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童氏必大亭

童氏必大亭

宋代 杨时

迢遥武夷翁,霞衣烂朝日。
作亭依云根,旷望兹焉息。
仙游去不返,孤丘已陈迹。
身虽隶编齐,贻谋有遗则。
庆流终必大,名亭以为识。
伊昔晋公堂,三槐手亲植。
扶疏满庭阴,貂蝉映圭璧。
默视天人际,召应齐吕律。
闾门容轩车,兹理固可必。
终见童氏里,鸣珂声赫奕。

诗人杨时的古诗

送赵循道赴都讲

宋代 杨时

凤山郁崔嵬,下有千顷陂,
峻极不可攀,浮光亘陂鬐。
晦冥滴风雨,澄淡含瑰奇。
吸呼入君怀,万熊罗心脾。
吐辞丽金雘,焕若星斗垂。
朅来荆渚游,红蕖照清漪。
故宫久零落,一洒增余辉。
惇族贵老成,尧言下丹墀。
浮骖驾云帆,眷然成仳离。
陂裾曳王门,岂比困盐虀。
骅骝踏陂坂,万里谁能羁。

送席二

宋代 杨时

绛帷燕侍每从容,一听微言万虑空。
却愧犹悬三釜乐,未能终此挹清风。

过钱塘江迎潮

宋代 杨时

银潢翻空际天白,鲲怒鹏骞海波击。
涌云噫气声怒号,万马驰车随霹雳。
低昂上下如桔槔,顷刻性命轻鸿毛。
赍囊负笈有夷路,一日何事常千艘。
因思羊肠盘九坂,攀援蜀道愁狖猱。
人生独处有万险,岂必此地多风涛。
愿言夷险不须问,莫负对酒持霜螯。

送严尉

宋代 杨时

世路久艰棘,青冥翳妖氛。
孤鸟丛祠中,豺虎填城闉。
君能摘奸伏,竭泽无潜鳞。
勿云功未酬,屈蠖终当伸。
飞黄驾轻车,一跃穷无垠。

蓝田溪上

宋代 杨时

夹篱桃李趁溪斜,浅浅清流映落花。
欲问武陵源上路,度云穿石认胡麻。

含云寺书事六绝句

宋代 杨时

兽骇禽鸣翳蔚中,难将此意问鸿蒙。
萦回小径苍苔滑,杖屦从今恐不通。

合江亭晚眺

宋代 杨时

倚杖钩帘两水间,晴光飞影上雕栏。
帆催画鷁抟风去,雪吐铦锋作剑攒。
平野烟浮迷远目,晚溪潮涨失前滩。
骑鲸一往扶桑近,休问人间行路难。

宜春道上

宋代 杨时

艳杏夭桃日日稀,空余涉气尚迟迟。
谁人为作留春计,莫放风花自在飞。

送行和杨廷秀韵

宋代 杨时

学粗知方始为人,敢崇文貌独真诚。
意虽阿世非忘世,志不谋身岂误身。
逐遇宽恩犹得禄,归冲腊雪自生春。
君诗正似秋风快,及我征帆故起苹。

寄湘乡令乡世贤

宋代 杨时

身游羿彀偶相逢,安得初终若駏蛩。
道学未容窥阃奥,吏师应许叩邻封。
萧条此意君谁问,落拓微官我更慵。
卢白回旋真戏事,傍观无用气填胸。

离家作二首

宋代 杨时

败叶辞故枝,惊飚送微雨。
田庐向收获,城中亟完补。
游子欲何之,道路修且阻。
挽首谢田父,予生厌覉旅。

席太君挽辞二首

宋代 杨时

贤配无前古,传家有子贤。
四灵来荐瑞,一鹗已摩天。
蒿里迷长夜,悲笳惨暮烟。
萧萧原上路,犹想驾云軿。

过清溪渡

宋代 杨时

天阔江衔雨,冥冥上客衣。
潭清鱼可数,沙晚雁争飞。
川谷留云气,鹈鹕傍钓矶。
飘零沧海客,期到一帆归。

浏阳五咏·洞阳

宋代 杨时

圣童去后水云闲,陈迹难寻草木问。
独有微言传逸史,洞天寂寂在人寰。

向和卿览余诗见赠次韵奉酬

宋代 杨时

杜陵头白长昏昏,海图旧绣冬不温。
更遭恶卧布衾裂,尽室受冻忧黎元。
诗人穷愁自古尔,岂若种艺依青门。
嗟予老懒世不用,穷巷久雨无高轩。
虫鸣鸟噪感时节,嫠不恤纬羞前方。
残章断简弃不录,自愧潢潦无根源。
君胡衮字富褒饰,三复妙语将谁论。
知君独负青云器,欲使饥者名长存。

鄱阳湖观打鱼

宋代 杨时

秋高水初落,鳞介满沙脊。
浩如太仓粟,宁复数以粒。
纷纷渔舟子,疑若挽可拾。
横湖沉密网,脱漏百无十。
虫虾杂鲂鲤,骈首吐微湿。
小人利口实,刀机污鳞鬣。
鲲鲸亦狼狈,风雨移窟宅。
玉渊有神祠,变化在嘘吸。
胡宁饱羶香,忍视万鱼急。
幽潜不足恃,感叹百忧集。
寄谢漆园吏,于计未为得。

送胡康侯使湖南

宋代 杨时

北溟有潜鳞,其广数千里。
扬鬐厉东海,泛泛等里蚁。
百川竞奔注,漫不见涯涘。
寄之天地间,大泽礨空耳。
胡侯荆山资,妙质久砻砥。
飞声动旒冕,持节照湘水。
功名与时会,事道从此始。
骅骝驾驾车,夷路道九轨。
朝燕暮腾越,快意未为喜。
圣门学须强,一篑亏可耻。
扩之天地宽,于道乃云迩。
为士贵弘毅,无忘味斯旨。

土屋

宋代 杨时

土屋枕荒陂,周回仅容席。
环堵异营窟,犹遗古席质。
功虽劳版筑,身自有余力。
依户凿圆窦,寒光度如璧。
户开迎温席,冬墐可栖息。
胡为栋宇丽,但免席雨阨。
安居自宽暇,见者徒逼仄。
寄言邻舍翁,各自适汝适。
慎勿慕华屋,浇漓非至德。

汉坂舟行

宋代 杨时

曲岸通幽径,疏篱映竹斜。
坞深藏吠犬,林薄露人家。
石濑鱼偏美,邻村酒易赊。
只应云水富,自是一生涯。

和张倅行县

宋代 杨时

江浮叠巘弄清辉,云外冥鸿江上归。
击目自多幽兴在,挥毫时见彩笺飞。
应愁零雨侵星驾,好为援戈却晚晖。
帝室正须调鼎鼐,勒移寄语不须讥。
杨时

杨时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10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