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当下吟二首示诸儿 其一

当下吟二首示诸儿 其一

明代 杨起元

学惟当下是真心,当下真心不用寻。一掬元和随物布,三更夜气此时深。

顿齐圣位通明德,不受人间污染侵。此法是谁相付与,端从羲画到于今。

诗人杨起元的古诗

题东莞伯祠

明代 杨起元

开国勋臣近有祠,当年忠顺鬼神知。涓埃自匪归河岳,桑梓谁能保乱离。

碧甲潮来堪洒泪,黄旗峰起想行师。珠帘高栋藏题主,亦有邻翁走岁时。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其十六

明代 杨起元

少年何所事,黾勉事六经。行行向不惑,恍惚犹无成。

不如且置之,待我问五更。睡起理巾栉,舒徐步前庭。

茉莉花正开,好鸟时一鸣。此外未或知,聊以适吾情。

为周石潭先生作八首 其四 环竹蓬

明代 杨起元

浅蓬深隐竹,竹影随日侧。睡醒日午来,觅影不可得。

和姚西野七十有一韵

明代 杨起元

鹅城城阙自春秋,阅世如翁几白头。洛下耆英媲往哲,清时箸蔡定人谋。

家传柱史声名旧,业绍郎君麟凤洲。料得但怜同辈在,春山无伴可相求。

豫章朱山李敬父早得悟于明德夫子之门今六十馀矣出游金陵却还旧隐 ...

明代 杨起元

圣代山林有此儒,不由文字契诗书。早参龙象向谁并,晚入芙蓉独自居。

慧眼双开金不着,刚肠一付铁难如。他年肯比庞居士,祇有榛阴八里馀。

长至宿斋中写怀奉承同署诸君子 其四

明代 杨起元

虮虱营衣絮,苍庚恋柳条。宁知廖廓外,还有大鹏摇。

露时谁千结,浮江自一瓢。看来无巧拙,惟适是逍遥。

题夏氏象贤图 其一

明代 杨起元

于惟夏氏,爰自伯禹。于其子孙,播越南土。暨入皇明,文儒绳武。

拟古诗二十首 其四

明代 杨起元

今日一樽酒,聚此平生亲。磬折欲何为,谈笑率其真。

乐饮过三爵,狂言为君申。人生无坚质,飘若风中尘。

独有一物存,不淄亦不磷。何不索巨筏,与君渡迷津。

无为逐世态,扰扰长苦辛。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其十二

明代 杨起元

仲淹生隋世,麟出非其时。上策不见收,由然与世辞。

讲学河汾间,斯文其在兹。知命故不忧,尽性吾何疑。

大哉中说书,周公岂我欺。诋讥伤予心,愿从子所之。

长至宿斋中写怀奉承同署诸君子 其三

明代 杨起元

逝水谁能止,人生贵识真。与其希令闻,何似养元神。

两关名利结,万劫死生津。只在寻常处,超超自上人。

送李南镇丞南雄

明代 杨起元

嬴氏不师古,十月为岁首。颠倒每如兹,吾道复何有。

本末谁能陈,榛芜亦已久。先达良殷勤,众星仰枢纽。

明明惟我祖,道与羲皇偶。造士二百年,稽古庶不谬。

子今领青衿,勉矣弘薪樵。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其十七

明代 杨起元

首阳与柳下,百世兴其风。君子胡不由,哆口谭时中。

吾门恶乡愿,无为徒尚通。学步失邯郸,学箕斯良弓。

自警八首 其三

明代 杨起元

愿学由来的有传,吾今安敢负前贤。为山只合安亏篑,弃井多因未及泉。

利欲久拌遗俗累,身心真畏愧苍天。试看列国栖栖者,岂得凝神便晏然。

戊子主闽试道宿雄县

明代 杨起元

朝辞丹陛出幽燕,暮宿天雄易水前。明主千金求骏马,词臣四牡向炎天。

盈畴禾黍忻迎旆,满目流移喜受廛。但得仁贤济饥溺,不妨霖潦泥鞍鞯。

拟古诗二十首 其十

明代 杨起元

穆穆天帝居,赫赫临下土。駪駪走日月,渐渐换寒暑。

百灵序星辰,万龙降云雨。混沌迄于兹,从今复何许。

肃肃绛节前,默默不用语。

问友人病 其二

明代 杨起元

气柔志弱力全微,此际绵绵只一知。万虑千思何所看,真心原只是婴儿。

长至宿斋中写怀奉承同署诸君子 其五

明代 杨起元

学术千年事,惟存刹那间。灯花开我席,城鼓报更阑。

炯炯看元化,茫茫识大还。顿超泃沫外,无语忆姚安。

为周石潭先生作八首 其一 小赤壁

明代 杨起元

寰宇未尝大,赤壁那独小。都在吾目中,吾更在目表。

寿张阳和先生

明代 杨起元

菊蕊方收梅未开,群阴尽处见阳回。两间窍妙谁先觉,千古真诠属圣才。

删后我惭巴里唱,画前君见伏羲来。殷勤最有衡阳客,多助南山献寿杯。

閒云馆为张洪老作

明代 杨起元

从君起版筑,论学圣人前。四海仰高风,亹亹二十年。

一念慰慈颜,屡疏辞细旃。孝动皇情允,多子徒留连。

浩浩江汉流,苍苍匡卢烟。行行望城阙,悠悠归园田。

慈亲在高堂,稚子绕膝边。已悟静者心,不复窥陈编。

室中地不扫,壁上琴无弦。请问唐虞理,浮云同漠然。

杨起元

杨起元

(1547—1599)广东归善人,字贞复,号复所。万历五年进士。从罗汝芳学王阳明理学。张居正当政,恶讲学。适汝芳被劾罢,起元宗王学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启初追谥文懿。有《證学编》、《杨文懿集》等。► 16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