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士奇
妙年冠带仕京华,桥梓光荣共一家。但遣襟怀如玉雪,簿书閒暇对梅花。
题玄宗游骊山图 其二
五队如花出帝城,年年扈跸赴华清。剑门西畔听啼鸟,竟有谁从蜀道行。
挽李处士 其二
白发身全诸福,班衣欢绕十孙。最是凤毛五采,明时翙翙高骞。
送外甥周丹元
垂髫怜尔侍西行,此日相逢白发生。万里京华访遗老,他乡还重舅甥情。
寄长儿韵语 其十四
人生阴德由来好,周急怜贫济寡孤。不在缁黄誇布施,不教乡䣊怨侵渔。
题梅送钟沔 其二
墨绶铜章向永嘉,人如素璧净无瑕。琴堂画永玩香雪,绝胜河阳县里花。
题陈知府竹 其一
十年为郡种筼筜,富有清风九夏凉。太守从来多惠政,后人将比召公棠。
龙马乐歌九首 其五
圣人作,万物睹。神之骏,出西夏。日千里,汗流赭。宜乘御,扬神武。
送陈景著编脩以母老乞近地得福州教授
振佩谢彤陛,驱车出重城。堂中有寿母,奉以趋脩程。
秉志存事君,母也迫衰龄。仰荷圣主仁,俯谐乌鸟情。
维时六月中,流金赫炎蒸。行路岂不难,适愿心孔宁。
济济玉堂侣,祖饯罗冠缨。眷言夙昔好,何以赠子行。
易得四海誉,难致乡里名。矧乃来学众,逝将于我承。
黾勉慎所操,庶用闳休声。
西城宴集
置酒清轩下,衣冠聿来萃。皆我同朝士,各有禄与位。
昩爽趋在公,日夕还未至。属兹岁除暇,一觞聊共醉。
匪徒展间阔,亦复解劬瘁。平生所相好,岂不在名义。
中和诚可则,贪鄙诚可戒。僶勉以自强,前脩庶足跂。
送王孝子归成都
蜀岭春雪消,秦淮新水衍。万里蜀中人,见水思乡县。
去年在亲侧,今年在帝畿。非缘同产故,谁肯离亲闱。
一朝复一朝,思亲心若燬。问君刲股时,痛迫何如此。
初发白鹭洲,忽过黄鹤楼。巴陵寻旧里,荆门溯上游。
家林行渐迩,算程应预喜。猿啸岂关情,鹃啼空在耳。
倚门望莱衣,踉蹡五色归。供馔黄鱼美,登盘丹荔肥。
亲年方寿考,归来誓相保。长承膝下欢,不出门前道。
从军行六章 其六
皇威既清肃,奏凯发回军。明旦谒金门,饮至劳殊勋。
赏赉过百千,麾下歘见分。拜稽谢万乘,归钓清江濆。
泥河书逆旅主人壁
扈从龙舆两度来,天清宣府净浮埃。凤阳李福能迎客,下马重过泛酒杯。
题山水赠宾畿弟南归 其二
盘古青山似画图,新栽松柏近何如。几时同向云林住,相伴春秋洒饭盂。
送陈照磨赴湖广 其二
凤凰山前宪使堂,寻常六月凛飞霜。堂中使者清于玉,黄鹤白云离思长。
赐游东苑诗九章 其四 翠渠
湜湜澄渠,天汉其宗。凝如碧玉,衍如翠虹。发循宸居,流润下土。
惟帝德施,周于天下。
寄长儿韵语 其十三
东掊西取亡民怨,散施僧家与道家。如此善因求有福,有灾无福只堪嗟。
兴济县 其二
道路相传昼锦归,人家竞出看光辉。岂知白水青山客,不改从来旧布衣。
题道会刘处常画 其五
楼阁参差照紫霞,黄茅冈上羽仙家。几时携酒楼中坐,醉看金华与玉华。
题脊令图三首 其一
白云原上经行日,傍墓曾看草结庐。今日都门复相送,绿袍分教赴姑苏。
寄长儿韵语 其二十一
东城汝兄我亲侄,汝宜亲密无间疏。尽诚尽礼相匡翼,大家改辙由正途。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630篇诗文
贝锦贻魏洪二侍郎
送刘孝章南归
题给事中梅花
挽李处士 其一
宣德庚戌十月廿五日扈从宣府回作
赠夏仲昭归省 其二
题竹赠孙公器医士 其二
题彭甥士淳梅花 其二
宣德丙午谒二陵(二首)
题竹送欧阳瀚教闽县 其一
题周主事马 其一
题小画赠曾贯还西昌兼致勉励之意
送彝训致事
送尤文度归吴中
送蒋廷晖致事归临安 其二
题竹送民则弟南归 其五
寄长儿韵语 其二十八
题东山洞宾 其二
题竹送辉侄归宣城 其二
题畿孙松梅鹤
挽颜子明 其二
题梅赠挺孙南京都察院检校
滞风雨采石有怀尹自道同知 其一
送蒋廷晖致事归临安 其三
题张子素梅 其二
题富春柴桑二图 其二
元夕观灯诗 其五
郭端佥宪之交趾
送刘习之 其三
题竹送王时俊左迁云南 其二
题王氏水竹居 其二
夜过徐州
画鹑 其一
慈节堂诗
题墨竹寄刘子伟 其一
伯阳新辟斗室有诗见示用韵奉和 其二
樵似诗
送杨允宽贤良省觐后南还 其一
萧子敬之官岭表以无为真人写竹求题
赋得彭郎矶送王澄渊知县
题朱四智梦草轩
题周汝清梅 其三
送黄学士还永嘉 其四
题勤司务画
晏太守重庆堂诗
题周汝清梅 其一
寄长儿韵语 其十七
题竹送杨仰谟同知 其一
将归庐陵送朱智南上
送杨翥孝廉归吴中
题鹓侄画
七夕送丁侃吴江教谕
奉和澹庵少保题梅花韵 其五
题竹寄张从善 其一
寄题王氏槐阴轩
龙马乐歌九首 其一
送士弘郎中归省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