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拟古诗二十首 其十四

拟古诗二十首 其十四

明代 杨起元

仙人跨鹤还,累累感丘墓。人民非昔时,城郭尚如故。

贤愚同一尽,贵贱无复数。扰扰尘世中,长驱不回顾。

一梦过一生,后来仍不寤。幻身竟无常,有来必有去。

自匪大还丹,一真焉可固。谁云古圣人,万世不能度。

于今如有闻,一息即千古。但恐非真诀,迷惑苍与素。

诗人杨起元的古诗

拟古诗二十首 其七

明代 杨起元

星火当南离,羲叔弭炎节。玉衡倏西指,凉飙散馀热。

由兹徂冬春,巨轮无停辙。少壮衰以老,递递向迁灭。

肌肤非我有,亲故宁不别。荣名谁复矜,厚奉为谁设。

大梦一以醒,惭汗对冥牒。圣人贵寸阴,念此使人切。

怀长安同志呈同考如野刘考功

明代 杨起元

驰驱本为求贤出,况有英贤共事行。六月不知炎暑重,一身真觉羽翰轻。

亲闻远役欢嗟意,友在长安离索情。但仗同心得相济,肯教疏浅负皇明。

戊戌春日写怀 其一

明代 杨起元

佳丽皇州又早春,钟山佳气晓氤氲。金陵六代空尘迹,圣祖三才是首君。

拟古诗二十首 其十

明代 杨起元

穆穆天帝居,赫赫临下土。駪駪走日月,渐渐换寒暑。

百灵序星辰,万龙降云雨。混沌迄于兹,从今复何许。

肃肃绛节前,默默不用语。

唐曙台惠集杜书怀之作奉答

明代 杨起元

经句正尔怜同病,一礼俄惊会十行。佳句未拈俄命杜,新篇一出却成唐。

雕镂是技何嫌巧,游戏如君不可当。也知制锦从高手,五色还期补衮裳。

郊游和韵

明代 杨起元

剩有三春色,言从陆丈招。晴原低绿树,耕野逗华镳。

水活蒲争长,花繁鸟欲骄。不将棋酒至,风日大无聊。

谒闵子祠 其二

明代 杨起元

季氏三桓盛,当年替子孙。如何一介士,庙食到今存。

孝德人无间,高风自可尊。有司修祀事,百姓走荒村。

羊城示同志 其三

明代 杨起元

嗟予昏昏,幼诵古文。日迈月征,四十无闻。诸子我从,惭赧何云。

论学四首 其三

明代 杨起元

无圣无凡无不同,希贤希圣错施功。身心背戾希兹起,梦觉纷纭何处通。

云物浮游山自定,江流荡漾月还空。半生学道吾何有,只是当年未发蒙。

陪董扩庵沈雷门携酒酌徐觉齐之洗心亭

明代 杨起元

都怜簪合欲言分,耐暑过从共细论。天为池亭过世界,雨随谈笑列罍樽。

绕栏葭菼菲菲舞,薄暮云霞故故繁。何物是心还用洗,只今相视已忘言。

自警八首 其八

明代 杨起元

识得真心不用澄,习心封固却多层。求方谁误医无妄,知过无忧寡未能。

眼里岂容金石屑,心头难挂是非藤。请君内照时时省,若也方人是病徵。

柳师中秋寿诞

明代 杨起元

龟石潭头一草堂,中秋明月照沧浪。仰观天□何寥廓,欢与群英共霁光。

老去诗怀多活泼,重来花甲倍寻常。门生欲为先生祝,封寄南山第五章。

戊子主闽试道宿雄县

明代 杨起元

朝辞丹陛出幽燕,暮宿天雄易水前。明主千金求骏马,词臣四牡向炎天。

盈畴禾黍忻迎旆,满目流移喜受廛。但得仁贤济饥溺,不妨霖潦泥鞍鞯。

人日写怀兼送族兄南归

明代 杨起元

归计蹉跎未乞身,皇都新岁又逢人。病存马骨忍离主,老共鸡雏思傍亲。

蓟北云开双阙曙,岭南花发故园春。那堪心绪无聊极,更送将归益怆神。

甘紫亭侍御奉命按三吴便道归寿太夫人六十有一

明代 杨起元

骢马驱驰云正飞,翩翩归去觐慈帏。堂前萱草归花甲,郭外南山映绣衣。

西楚已看沾雨泽,东吴行且借霜威。白华之养何如此,独愧能诗束广微。

当下吟二首示诸儿 其一

明代 杨起元

学惟当下是真心,当下真心不用寻。一掬元和随物布,三更夜气此时深。

顿齐圣位通明德,不受人间污染侵。此法是谁相付与,端从羲画到于今。

辛卯试笔

明代 杨起元

为怜病目抛残简,并歇狂心罢远人。腊月已随寒律尽,春风应拂柳条新。

客来欲问无奇字,酒至当呼有比邻。四十五年如一梦,尚堪迷复不求真。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其五

明代 杨起元

竟日披群籍,不为众说喧。问君何能尔,得一斯喧偏。

开卷见吾心,开门见青山。良友时复来,由然相往还。

奇字吾不识,相对常喧言。

题夏氏象贤图 其一

明代 杨起元

于惟夏氏,爰自伯禹。于其子孙,播越南土。暨入皇明,文儒绳武。

拟古诗二十首 其三

明代 杨起元

夭夭槿中萼,翩翩竹下箨。我行实永久,今朝返故宅。

宅中足珍宝,聊厚不为薄。千金置鞍剑,万金结侠客。

暮出游昆崙,朝出游碧落。群生塞天地,应手施金错。

挥腾化人居,解佩奉缨络。宝藏固无尽,恣意何所迫。

杨起元

杨起元

(1547—1599)广东归善人,字贞复,号复所。万历五年进士。从罗汝芳学王阳明理学。张居正当政,恶讲学。适汝芳被劾罢,起元宗王学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启初追谥文懿。有《證学编》、《杨文懿集》等。► 16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