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士奇
籊籊林间竹,上拂青云涯。清虚挺直操,特达含涯姿。
四时来天风,锵锵韵笙篪。常与松柏茂,岂为冰霜萎。
我乐往从之,潇洒同襟怀。愿言笃永好,载歌有斐诗。
送杨礼郎中还南京
季夏当炎熇,时雨集行潦。宛宛晴莺鸣,空埃净潦扫。
子来未几日,告归一何早。爱子闽山秀,襟宇清皓皓。
诗书出桥门,瑞玉出文缫。峨峨天官属,最绩屡书考。
子家贤伯兄,勋庸四朝老。所重同气良,相见心倾倒。
连床夜听雨,方兹豁离抱。晨起复暌违,中怀增懆懆。
我亦惇同宗,交情久逾好。聚合焉可常,仳别未足道。
敬身誉所兴,崇饮匪自保。相期南山柏,苍翠拂穹昊。
送彭仲宜归荆州
四月都城风日好,远客违家思芳草。秦淮河畔问南船,重译楼前出长道。
道傍送者皆缙绅,玉堂编修情独亲。此来相看轻千里,此会相欢能几晨。
晨发无由执杯酒,折赠空持白门柳。临分缱绻复申言,已去苍茫尚回首。
芦笋纷纷接浦桥,鲥鱼队队逐兰桡。吹笛晚邀池口月,扬帆晴带海门潮。
归到绣林应夏五,鹧鸪啼歇榴花吐。家庆趋承白发欢,云光回粲斑衣舞。
还携双鲤放江湄,江水朝宗日夜驰。都将乡邑平安报,稍解京华契阔思。
题王氏水竹居 其六
少日林泉共隐沦,披衣扫石荫晴云。前年重过嬉游地,亲见诗人咏五君。
题竹送任敬让参议 其二
十载低眉厌郎署,清风高起凤凰枝。浣花溪畔多乡故,为托平安寄远思。
陈烈妇诗
结发为夫妻,调琴弄瑟两相宜。生谐同室居,死愿终不离。
北风凉冽激庭树,中夜折我连理枝。死者无复荣,存者空何为。
一双南湖锦翼鸟,雄先决起雌随之。嗟嗟陈烈妇,金石真自持。
九日怀黄学士 其一
年年赐宴捧萸觞,同沐皇恩近御床。今日江南望江北,不知何处醉重阳。
题凌士昌所藏张子厚山水 其二
云山深处草亭幽,磐石垂萝古木稠。世外不知尧舜理,超然放意似庄周。
送廖主事还南京
蓟门宿雨霁,西山翠如扫。送子出城闉,看山还扫扫。
念子匡庐秀,秋官致身早。皎洁瑚琏质,岁久声逾好。
昔晤愧匆匆,兹别仍草草。百年几离合,不觉壮已老。
斗酒慰羁颜,商歌写幽抱。贵贱各有分,贫富安足道。
何以赠暌违,清名逝为宝。
滞风雨采石有怀尹自道同知 其二
谪仙祠下杏花残,孤客维舟倚暮寒。相好相思不相见,满江风雨夜漫漫。
赠族孙褒
万里江南来,还归江南去。丈夫得名何必早,大去之成在迟暮。
岂不见深山长谷松柏林,阅历风霜年岁深。明堂清庙选梁柱,匠石奔走来相寻。
我家住西昌,于今四百载。诗书门庭冰玉操,炯炯光华著先代。
人生出处自有时,立心但与前人期。还家力学谢尘俗,六翮排云应未迟。
题周主事马 其二
紫禁日高仙仗下,金羁随处得从容。满身云影疑浮动,知是天闲八尺龙。
出关追忆晃庵
道义交情金石坚,公归先作月台仙。平生知我如公少,一诵遗诗一惘然。
题梅赠挺孙南京都察院检校
铁作枝柯玉作花,精神冰雪净无瑕。看图常砺操脩志,莫忝南州清白家。
竹轩为徐以道赋
幽人乐种竹,竹生繁且妍。垂云羃户外,映月摇阶前。
晴疑抗翠翿,风类鸣清弦。夏来暑威薄,冬至寒节坚。
时携羊求侣,亦咏嵇阮篇。即此适萧散,焉知尘俗牵。
书驿舟 其一
二十六年曾过此,萧萧芦苇带荒村。如今重过头成雪,渺渺桑麻雨露繁。
题杨学士画 其二
无人六月不愁暑,二子水亭萧爽同。林影溪光坐终日,何须醉引碧荷筒。
题李绍检讨梅花
严冬朔风劲,草木俱凋瘁。气机运无停,奄属贞元际。
寒梅动根荄,勃勃出生意。鲜葩皎玉雪,芳馨播天地。
清素自厥赋,宁效夭桃媚。君子禀至性,兹植夙所契。
幽斋坐相对,中怀净氛滓。相忘主与宾,讴吟舒泄泄。
朅来玉堂馆,念之心弗寘。谁写当座隅,悠然见高致。
题郑中书画像
芙蓉秋水粲奇姿,曾折云中仙桂枝。总向盛年观德业,春光正在凤凰池。
题杨学士画 其四
十日河流冻不潮,连山一带玉岧峣。不嫌寒气侵人骨,独解骑驴学灞桥。
步过田家有述
联步营南门,偶寻野人庐。庐舍类南土,缭垣树扶疏。
初柳扬青条,杏萼亦已舒。皤皤舍下叟,迎客近门枢。
客问何乡人,理生今焉如。跽答家徐州,始来十五馀。
生男皆壮夫,有孙亦跄趋。大男荷戈殳,众男务菑畬。
公私昔少事,温饱常晏居。老身就衰颓,官长日侵渔。
去年旱复潦,所穫瓶盎储。何以备家食,指顾屋南隅。
园畦五六亩,果木百十株。折李接桃根,为力勤亦劬。
三岁结李实,累累蕃且腴。盈筐易斗粟,足给朝夕需。
言已意自得,闻之亦惭余。机巧予所厌,所悯为利驱。
博树起后世,要非仁者徒。两戕合一体,缠纠封皮肤。
虽能夺天造,本末固已殊。物性循自然,古人岂其愚。
兴怀淳朴风,俛默增叹吁。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630篇诗文
题凝翠楼 其二
芳树曲
送徐提点被召赴北京
从军行六章 其六
送梁本之纳溪教谕 其一
伯阳新辟斗室有诗见示用韵奉和 其二
从军行六章 其五
七夕送丁侃吴江教谕
西畴耕读
题泉坡学士龙
将归庐陵送朱智南上
题竹寄本清良友 其一
题费同知松树障子
题竹寄雷道夫
挽李处士 其一
题蒋主善梅
萧子敬之官岭表以无为真人写竹求题
送佘通判 其一
送周孟简乃兄
题四皓子期子猷太白四图 其二
永思堂诗
奉送李丈人之宣城就养
题梅寄萧雅容布政 其一
题李学士竹梧
题刘城之梅花 其二
送蔡胄秀才归四明
题鹓侄画
萧母蒋氏挽诗 其二
寄曾于皋 其一
送贝惟学还会稽得此字
问唐孟高需枸杞
送金少卿祭扫南归
题王性存画
送萧仲南归吴江
题降龙
题范仲伦纪善攀桂轩
题竹送民则弟南归 其四
送王彦鼒还南京
送士弘郎中归省 其二
结客鲜年场行
赠金华刘实通判三首 其一
题萧彦常竹
送尤安礼 其四
题杨宗勖所藏赵仲穆小画 其二
寄长儿韵语 其二十五
题竹送康叔圭郎中之南京刑部 其二
题竹赠陈汝衡之云南佥事
送梁本之纳溪教谕 其二
送邹尚友赴澧川
题萧婿承恕竹
寄张信都督
送杨翥孝廉归吴中
题东禅老僧所藏陈举善小景
武昌游道院 其二 客字
送蒋廷晖致事归临安 其四
题鄂渚赠别图送人归庐陵 其二
题魏仲房梅
赐游东苑诗九章 其八 嘉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