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咏南山诸胜 方圆庵

咏南山诸胜 方圆庵

宋代 杨杰

地方不中矩,天圆不中规。方圆庵里叟,高趣有谁知。

诗人杨杰的古诗

咏南山诸胜 狮子峰

宋代 杨杰

岩风壮威猛,晴雷隐哮吼。无心露爪牙,百兽自奔走。

天台三贤堂 寒山

宋代 杨杰

家住天台寺,云岩万丈潭。本来人不识,饶舌是丰干。

西湖参寥山房

宋代 杨杰

我爱参寥一味闲,岩房占得画屏间。斫开东庑数枝竹,放入西湖千里山。

石底酌泉清彻骨,门前逢客强为颜。白云幽鸟应相信,出本无心倦即还。

咏南山诸胜 讷斋

宋代 杨杰

天道竟何言,四序自流转。乃知毗耶翁,虽默真大辨。

赏梅呈仲元

宋代 杨杰

十年不见锦川梅,今日清香入酒杯。太守为施红步障,郡园惊怪寿阳来。

采石四咏 其二 袁宏

宋代 杨杰

袁郎风格抗浮云,咏史高吟世未闻。乘月泛江今古有,不知谁是谢将军。

天台三贤堂 拾得

宋代 杨杰

拾得元无姓,山前拾得来。常携一敝帚,不是扫尘埃。

圆寂庵铭

宋代 杨杰

万法一源,万念一息。法无不圆,念无不寂。强名而名,车尘马迹。

是庵何如,风清月白。

钓矶怀古十章 其二 任公子

宋代 杨杰

机深谁及任公子,浙水苍梧饱巨鳞。鲵鲋不吞钩上犗,一年笑杀海边人。

太白桃花潭

宋代 杨杰

桃花潭似武陵溪,太白仙舟去路迷。岸上踏歌人不见,年年空有鹧鸪啼。

答宗臣佳章

宋代 杨杰

幽闲外世缘,白日抱琴眠。诗就多惊俗,楼居半是仙。

竹床斜倚杖,藓壁倒垂鞭。翻笑红尘客,马头缰辔牵。

题陶威公庙

宋代 杨杰

四海生灵困,柴桑牧札瘥。奸臣窥社稷,盟主奋干戈。

百甓防休逸,分阴贵切磋。升天九重逼,破贼一亟多。

贪吏羞移柳,游民愧盗禾。母贤移训诲,友益愿渐磨。

鹤化丧家客,龙飞古壁梭。南州浸馀泽,东晋决颓波。

诫重樗蒲戏,声腾仕女歌。中原力难致,白首泪滂沱。

送李辟疆

宋代 杨杰

李辟疆,濡须别我游池阳。别后不得信,不觉青女三飞霜。

每见世俗仇雠杯觞,桎梏文章。忆君酒怪吟狂,往往登高岗。

但见大江水茫茫,九华峰青苍,使我增悲伤。明堂礼后一百二十日,忽骑蹇驴访我来池阳。

倒覆我巾箱,得我弊藁数十张。索我狂书八九行,告我明日游帝乡。

我知利民术,君心十年藏。青云一万里,此去高翱翔。

酒隐园

宋代 杨杰

小隐隐山林,大隐隐城郭。城郭多纷嚣,山林苦淡漠。

不如隐于酒,适意自斟酌。屈原不能饮,独醒较清浊。

杨雄虽愿隐,载醪无适莫。吏部瓮下卧,其隐可愧怍。

翰林市上眠,其隐太落拓。孰若畸翁园,醺酣得天乐。

风暖凤凰集,霜重梧桐落。长啸待明月,明月出林薄。

倚杖傲浮云,浮云度寥廓。虽近市朝路,不为名利缚。

知我尚幽胜,赋诗豫期约。愿言醉乡游,一驾东飞鹤。

上池沃瑶浆,冲气溢金杓。当知隐君子,志不在糟粕。

赞皇公祠

宋代 杨杰

梦到瀛洲夜,觉来江上秋。一身投绝域,千古吊穷愁。

吴兴明月楼

宋代 杨杰

江南地暖少严风,九月炎凉正得中。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

咏南山诸胜 涤心沼

宋代 杨杰

纵有狂风生,未尝险浪起。何当招世人,来此鉴清泚。

赠冯扬州

宋代 杨杰

天下无双士,淮南第一州。文章老元帅,节义古诸侯。

路稳归黄阁,功成建碧油。九重致尧舜,四海望伊周。

楚甸供吟笔,吴兵赖坐筹。风云生鹢首,蛟蜃怯龙头。

有士依馀芘,干时愧拙谋。沧溟波浪险,愿借钓鳌钩。

幽谷吟上欧阳内翰

宋代 杨杰

滁山插空望不足,行信马蹄入幽谷。生平未惯尘外游,先酌寒溪洗尘目。

自疑身是武陵客,误逐桃花迷水曲。欲穷本始问岁月,亭上雄文凿青玉。

意高语险测难到,拂散白云再三读。乃知造作自混沌,山神固护宝藏椟。

路歧未许车马通,白日苍烟走麋鹿。一从紫府仙人来,指出洞天三十六。

膏泽疏开不死泉,栋梁养成岁寒木。灵苗异草无根株,摇荡清香过林麓。

峰峦围匝别是天,天在山中成大畜。先生之心此其象,往行前言深蕴蓄。

议论吐为仁义辞,文章散作生灵福。默笑真工功未醇,饾饤春风弄红绿。

聃云谷得一以盈,以一能应无穷声。千古万古声不尽,先生得之为声名。

公之声名公之心,日益远大日益深。愚儒耳目所不及,奋笔空成幽谷吟。

游藉田

宋代 杨杰

池馆连云昼掩扉,晴烟冉冉日晖晖。黄鹂映叶不肯去,翠鸟得鱼还自飞。

禾秀天田葱犗卧,花开仙苑粉墙围。白莲径里归来晚,风送馀香欲染衣。

杨杰

杨杰

无为人,字次公,自号无为子。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元丰中官太常,凡礼乐之事皆预讨论。与范镇议乐有异,多攻之。哲宗元祐中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浙提点刑狱。卒年七十。有《无为集》、《乐记》。► 12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