叶香销暑簟清。枕鸳醉倚玉钗横。起来红日醉窗明。
多病情怀无可奈,惜花天气恼余酲。瑶琴谁弄晓莺声。

忆秦娥 其一 雪中拥琴对梅花寓言

宋代 杨冠卿

东风恶。雪花乱舞穿帘幕。穿帘幕。寒侵绿绮,音断弦索。

宫梅已破香红萼。梅妆想称伊梳掠。伊梳掠。十分全似,旧时京洛。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其七

宋代 杨冠卿

春秧困深寒,夏穗仍悯雨。书来西江西,赤地扫瓜芋。

墨数食指多,坐羞长袖舞。忧忧米如珠,南山采薇去。

杨冠卿

杨冠卿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1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