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南归书事

南归书事

宋代 杨时

浪漫人间压客尘,衡门长忆锁榆枌。
忘言拟尽轮人妙,陈迹慵寻史籀文。
万里功名心独冷,一廛耕凿力能勤。
旧游欲问南归趣,寂寞吾今过子云。

诗人杨时的古诗

寄长沙簿孙昭远

宋代 杨时

阳城衰晚拙催科,阖寝空惭罪亦多。
祭灶请邻空自适,载醪祛惑我谁过。
猗猗庭有兰堪佩,寂寂门无誉可罗。
归去好寻溪上侣,为投缨绂换渔簑。

绿阴亭上

宋代 杨时

沙边幽鸟傍清漪,泷下渔船逆浪归。
身在辋川图画里,晴空惟欠雪花飞。

和钱济明游官园

宋代 杨时

虚舟触物本无意,看花得句惭非才。
名园古寺寻春色,不荤勿鄙双鱼鳃。
木奴千头化封户,秋实付与江风催。
因思万点愁人处,何似洞庭金作堆。

南归书事

宋代 杨时

浪漫人间压客尘,衡门长忆锁榆枌。
忘言拟尽轮人妙,陈迹慵寻史籀文。
万里功名心独冷,一廛耕凿力能勤。
旧游欲问南归趣,寂寞吾今过子云。

绿漪轩

宋代 杨时

开池傍清轩,环除种兰芷。
虚明淡星汉,疏影荐凫履。
君乎试凭轩,鉴此亭下水。
荡风生微澜,风定还泚泚。
悠然得真趣,吉祥来止止。

腊月见桃花

宋代 杨时

脂脸轻匀作艳妆,未应洁白似梅香。
夭红不见凌霜操,漫向春前取次芳。

醴陵丁君洋洋亭

宋代 杨时

依蒲泳藻两相忘,宛有江湖气味长。
凭槛翛然真得计,只应幽兴在濠梁。

含云晚归寄真师

宋代 杨时

每扣禅关即晚归,尘中回首万缘非。
不愁幻翳迷心地,且听潮音振祖衣。
归路往来无别径,夜光清彻有余辉。
虎溪旧社知重约,陶令如今已息机。

次韵蔡武子书怀

宋代 杨时

放形锄色恐成光,斲垩能令鼻不伤。
自信放鱼真得计,却怜挟策亦亡羊。
刃投有间多余地,语到无言辄自忘。
扰扰世纷何足问,松窗终日独彷徨。

含云寺书事六绝句

宋代 杨时

兽骇禽鸣翳蔚中,难将此意问鸿蒙。
萦回小径苍苔滑,杖屦从今恐不通。

登桐君祠堂

宋代 杨时

霜染溪枫叶叶丹,翠鳞浮动汐波閒。
盘盘路转千峰表,冉冉云扶两腋间。
掠水轻鸥晴自戏,凌风飞雁暮争还。
结庐姓字无人会,静对庭阴一解颜。

吴国华暗香亭

宋代 杨时

漫愁青女妒新妆,已有风传处处香。
试问隐沦溪上客,欲将春色若为藏。

入山行

宋代 杨时

苍崖峭立青天涯,古径芜没沿清溪。
深林四合昼亦暝,寂寂惟有哀猿啼。
野人心形灰死如槁木,山禽见之犹惊飞。
因嗟太古不可复,我无机械胡相疑。

次韵晁发道

宋代 杨时

谁能载酒寻元亮,共寄无何作醉乡。
便好收心事农圃,不须惊世露文章。
壶中日月春长在,塞上烟尘客自忙。
千里同风无远近,未分秦陇与潇湘。

题愚斋

宋代 杨时

结庐依林丘,回峰争盘纡。
下阚清池渊,凭轩数纡鱼。
飞阁出云表,浮烟袭簪裾。
中有傲世士,脱略自谓愚。
高义轻籝金,贻谋有诗书。
青编富充宇,散秩罗琼琚。
鳞鳞壁间题,一一露珊瑚。
嗟予久昏塞,荒蹊少耘锄。
昌黎已隔世,将焉问夷涂。
道逢北山公,荷锸时与俱。
皎皎河曲叟,朋侪共欷嘘。
高斋一来纡,豁然心神舍。
篱东有余址,谁能薙榛芜。
结茅可容席,一瓢来此居。
寄谢陶彭泽,何必爱吾庐。

送向和卿还京

宋代 杨时

江湖多秋风,惝恍夜不眠。
念子将北归,起视明星悬。
君平翠虯姿,耸身苍梧渊。
高步隘八区,凌风上青天。
妙质蕴荆璞,宁须事磨镌。
赠言以为别,妄意追前贤。
圣言乃常珍,含咀真味全。
奇辞暂时好,过眼如飞烟。
洁身忌廉洁,触物冥虚船。
吾方病羸茶去一},市药还自怜。
明日隔长陂,相望空惘然。

感怀寄乡友

宋代 杨时

漫浪人间已十年,簿书扰扰日羁缠。
朱公漫有千金璧,季子初无二顷田。
篱下蹲鸱余晚实,云间紫鳖奋新拳。
淹留寸录空回首,一望乡关一怅然。

临川驿偶成

宋代 杨时

冉冉朝仍暮,萧条官舍幽。
闭门三尺雪,触物一虚舟。
虫蠹生涯尽,萍漂世事浮。
尚思方技学,多病未能休。

寄题赵贯道后乐亭

宋代 杨时

业祠有狐鸣,群雏满东州。
彬彬齐鲁郊,不复论轲丘。
鼓刀贩缯翁,衮衮封公侯。
风流日凋弊,世久俗益偷。
昔时载经人,辍耕仍佩牛。
椎埋昼行盗,闾里更相雠。
赵子尉平阳,始止惟民忧。
百花烂成围,幽禽哢春柔。
问子胡不乐,我心殊未休。
威明揉强梗,骄鹰化为鸠。
买犊解吴钩,束身自锄耰。
田庐户无枢,长物弃不收。
结亭自乐只,开编玩前修。
谁云酸寒吏,忧乐非身谋。
乃知君子怀,与世异沉浮。
嗟予一漫叟,放浪犹虚舟。
舞雩有清风,遗迹今在不。
君乎去此矣,欲往将谁俦。
寄言春服成,尚觊一来游。

汉坂舟行

宋代 杨时

曲岸通幽径,疏篱映竹斜。
坞深藏吠犬,林薄露人家。
石濑鱼偏美,邻村酒易赊。
只应云水富,自是一生涯。
杨时

杨时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10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