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士奇
都城二三月,名花艳芳春。车马填九衢,歌钟动四邻。
焉知竹林下,潇洒绝纤尘。兴至时独造,清风含八垠。
兴济县 其一
梦到江南水竹居,计程犹是五千馀。行舟过处人惊讶,为有龙光动玺书。
夜过徐州
怒涛翻河乱石横,牵船上洪初月明。夜中不辨黄楼处,惟听层城钟鼓声。
奉教围猎擒虎歌
山头围猎日将午,猛士如林尽貔虎。凌云铜角一声落,驰马争前捷飞羽。
草间咆哮谁敢撄,赤手缚之如缚鼠。柙中耽耽目如炬,犹激阴风动平楚。
生擒一虎直百兽,况乃杀获连四五。睿情所重扬威武,奏凯归营叠笳鼓。
山村羔豚散不收,扫除民患民无忧。欢呼仰荷储皇赐,道傍拜舞歌千秋。
送黄知府还琼州 其一
萧萧朔风劲,慄慄年岁徂。积雪横山冈,凝冰塞川途。
念子万里行,相送城南隅。寒树渺苍茫,谁能忍离居。
奉和澹庵少保题梅花韵 其四
岁岁阳和独早回,含冰缀雪晃晴晖。向来止渴人皆重,太息调羹事久稀。
送敬侄
文献传家五百龄,怜渠北郡久飘零。是行好记殷勤嘱,清渭无将混浊泾。
从军行六章 其一
少小从六军,英声振三边。拓疆有勋业,貂蝉二十年。
遭遇亨嘉辰,万里净烽烟。顾视双宝刀,精光犹彻天。
题杨宗勖所藏赵仲穆小画 其二
林外青山山下溪,白云翠浪晃荆扉。画图自是江南趣,身恋君恩独未归。
题弼侄山水
平生端绂侍金闺,万里云山忆故栖。正是江南三月暮,枫林茅舍子规啼。
题弼侄竹 其一
清溪溪上竹如箦,旧隐林中趣味长。堪笑幽閒大小阮,也劳尘事逐山王。
郭端佥宪之交趾
宫锦绣为衣,青骢白玉蹄。官迁五岭外,路出大江西。
草堂旧在雩阳郭,便道还家意偏乐。水色山光泻向人,紫葵黄菊嗟非昨。
手持宪节重,肃肃念王程。声驰白简飞霜厉,气压黄茅瘴雾清。
只今疮痍极边土,宵旰忧勤荷明主。未须搏击策殊勋,好尽怀绥副当宁。
送侄子弼赴吴江训
春雨琼林秀一枝,南行相赠寄相思。岁寒但励冰霜节,白日青天看羽仪。
题竹送杨仰谟同知 其二
九河正月未消冰,匹马冲寒发帝京。不尽同宗临别意,题诗相送蜀西行。
送刘习之 其三
东广迢迢万里馀,西风落日片帆孤。临行不尽同乡谊,更写馀情在画图。
东川迎养图诗十章
东川之漘,栾栾柏松。君子于行,其乐融融。
栾栾柏松,东川之漘。君子于行,其从彬彬。
首之皤皤,仪之䄡䄡。君子有父,聿来自南。
峨峨翟冠,兰充其祎。君子有母,自南偕来。
君子拜稽,言笑嘻嘻。父母圣仁,不我遐遗。
维父与母,眉寿而康。维兄与弟,左右扶将。
行其野矣,有桑有麻。入其邑矣,有弦有歌。
奕奕高堂,式燕以嬉。匪直孝恭,其施孔宜。
凡厥庶民,各有所生。孰时观之,弗感而兴。
懿是孝德,有肇有循。肆庸作歌,以告厥民。
送佘通判 其一
烧灯节后发京师,春色初回杨柳枝。耆老如云待沤渚,到官莫过牡丹时。
挽颜子明 其二
贵里侯家甲第开,经过长是勒车回。守玄宅里寻常到,此去何因更一来。
长沙三咏 其二 贾谊井
迢迢俯碧甃,濛濛翳紫苔。犹传贾太傅,知历汉朝来。
送杨士宪之云南佥事
万里滇南候绣衣,炎州十月凛霜飞。丰城古剑神光动,一道澄清属有威。
题竹寄彦实侄
清江一曲绕柴门,乐志轩中隐趣繁。满种琅玕隔尘杂,更裁简册课儿孙。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630篇诗文
龙马乐歌九首 其六
送尤安礼 其五
送聂教谕赴贵州
送凌士昌归省 其一
龙马乐歌九首 其五
过安山驿有怀蹇尚书
题竹送王时俊左迁云南 其二
龙给事湖心草堂图
送周孟简乃兄
奉送李丈人之宣城就养
萧启御史赴山东佥宪以何澄所画云山求题
伯阳新辟斗室有诗见示用韵奉和 其一
送李昌祺
送刘巡检赴广东
归田趣 其四 冬樵
题竹送杨仰谟同知 其一
题王氏水竹居 其七
题伯牙鼓琴图
题山水赠宾畿弟南归 其一
画鹑 其一
寄长儿韵语 其二十八
寒夕独坐乡思浩然有怀何文渊 其二
雨中寄邹仲熙侍讲
自赞小像
题萧德颢扇
题梅寄蒋子夔
赖编脩读书庄诗
赠澹庵杨公展墓诗
瑞鸨诗
题勤司务画
忠孝堂诗
采石夜泊与仰善之夔二侄话别
题蒋院判墨竹
丹徒何彦澄皆春堂
挽凌孝子
卧病集杜答黎信十首
芳树曲
分题送史郎中代时彦学夔德遵 其二 河梁
至荨麻林 其二
题谖草
题道会刘处常画 其五
送侄婿刘铉南归 其二
题康干竹石
元夕观灯诗 其五
题梅花赠别朱与言
题费同知松树障子
送杨允宽贤良省觐后南还 其五
送杨礼郎中还南京
荣寿堂诗
赠杨晟参政还福建
题蒋生墨竹兼寄声吾望隐居 其一
送别辞
兴济县 其二
送杨允宽贤良省觐后南还 其七
题给事中梅花
廖子谟县尹像赞
侍游西苑应制 其五
寄题聂训导清碧书舍
奉送参政方相公南归并托致意两司相公诚有私渎伏惟高明不以区区私 ...
寄长儿韵语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