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宋代 杨冠卿

寒蝉初停号,客燕催将归。
吾亦客一世,去此复焉依。
敛袵听物变,著书明化机。
深参漆园史,渠语甚精微。

诗人杨冠卿的古诗

次归耕堂稀字韵

宋代 杨冠卿

精忠贯日古来稀,帷幄从容扈六飞。
风虎云龙方际会,故乡未许我公归。

菩萨蛮(春日呈安国舍人)

宋代 杨冠卿

飞云障碧江天暮。杏花帘幕黄昏雨。翠袖怯春寒。有人愁倚阑。
天涯芳草路。目送征鸿去。人远玉关长。尺书难寄将。

三辅黄图载赵飞燕太液池结裾游宋公鸡跖载飞

宋代 杨冠卿

瑶池翠水波粼粼,日暮寒生碧草春。
阿娇厌貯黄金屋,来歌送远归风曲。
仙乎去故而就新,歌声嘹亮遏行云。
黄鹄一去无消息,入间有情泪沾臆。

前调(赠维扬夏中玉)

宋代 杨冠卿

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小红楼。楼外长江今古,谁是济川舟楫,烟浪拍天浮。喜见紫芝宇,儒雅更风流。
气吞虹,才倚马,烂银钩。功名年少余事,雕鹗几横秋。行演丝纶天上,环倚玉皇香案,仙袂揖浮丘。落笔惊风雨,润色焕皇猷。

久雨新霁蚤过松竹道院复以雨归因用汪彦章一

宋代 杨冠卿

一春略无十日晴,灶前濈濈蛙黾生。
晨兴登视濈霁平,揽衣出门聊意行。
东风吹拂酒面醒,花光掠我双眼明。
举头还听鸠妇鸣,归来有酒愁独倾。

同韩吴二寺丞饮西湖梅花下酒酣继韩韵

宋代 杨冠卿

冉冉山云薄暮时,壶觞歌咏欲忘归。
一杯且为梅花醉,莫待梅花作雪飞。

谢人惠油炭 其一

宋代 杨冠卿

青藜照天禄,宝炬分金莲。荣遇不可期,膏火徒自煎。

檠短无馀辉,囊空无留钱。一灯假邻壁,三冬废尘编。

残膏许沾丐,继晷欣穷年。

代别张宪 其二

宋代 杨冠卿

老去安为客,春来不著家。江湖遂良觌,身世入长嗟。

处死宁无地,谋生信有涯。分携感时节,杨柳又藏鸦。

王干竹枕甚简古客有得之者为赋二绝

宋代 杨冠卿

荣枯已熟槐安境,妄幻敢藏鸿宝书。
一节黑甜参已透,漆园胡蝶浪分疏。

王鸥盟别去久之有诗继韵

宋代 杨冠卿

急桨冲烟去,奚奴唤不应。
清吟继囊锦,妙句琢壶冰。
天远暮云碧,江寒秋练澄。
怀人心欲折,愁坐对青灯。

癸丑生朝舟行有感

宋代 杨冠卿

悬弧初度日,鞠育念劬劳。
未了诗书债,见轻儿女曹。
争知两蜗角,等是一鸿毛。
所贵尽忠考,结交英与豪。

翌日晴霁复用韵述所见

宋代 杨冠卿

痴云挟雨雨不晴,门外野田春水生。
登临一望莽然平,沧波十里舟可行。
农人枵腹愁弗醒,今朝喜见天日明。
前村相去几牛鸣,试问谁家廪粟倾。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其六

宋代 杨冠卿

月上天无云,树阴散扶疏。秋声生寂历,凉飔满吾庐。

幸此尊有酒,敢歌食无鱼。陶然且一醉,世间各贤愚。

唐刘云有所思云玉井苍苔古院深桐花落地无人

宋代 杨冠卿

西征登陇首,薄暮有所思。
所思郁不见,残云傍思飞。
逢迎少壮非吾道,百壶且试开怀抱。
黄帽青鞋归去来,桐花落地无人扫。

唐刘云有所思云玉井苍苔古院深桐花落地无人扫因用其语集古句次韵

宋代 杨冠卿

西征登陇首,薄暮有所思。所思郁不见,残云傍马飞。

逢迎少壮非吾道,百壶且试开怀抱。黄帽青鞋归去来,桐花落地无人扫。

壬寅夏五月将治严陵之装欲用李长吉故事买奚

宋代 杨冠卿

少年学书剑,矫首睨八荒。
阊阖记昔游,霞佩高颉颃。
一跌下青云,意气久不扬。
乞取平头奴,提携古锦囊。
归钓富春濑,濯缨歌沧浪。

浣溪沙(次韩户侍)

宋代 杨冠卿

银叶香销暑簟清。枕鸳醉倚玉钗横。起来红日醉窗明。
多病情怀无可奈,惜花天气恼余酲。瑶琴谁弄晓莺声。

与鄂州都统张提刑

宋代 杨冠卿

貔虎云屯细柳营,旌旗号令转精明。
人言郤轂号书帅,自有孙卿仁义兵。
关塞金汤今奠枕,江淮草木旧知名。
家声凛凛汉人杰,看取筹帷功业成。

塞上雪中

宋代 杨冠卿

雪色迷江国,人谁入蔡城。
窗虚元自白,梅破不胜清。
佳客苦难唤,清尊只细倾。
吾衰便静退,不忍浪谈兵。

诗僧常不轻以梅花句得名于时雪后踏月相过论

宋代 杨冠卿

十年袖里梅花句,梦绕江南烟雨村。
今日相看更愁绝,天低云淡月黄昏。
杨冠卿

杨冠卿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1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