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杨杰
袁郎风格抗浮云,咏史高吟世未闻。乘月泛江今古有,不知谁是谢将军。
和章学士祈晴昭亭山
洪范八政一曰食,民非稼穑胡为生。江南风俗重圩垾,岁遇丰稔仓箱盈。
嘉祐六年宛陵郡,积月霖雨妨秋成。昔之郁郁若云秀,今也泛泛犹青萍。
岂惟百姓失所望,将恐祭祀无粢盛。集仙到郡为悯恻,斋心命驾祈昭亭。
昭亭山下欲回辙,太阳赫赫辉双旌。老农乘时得刈穫,清风和气讴歌声。
我知夫子祷已久,由有盛德通神明。愿公移此福天下,阴阳调燮归和羹。
太白桃花潭
桃花潭似武陵溪,太白仙舟去路迷。岸上踏歌人不见,年年空有鹧鸪啼。
采石四咏 其二 袁宏
庐山五笑 陆先生
我笑陆简寂,修真脱世埃。九霄一飞去,重入旧山来。
藉田集议
甸师经始遇金穰,禁籞清樽合奉常。千亩方田开帝籍,四时和气聚神仓。
青坛改卜先农兆,曲水交流上巳觞。欲识汉家林苑富,融融春泽浸长杨。
钓矶怀古十章 其四 鲁人
好钓无如鲁国人,暗投香桂饵游鳞。谁知浅水鱼贪食,不待金钩翡翠纶。
遥碧亭
幽鸟无心去又还,迢迢湖水出东关。暮云留恋不飞动,添得一重山外山。
老子度关图送张会稽为寿
秘藏函谷关中子,持赠蓬莱阁上仙。愿得髭须如此老,却教龟鹤羡长年。
和酥花二章 其二
一盘花卉斗工夫,孰谓真酥胜假酥。白石萌芽生玉种,寒林枝干守丹炉。
缕金滴粉休随俗,剪綵黏膏近守株。翻忆岭头梅带雪,使归曾得信音无。
别安廷老
山色浅深烟霭里,客情去住别离中。临川聚会应不久,明日扁舟乘便风。
魏徵君草堂
召伯甘棠国,东郊处士家。百年三世隐,泉石当生涯。
和黄倅别诸公 其二
垂杨阴里系行舟,隔岸数声黄栗留。异日相逢定何处,莫辞春蚁一杯浮。
梅坛
天下人心爱至公,天心还与世人同。自生羽翼三清去,不独丹砂九转功。
汉代变名游越国,道家遗像并萧公。石坛正是飞升处,老鹤一声松桧风。
申国吕公挽词
讣闻孰不泪盈巾,宝鉴云亡社稷臣。帝猎渭滨先得吕,神还崧岳旧生申。
默调一气归元鼎,坐致群伦入大钧。孤贱无能报知遇,文章曾许继前人。
吴兴明月楼
江南地暖少严风,九月炎凉正得中。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
赏梅呈仲元
十年不见锦川梅,今日清香入酒杯。太守为施红步障,郡园惊怪寿阳来。
徐贤亭偶成
湖外青山在,湖边人不归。古今无问处,幽鸟下渔矶。
咏南山诸胜 冲泉
不汲泉不盈,愈汲泉愈清。湛然有常德,随气利群生。
五泄禅寺
祖师平昔拨云开,一榻灵秋一石台。青玉成围灵嶂合,黑龙分势五溪来。
禅心不动澄潭月,俗耳常惊静夜雷。却笑兴公游未到,祇将佳句赋天台。
赞皇公祠
梦到瀛洲夜,觉来江上秋。一身投绝域,千古吊穷愁。
杨杰
无为人,字次公,自号无为子。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元丰中官太常,凡礼乐之事皆预讨论。与范镇议乐有异,多攻之。哲宗元祐中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浙提点刑狱。卒年七十。有《无为集》、《乐记》。► 125篇诗文
刘彦辅乞侍养
题清凉广惠禅寺
金地院
李翰林祠
古鉴谣
登南楼 其三
咏南山诸胜 讷斋
游白云山醉题僧壁
访吴尉不遇
和黄倅别诸公 其一
琉璃轩
咏南山诸胜 归隐桥
怀黄梅三阁
钓矶怀古十章 其六 琴高
谢公约惠墨竹图
西湖参寥山房
天台三贤堂 拾得
采石四咏 其四 樊若冰
题陶威公庙
斗野亭
歌白雪 其二
余卿新第
留题城西水磨
咏南山诸胜 照阁
采石四咏 其三 李白
送陈令归无为
咏南山诸胜 寂室
汝直松斋
朝真步虚
天台三贤堂 丰干
幽谷吟上欧阳内翰
宝林院五松
浮玉僧建亭蒜山之顶丹阳新旧太守林子中杨次公首登之因名二翁亭
山房枕上作
咏南山诸胜 龙井
横望山
朱氏天和堂 其一
碧霄泉鱼
天台思古
和酬赤松庄陈天贶
答宗臣佳章
庐山五笑 开先招老
长干圣感塔
赠范鲁仲
魏徵君赞
皇帝朝献景灵宫天元殿门有灵芝为瑞时备员博士前道圣驾得预瞻仰获 ...
咏南山诸胜 闲堂
钓矶怀古十章
云堂院
得安肃颜舅书再成哀词
方干故居
咏南山诸胜 萨埵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