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读飞来寺志 其一

读飞来寺志 其一

明代 杨起元

几傍禅关系去舟,当年卜筑曲江头。藤萝外接诸天近,气色遥连百粤浮。

掬水旋供双鹤发,登台拟着一羊裘。自还魏阙惭无补,独揽图经忆旧游。

诗人杨起元的古诗

会饯别刘承所出贰重庆 其四

明代 杨起元

圣涯无隔不须航,百姓无疮不可伤。此别丁宁唯一语,直将杯酒赞黄堂。

读飞来寺志 其二

明代 杨起元

百云呵护自虞黄,神峡嵯峨接大荒。南尽海门浮日月,北回天阙下鸾凰。

祥光缭绕神仙窟,虹气曣㬈宝玉藏。何日登高还欲赋,金门将进乞归章。

玉笥山人聂道亨自滁渡江遗予丹药予形骸元不系念感其意勉服赋此以 ...

明代 杨起元

仙子飘飘何处来,金丹满把彩霞开。病躯何补人间世,玄牝徒劳柱下才。

天上碧桃君有种,杯中绿酒我无猜。了知四大都归幻,为汝狂歌啸凤台。

送杨胪山之维扬

明代 杨起元

清时才不尽,鹾政用吾儒。驿路相逢处,青灯引话馀。

齐人知管仲,吾道只轲书。煮海非君事,安民是国储。

题狄梁公望云思亲

明代 杨起元

求忠于孝古难全,此道梁公率所天。云蔼翠微亲在望,日升湖海国重延。

立身行道忠之本,将顺匡扶孝是原。莫笑先生宋儒语,唐虞世界只如然。

长至宿斋中写怀奉承同署诸君子 其二

明代 杨起元

复见心天地,谁将夜气参。大同徵好意,特立识儿男。

静夜须茎软,中天月色蓝。尧天如可接,玄酒未妨酣。

拟古诗二十首 其十六

明代 杨起元

生平不满百,长怀千岁忧。可传匪如舜,甘与乡人俦。

点铁成黄金,千年返元质。误人千年后,仙翁长大息。

常能兴兹怀,得匪合仙术。

拟古诗二十首 其十二

明代 杨起元

世人怀往古,古道今不足。我于世界中,皇虞满足目。

兄醉弟便扶,夫死妻仍哭。鸟飞鱼自沉,花红柳还绿。

终古有常然,人情自反覆。

天关讲学示诸生

明代 杨起元

南域精华回岭海,白云情色照仙城。烘花日暖蔷薇丽,掠燕风生杨柳轻。

定坐已忘尘俗念,咏歌犹浃冠童情。千年遗范瞻先哲,万古斯文畏后生。

虏叛寇边大抢巩昌临兆官军不能制上命贵州巡抚叶公移镇陕西寄贺

明代 杨起元

一自和戎患虏骄,曾将封事奏前朝。廿年士论封先识,此日皇俞下九霄。

周家猃狁侵方镐,汉世匈奴犯渭桥。圣主只今隆上策,儜看铙吹入虞韶。

南华寺

明代 杨起元

来到师门漫说禅,宝林今始识西天。苍苍古木清因地,泌泌春流带福田。

锡水潜通香积里,盂龙长护法堂前。千经一句浑无用,使我镇惭学蠹编。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其七

明代 杨起元

茉莉来南国,玉蕊发其英。馨香随风扬,感我故园情。

况复月色佳,尊酒欢与倾。羲御渐委辔,阶下虫微鸣。

不觉歌式微,慨然怀友生。

自警八首 其一

明代 杨起元

猛省吾忧那可宽,仅从弥月对君欢。沉疴始蓄三年艾,萌糵犹寻十日寒。

朱火炽然秋顿改,玄冥瞥尔岁将残。兴言欲藉同心力,一拟挥戈日未阑。

陪董扩庵沈雷门携酒酌徐觉齐之洗心亭

明代 杨起元

都怜簪合欲言分,耐暑过从共细论。天为池亭过世界,雨随谈笑列罍樽。

绕栏葭菼菲菲舞,薄暮云霞故故繁。何物是心还用洗,只今相视已忘言。

问友人病 其二

明代 杨起元

气柔志弱力全微,此际绵绵只一知。万虑千思何所看,真心原只是婴儿。

别泗州王守

明代 杨起元

不见黄州鹤,今从帝里飞。古来称悃愊,何可论黄骊。

会见文翁化,宁专子产慈。请看移俗日,全在簿书期。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其四

明代 杨起元

黄鸟音载好,当春不独飞。偶然失群侣,嘤嘤声转悲。

盻睐若不定,上下何依依。精神感同气,尔友遥来归。

性悦遂閒止,此意何时衰。我愿请天帝,使彼永无违。

拟古诗二十首 其一

明代 杨起元

行行重行行,与君不暂离。岂惮道理远,相随到离涯。

此地常晦冥,会面安可知。安得白日光,为君照容辉。

君行日以远,君心日以缓。寒门隔灵曜,游子不顾返。

劳劳征途间,看看岁月晚。弃捐勿复道,生世同此患。

谒闵子祠 其一

明代 杨起元

古屋临官道,先贤闵子祠。草荒封鬣冢,苔剥丽牲碑。

尚想芦衣泣,兼怀费宰辞。征途拜遗像,千载亦吾师。

赠蒋兰居年兄之留都 其一

明代 杨起元

烁烁异珠宝,灵蛇让其光。君从何所得,怀袖登光堂。

望见不待言,精采非寻常。避席下再拜,贺君福休祥。

君今有此宝,照耀无边方。

杨起元

杨起元

(1547—1599)广东归善人,字贞复,号复所。万历五年进士。从罗汝芳学王阳明理学。张居正当政,恶讲学。适汝芳被劾罢,起元宗王学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启初追谥文懿。有《證学编》、《杨文懿集》等。► 16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