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生查子(闻莺用竹坡韵)

生查子(闻莺用竹坡韵)

宋代 杨冠卿

娇莺恰恰啼,过水翻回去。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
人去绮窗闲,弦断秦筝柱。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

诗人杨冠卿的古诗

翌日晴霁复用韵述所见

宋代 杨冠卿

痴云挟雨雨不晴,门外野田春水生。
登临一望莽然平,沧波十里舟可行。
农人枵腹愁弗醒,今朝喜见天日明。
前村相去几牛鸣,试问谁家廪粟倾。

壬寅夏五月将治严陵之装欲用李长吉故事买奚奴负诗囊以归呈谷隐赵 ...

宋代 杨冠卿

少年学书剑,矫首睨八荒。阊阖记昔游,霞佩高颉颃。

一跌下青云,意气久不扬。乞取平头奴,提携古锦囊。

归钓富春濑,濯缨歌沧浪。

夜坐看月 其一

宋代 杨冠卿

南风扫阴翳,快若诛神奸。日暮天无云,月出房奸间。

幽人倦蒸溽,痴坐山中山。连连甲子雨,幸此天破悭。

清明皆我有,何但窥一斑。

前调(次吴斗南登云海亭)

宋代 杨冠卿

年少青云客,怀抱百忧宽。北窗醉卧春晓,归梦趁吴帆。来访鸱夷仙迹,极目平湖烟浪,万象一毫端。云海渺空阔,咫尺是蓬山。
佩飞霞,囊古锦,几凭阑。赤城应有居士,凤举更龙蟠。待向玉霄东望,相与神游八极,身未似云闲。长剑倚天外,功业镜频看。

壬午杂诗 其四

宋代 杨冠卿

关内攻城战,淮东却敌兵。败亡初妄作,狼狈坐虚名。

贼势虽亡命,君心实好生。不知他日事,谁筑受降城。

生查子(闻莺用竹坡韵)

宋代 杨冠卿

娇莺恰恰啼,过水翻回去。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
人去绮窗闲,弦断秦筝柱。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

从郭中隐觅酒併呈张君量

宋代 杨冠卿

百斛龙文鼎可扛,挥毫曾寄碧油幢。
酒兵若有三千崎,肯向诗坛筑受降。

王干竹枕甚简古客有得之者为赋二绝

宋代 杨冠卿

荣枯已熟槐安境,妄幻敢藏鸿宝书。
一节黑甜参已透,漆园胡蝶浪分疏。

寄远曲用唐人张籍韵

宋代 杨冠卿

江南淡荡烟波暖,蒲萄渌涨春江满。
日暮汀洲採白苹,芹芽出水兰心短。
美人去矣隔湘江,谁其赠我明月璫。

又示同志

宋代 杨冠卿

寂寂寥寥扬子居,云山相对一床书。
无人载酒问奇字,自把残编时卷编。

为谷隐和虞参议韵

宋代 杨冠卿

诛茅祗合老僧龛,一笑欣陪麈尾谈。
天末冥鸿方避弋,辽东白豕忍怀惭。
折腰我已宦情薄,嚼蜡谁言世味甘。
万事转头俱梦幻,试将此语静中参。

和京尚书上元日同禁从游凤山韵

宋代 杨冠卿

苔封石磴绕层栏,栏外行厨荐玉盘。
座揖湖山行兴远,气吞云海酒杯宽。
篮兴竟日有余乐,莲市只今无此欢。
我愧么微难接武,飞笺亦欲寄青翰。

生查子 其一 闻莺用竹坡韵

宋代 杨冠卿

娇莺恰恰啼,过水翻回去。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

人去绮窗闲,弦断秦筝柱。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

崧高诗为九江赵使君寿

宋代 杨冠卿

之纲之纪,允文允武。
荆舒是懲,四方无侮。

游交广用帐干赵德纵韵

宋代 杨冠卿

家声久矣愧长杨,浪说男儿志四方。
鼎鼎百年半流落,悠悠万里益凄凉。
羇怀岭表芙蓉幕,归梦江南云水乡。
欲访匡庐近消息,试凭征雁到浔阳。

淮楚春晚病中

宋代 杨冠卿

绝塞驱驰有底忙,病余归思绕江乡。
雁飞不到楚天远,蝶梦可堪春昼长。
满地香红初过雨,一帘风絮正斜阳。
愁边赖有新诗在,强劈吟笺付锦囊。

水调歌头(春日舟行)

宋代 杨冠卿

春涨一篙绿,江阔暮涛寒。龙骧万斛飞举,鲸饮酒杯宽。醉倚柁楼清啸,目送孤鸿杳霭,景意与俱闲。恍若驭风去,蓬岛旧家山。
记吾庐,环翠竹,拱苍官。碧云信杳,谁为日日报平安。桂棹桃溪归后,流水落红香寂。春事想阑珊。赖有锦囊句,写向此中看。

同张帅出郊客有欲别去者作诗留之

宋代 杨冠卿

元戎小队出郊坰,落絮游丝亦有情。
纵酒欲谋良夜醉。系帆何惜片时程。

同韩吴二寺丞饮西湖梅花下酒酣继韩韵

宋代 杨冠卿

冉冉山云薄暮时,壶觞歌咏欲忘归。
一杯且为梅花醉,莫待梅花作雪飞。

病后暑退

宋代 杨冠卿

宽作迟留计,难期岁月功。
方惊鼠辈舞,未觉马群空。
度暑苏病骨,涉秋悲候虫。
长江二千里,只欠一帆风。
杨冠卿

杨冠卿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1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