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士奇
城中七月犹炎暑,城下归人趁行侣。十年为客忆东吴,一日辞亲发南楚。
楚江吴江路几多,扬帆处处尽经过。琵琶亭边有明月,长干门前闻踏歌。
千里苏台在行目,忽度枫桥到乡曲。顾瞻桑梓杂悲欢,纷引亲朋问寒燠。
吴中归日嘉可游,知君未得久淹留。晚岁还为越乡叹,他州重有倚门愁。
自赞小像
老子今年七十三,不胜归思在江南。天恩若许辞簪绂,犹办纶竿钓石潭。
简胡学士索木芙蓉栽 其二
闻种拒霜遮水槛,春前分乞数枝栽。总知宋玉才情绝,会约花时作赋来。
题陈宪虎
虨虨其文,眈眈其视。岂不虓怒,父子仁在。
题梅寄蒋子夔
别卿四十年,思乡邈万里。朝陪玉堂讲,暮醉金壶醴。
我有一株雪,持用赠君子。置之三径中,清白宛相似。
送徐提点被召赴北京
圣人嗣天位,郊庙亲玉鬯。明堂一弘新,禋祀徵鬯相。
之子奉纶音,诘朝戒征两。岧峣万岁山,双阙五云上。
鹓行余将簉,鹤驭子先倡。纷若明汉星,皆维北辰向。
宣德庚戌十月廿五日扈从宣府回作
扈从归程闻好语,山妻携得小孙来。到家已是风霜老,犹有黄花待我回。
题画竹 其二
太平堤畔是秋官,门倚澄湖绿玉湾。更出筼筜望天上,五云长护紫金山。
题伯牙子房子猷太白四图 其二
兴王必有佐,授道自有师。长者幸赐教,鞠躬敢辞卑。
向来一编书,帷幄坐见施。从容成功退,去谒谷城祠。
侍游西苑应制 其六
九曲流泉碧玉清,红莲逦迤送金觥。洛中胜事循周典,共侍宸游宴镐京。
赠陆伯阳 其一
粲粲白玉琚,本生昆山阳。一朝蒙采择,高列珩与璜。
佩服合其仪,和鸣日锵锵。珷玞昔同椟,頫仰方自量。
送佘通判 其二
分明一道澄江月,照见冰霜铁石心。谁谓今人未如古,古来循吏只如今。
题魏仲房梅
潇洒东风万玉林,清香终日伴清吟。都无一点流尘到,雅称平生冰雪心。
赠傅仲礼 其二
籊籊林间竹,上拂青云涯。清虚挺直操,特达含涯姿。
四时来天风,锵锵韵笙篪。常与松柏茂,岂为冰霜萎。
我乐往从之,潇洒同襟怀。愿言笃永好,载歌有斐诗。
出关追忆晃庵
道义交情金石坚,公归先作月台仙。平生知我如公少,一诵遗诗一惘然。
题梅送王琼玉致仕 其一
辞荣我羡王琼玉,赠以江南白玉花。此花开满西昌县,江上蒲帆应到家。
龙马乐歌九首 其九
龙马出,昭圣世。光八表,和四裔。奉宗社,格天地。隆家邦,永文治。
寄曾于皋 其一
暮筵芳酒溢华卮,记得临分共论诗。流水韶光二十载,相思秋鬓各成丝。
卧病集杜答黎信十首 其二
天时人事只相催,怀抱何时独好开。气酣日落西风来,口虽吟咏心中哀。
亦知穷愁安在哉,生前相遇且衔杯。江上人家桃树枝,千朵万朵压枝低。
风妒红花却倒吹。人生几何春已夏,应须旨酒送生涯。
送杨允宽贤良省觐后南还 其七
同宗同道同官署,金石交情三纪周。建安有子真龙种,惭愧吾家犬彘流。
题伯牙子房子猷太白四图 其三
都城二三月,名花艳芳春。车马填九衢,歌钟动四邻。
焉知竹林下,潇洒绝纤尘。兴至时独造,清风含八垠。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630篇诗文
荆州太守刘永母挽诗 其二
郭端佥宪之交趾
赐游西苑同诸学士作 其一
蔡舍人挽诗
赐游东苑诗九章 其五 黛峰
西城宴集
题蒋婿重梅
赠金华刘实通判三首 其一
萧母蒋氏挽诗 其三
盘谷草堂 其三
题杨学士画 其四
题竹赠萧令复任归安 其二
题赵琬司业竹 其二
赐游东苑诗九章 其七 御苑
题竹送任敬让参议 其一
吴兴章郎中母挽诗 其一
题萧士高梅花
挽李处士 其一
题竹送欧阳哲佥宪之汴
题邢参议竹
送刘参政赴四川诗
龙给事湖心草堂图
题竹赠杨友文运副 其一
后山诗为江西林宪副作
元夕观灯诗 其四
清平乐 其四 赐从游万岁山词
题江乡归趣图 其六
颜谷辞
题常熟郭令梅
题欧阳潘梅 其二
馀姚陈处士挽诗
题梅花赠宋洵南京户部检校
送王原之诗 其三
题竹与李惩
归田趣 其三 秋渔
题梅送钟沔 其三
题竹送胡轸敬同
题竹送周蒙南归 其二
题梅赠王澄渊贰守 其一
题梅赠刘伯埙南行 其一
赐游东苑诗九章 其二 圆亭
舟次安山驿尚书蹇公奉敕南归仆与公素北行临岐执别情见乎辞
题竹送民则弟南归 其四
吴兴章郎中母挽诗 其二
送侄子弼赴吴江训
题兰石寄王善学
题竹送民则弟南归 其二
太平圣德诗十章 其八 太平之世生民安业皆皇仁所致是以元夕之乐 ...
代德遵送严士正赴江阴训导
题竹寄张从善 其一
题江乡归趣图 其二
题竹送任敬让参议 其二
题四时花鸟 其三 桂花白头
九日度喜峰口次杨太常韵二首 其二
兴济县 其二
题朱四智梦草轩
寄长儿韵语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