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与鄂州都统张提刑 其三

与鄂州都统张提刑 其三

宋代 杨冠卿

江湖畴昔受恩深,岁晚漂流伤客心。雨楫风帆倦行役,雪车冰柱少知音。

价高肯羡连城璧,才谫难希谀墓金。但得扁舟从此去,成亏宁复问昭琴。

诗人杨冠卿的古诗

诗僧常不轻以梅花句得名于时雪后踏月相过论

宋代 杨冠卿

十年袖里梅花句,梦绕江南烟雨村。
今日相看更愁绝,天低云淡月黄昏。

未至池阳五里有齐山寺后岩石巉然缘崖而上绝

宋代 杨冠卿

泉石吾膏肓,佳处每忘返。
携壶上翠微,一雨秋政晚。
千岩如献状,秀色叠层巘。
缘云梯迳入,危磴石偃蹇。
洞户访真仙,丹成骨已换。
羽化今几年,鸾鹄若在眼。

前调(次吴斗南登云海亭)

宋代 杨冠卿

年少青云客,怀抱百忧宽。北窗醉卧春晓,归梦趁吴帆。来访鸱夷仙迹,极目平湖烟浪,万象一毫端。云海渺空阔,咫尺是蓬山。
佩飞霞,囊古锦,几凭阑。赤城应有居士,凤举更龙蟠。待向玉霄东望,相与神游八极,身未似云闲。长剑倚天外,功业镜频看。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其七

宋代 杨冠卿

春秧困深寒,夏穗仍悯雨。书来西江西,赤地扫瓜芋。

墨数食指多,坐羞长袖舞。忧忧米如珠,南山采薇去。

水亭晚坐

宋代 杨冠卿

烟波渺渺白鸥双,远树微红衬夕阳。坐久江风起蘋末,冯夷借我一襟凉。

生查子(闻莺用竹坡韵)

宋代 杨冠卿

娇莺恰恰啼,过水翻回去。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
人去绮窗闲,弦断秦筝柱。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

读亲征诏 其一

宋代 杨冠卿

诏语深醇告万方,便知九鼎不劳扛。波臣奔走扶黄屋,约束风涛过大江。

赤玉箫

宋代 杨冠卿

玉箫早入凉王墓,弓剑衣冠只同处。
千年邂逅出人间,颜色声音幸如故。
云门曲谱不分明,赵瑟齐竽各自名。
传看乐府无人识,此箫收声甘弃掷。

少年乐用李贺韵

宋代 杨冠卿

青云年少欢娱地,脆弦繁筦东风里。
金狨醉倚玉骢骄,归去画桥临绿水。
钗梁斜亸云鬟坠,锦帐美人初睡起。
促上红茵翻舞袂,春愁不展眉峰翠。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宋代 杨冠卿

寒蝉初停号,客燕催将归。
吾亦客一世,去此复焉依。
敛袵听物变,著书明化机。
深参漆园史,渠语甚精微。

浣溪沙(次韩户侍)

宋代 杨冠卿

银叶香销暑簟清。枕鸳醉倚玉钗横。起来红日醉窗明。
多病情怀无可奈,惜花天气恼余酲。瑶琴谁弄晓莺声。

回纹四时 其三

宋代 杨冠卿

纹簟浥香馀汗粉,绿眉攒恨旧愁新。焚香夜拜初生月,暮色窗纱薄雾匀。

水龙吟(金陵作)

宋代 杨冠卿

渡江天马龙飞,翠华小驻兴王地。石城钟阜,雄依天堑,鼎安神器。鳷鹊楼高,建章宫阔,玉绳低坠。望郁葱佳气,非烟非雾,方呈瑞、璇霄际。
貔虎云屯羽卫。壮金汤、更隆国势。天骄胆落,狼烽书熄,玉门晏闭。祗谒陵园,长安□远,中兴可冀。笑六朝旧事,空随流水,千古恨、无人记。

王鸥盟别去久之有诗继韵

宋代 杨冠卿

急桨冲烟去,奚奴唤不应。
清吟继囊锦,妙句琢壶冰。
天远暮云碧,江寒秋练澄。
怀人心欲折,愁坐对青灯。

栖霞高士以诗鸣於时方幸缔交而赴玉隆之请鹤

宋代 杨冠卿

大雅久不作,正音寂无闻。
金门栖霞山,派续修水濆。
学海障鲸波,笔力杠龙文。
我诵锦囊句,十年思见君。
相逢一杯酒,和气蒸春云。
去我鼻端垩,君其挥郢斤。

前调(咏鸳鸯菊、双心而白、秋晚始开)

宋代 杨冠卿

金蕊飘残。江城秋晚,月冷霜寒。一种幽芳,雕冰冷玉,舞凤翔鸾。
悠然静对南山。笑琼沼、鸳飞翠澜。小玉惊呼,太真娇困,俯槛慵看。

採芙蓉词

宋代 杨冠卿

采采芙蓉华,集之以为裳。
自从若耶谿,登于君子堂。
馨香压纫兰,把玩卑琼芳。
佩服古无斁,怀人思沅湘。

寄远曲用唐人张籍韵

宋代 杨冠卿

江南淡荡烟波暖,蒲萄渌涨春江满。
日暮汀洲採白苹,芹芽出水兰心短。
美人去矣隔湘江,谁其赠我明月璫。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其六

宋代 杨冠卿

月上天无云,树阴散扶疏。秋声生寂历,凉飔满吾庐。

幸此尊有酒,敢歌食无鱼。陶然且一醉,世间各贤愚。

王干竹枕甚简古客有得之者为赋二绝

宋代 杨冠卿

荣枯已熟槐安境,妄幻敢藏鸿宝书。
一节黑甜参已透,漆园胡蝶浪分疏。
杨冠卿

杨冠卿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1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