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基
晚树霜犹碧,秋花雨未黄。戎衣轻绣锦,旅食尚糟糠。
驿路千山隔,河流一苇航。毋忧兵不战,已定法三章。
梅杏桃李 其二 杏花
当时庭馆醉春风,客里相逢意转浓。只恐胭脂吹渐白,最怜春水照能红。
一枝争买珠帘外,千树遥看小店中。惆怅先生归去后,江南烟雨又蒙蒙。
感怀 其十三
浮云从何来,本是山川气。寸阴不终朝,一雨浩无际。
江河会交流,草木奋妍丽。但知润泽功,不识真宰意。
天风吹玄阴,白日照厚地。理乱自有常,千载可坐致。
舟中闻春禽寄江阴包鹤洲
梅杏桃李 其一 梅花
落莫香魂绕旧宫,讵知色相本来空。笛声黄鹤高楼上,诗句孤山小店中。
晓树烟霜千万点,晚篱松竹两三丛。相思只尺凭谁寄,目断天南字字鸿。
金陵对雪用苏长公聚星堂禁体韵
即景四首 其一
长眉短眉柳叶,深色浅色桃花。小桥小店沽酒,新火新烟煮茶。
望武昌(二首)
江村杂兴 其十二
清流曲几回,吃饭此山隈。歌断怜莺续,诗迟畏酒催。
晚晴初见月,春尽尚逢梅。归路缘江熟,支筇不用陪。
江村杂兴 其八
斜槛俯江湍,轻帘矗小竿。柳寒莺羽湿,花暖蝶须乾。
酒或临流酌,诗多写石看。不因迂僻地,那得此身安。
登三夏故城(二首)
郑州道中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其一
茅屋人归后,荒村更异乡。树寒乌绕月,江冷雁啼霜。
影赖灯相续,愁缘酒在忘。明朝览青镜,白发几多长。
江村杂兴 其九
江影摇春树,潮痕折晚沙。绿芜三尺雨,朱槿一篱花。
去国仍思国,还家复梦家。自无干禄意,何必远京华。
秋夜言怀二首 其一
鲜鲜篱边菊,摵庭下蕙。蕙气日已销,黄花自妍蕙。
复恐清商激,幽芳亦凋瘁。褰衣步广除,露白月在地。
鹊飞林影空,虫语墙阴细。昔贤悲丝染,往圣叹川逝。
少壮不我留,临风发长喟。雅志谅难酬,蹉跎老将至。
潇湘八景 其八
右潇湘夜雨。湘水秋更清,湘月秋更白。光辉一相荡,水月不辨色。
何处洞箫声,巴陵夜归客。右洞庭秋月。
茂苑思
宿高季迪京馆
登岳阳楼平君山
寄诸葛同知彦飞
春日白门写怀用高季迪韵(五首)
杨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苎隐为句曲山人翟好问布
灯夕观妓戏作艳语
用前韵书事
江村杂兴 其十三
祁阳道中(二首)
赠婉素
怀悼朱秦仲总制
舟中闻促织
江村杂兴 其十一
闻雪坡将还吴门
送张教谕
春日白门写怀用高季迪韵五首 其一
春风行
柏师文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零陵
感怀 其十二
客中寒食有感
瓜洲逢丘克庄
舟抵南康望庐山
北山梨花(有序)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
寄内婉素
清明怀故园
天平山中
方氏园居七首 其一
故山春日(四首)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五首选一)
喜客来
闻邻船吹笛
潇湘八景 其七
送方以亨还吴兴(三首)
春日杂咏二首 其一
送方员外之庐陵
清溪渔隐
美人刺绣
舟泊南湖有怀二首 其一
晚春三首 其二
红绿蕉二仕女图
留别杨公辅
奉天殿早朝(二首)
寄陈惟寅惟允
望南岳
赠吴居易别
湘江道中思常宗
鲤鱼山阻风天甚寒雨皆成霰
江村杂兴
江村杂兴 其三
湘汉秋晴图
渐老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其九
湘中杂言四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