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士奇
十载低眉厌郎署,清风高起凤凰枝。浣花溪畔多乡故,为托平安寄远思。
元夕观灯诗 其五
彩霞摇漾宝书浓,八极飞仙总会同。鳌载蓬壶来海上,天移星斗下云中。
送贝惟学还会稽得此字
高堂双舞衣,日奉慈颜喜。先垄别经时,何堪恋桑梓。
杳杳浙江濆,依依汉川涘。怀往忻已遂,伤离方未弭。
即路有忧欢,去年俱若此。
赠伯时外弟
海榴作花梅雨息,令弟五月来京国。玉堂晚归五见之,豁然令我舒胸臆。
传杯剪烛两迟迟,还因亲爱动欢悲。清姿秀质今在眼,严父慈亲空永思。
又促明朝理归舫,家在西城柳溪上。高楼深馆绝尘纷,努力诗书振馀响。
龙马乐歌九首 其四
龙马出,象应乾。旦历秦,晡憩燕。秣珠票,饮琼泉。偕祥麟,徵太平。
西城宴集
置酒清轩下,衣冠聿来萃。皆我同朝士,各有禄与位。
昩爽趋在公,日夕还未至。属兹岁除暇,一觞聊共醉。
匪徒展间阔,亦复解劬瘁。平生所相好,岂不在名义。
中和诚可则,贪鄙诚可戒。僶勉以自强,前脩庶足跂。
蔡舍人挽诗
公昔骑骥登周行,握瑜怀瑾锵鸣珰。凝神月朗髯戟张,温如绿野熙春阳。
劲如桧柏凌秋霜,后来藩府前经商。在卑不屈高不亢,德厚禄微胡可量。
朔风一旦悽高堂,脱缨垂衰趋故乡。幡然升云游帝傍,迢遥东海徒相望,望公忆公何时忘。
题养都指挥思亲卷 其二
西江分阃升贤佐,功忆先人百战馀。移孝为忠有勋业,他年光映史臣书。
题戴文进湘江雨意卷 其一
十年放浪湘江客,题遍江头绿玉枝。今日披图看烟雨,秋风霜鬓已成丝。
题四时花鸟 其三 桂花白头
天香浮玉露,金色艳高秋。谁似双栖者,相依共白头。
九日谒陵
庭鞠早含霜,又到重阳。盈盈白发对清觞。回忆往时文翰侣,大半凋亡。
纵佩紫萸囊,怕上高冈。眼昏那见旧家乡。但见三陵云气里,愁损柔肠。
题德贯牡丹松鹤
虬松千丈拂青云,初下云间散诞身。画史安知海天意,粉图空写洛阳春。
从军行六章 其一
少小从六军,英声振三边。拓疆有勋业,貂蝉二十年。
遭遇亨嘉辰,万里净烽烟。顾视双宝刀,精光犹彻天。
清平乐 其一 赐从游万岁山词
御河冰泮。禁籞春光满。中使传宣陪赏玩。西过蓬莱仙苑。
内街许骤花骢。新醅敕赐黄封。共侍翠华游豫,仰承霄汉恩浓。
题徐良玉梅花 其一
两度安南奉使来,玉葩曾看岭头梅。由来使者清于玉,不带飞尘半点回。
寄长儿韵语 其十三
东掊西取亡民怨,散施僧家与道家。如此善因求有福,有灾无福只堪嗟。
题和侄梅
故家昼锦坊中住,连屋诗书绝点埃。好傍溪山结精舍,不看桃杏只看梅。
题竹送王时俊左迁云南 其二
冬官郎署过秋官,节操真成六月寒。万里黔南作迁客,清风持赠翠琅玕。
题赵琬司业竹 其二
贤关一扫榛荆净,满目清风翠玉枝。成阴结实当自此,早晚云霄观凤仪。
赠陆伯阳 其一
粲粲白玉琚,本生昆山阳。一朝蒙采择,高列珩与璜。
佩服合其仪,和鸣日锵锵。珷玞昔同椟,頫仰方自量。
太平圣德诗十章 其二 皇上奉圣母皇太后极天下之养爱敬之至深得 ...
九重孝德超前古,日日承欢在宝慈。圣母圣皇天所祐,太平至乐万年期。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630篇诗文
赠佘通府
瑞星诗
题王性存画
题访戴图
题伯牙子房子猷太白四图 其二
题伯牙鼓琴图
送佘通判 其二
题竹寄杨伯升
送蔡胄秀才归四明
寄余正安
挽颜子明 其三
送刘习之 其三
送御史方懋德还新安诗
赖编脩读书庄诗 其三
赐游东苑诗九章 其八 嘉鱼
送刘参政赴四川诗
退思轩为淮阳刘千户赋
送杨翥孝廉归吴中
归田趣 其三 秋渔
赐游东苑诗九章 其九 瑞匏
湘潭王知县城南亲舍诗
题张子俊山水
荆州太守刘永母挽诗 其二
别刘宗诚
寄长儿韵语 其二十八
听乌轩诗为刘宗韶作
题鄂渚赠别图送人归庐陵 其二
侍游西苑应制 其五
题富溪山水图 其二
送邹尚友赴澧川
胡学士山居六景 其二 墨潭秋月
夜过徐州
送沈少卿南归 其二
宣德庚戌十月廿五日扈从宣府回作
送龚燧宪使致仕 其二
送康孔高纪善还乡
寄杨少保 其一
伯阳新辟斗室有诗见示用韵奉和 其一
送杨昱归省 其一
仁安堂诗为任敬立赋八章
寄题聂训导清碧书舍
龙马乐歌九首 其二
题杨宗勖所藏赵仲穆小画 其二
赋得滕王阁送别
送向诚随侍赴九宫山
赐游东苑诗九章 其六 灵泉
题竹赠士振南归
题竹赠杨友文运副 其一
题竹送杨仰谟同知 其二
送凌士昌归省 其一
送王希积训导归西昌
赖编脩读书庄诗
颜谷辞
题林静小景
伯阳新辟斗室有诗见示用韵奉和 其二
赠澹庵杨公展墓诗 其四
送李德固县丞引疾还乡就用问讯巽溪宗长二首
题道会刘处常画 其二
赐游东苑诗九章 其二 圆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