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东城所画郭功甫家壁竹木怪石诗

次韵东城所画郭功甫家壁竹木怪石诗

宋代 李之仪

大枝凭陵力争出,小干萦纡穿瘦石。一杯未釂笔已濡,此理分明来面壁。

我尝傍观不见画,只见佛祖遭呵骂。人知见画不见人,纷纷岂是知公者。

汗流几案惨无光,忽然到眼如锋铓。急将两耳掩双手,河海振动电电吼。

诗人李之仪的古诗

久雨次韵君俞

宋代 李之仪

尘埃肺腑屡更时,淫雨平欺素颔垂。忽觉光辉慰岑寂,坐令华茂转离披。

中痟未厌徒空壁,雅意安能系赤墀。独有晴明陪击节,回肠尤在不为诗。

再过苦竹饭于寺前客邸

宋代 李之仪

隼旟歌呼引红妆,花帽追随入醉乡。今日再来如断梦,主人依旧进黄粱。

袭前韵再简少孙四首 其三

宋代 李之仪

子默清真本绝伦,羊昙仍是个中人。林泉不作南风竞,旗个还因对垒新。

金矿跃垆元有艳,冰壶莹月旧无尘。何妨再葺昆阳战,寻邑师行固不贫。

浴南寺园头求诗

宋代 李之仪

一重洗尽一重生,尘垢昏人不自醒。会得栽茄种瓜意,始知松竹本来青。

读渊明诗效其体十首 其七

宋代 李之仪

我闻瘴疠地,去者无生还。吾凡三十口,归来尽颓颜。

死生非人能,得丧亦非天。张毅与单豹,要之皆偶然。

茅山道中抵莫投一客邸甚素雅主人喜客乃一善士为待至厚既别留此致 ...

宋代 李之仪

客绪如缲茧,山行似踏车。方疑武陵宿,宛是德公家。

倾盖君何厚,论心我可嗟。祗应从此别,去路隔云霞。

同子重望长芦寺

宋代 李之仪

窣堵波寒对水东,坐来初报夕阳钟。回环桑柘疑无际,咫尺云烟隔几重。

听讲有心陪寂寞,杖藜何日许从容。主人境界诸缘尽,应笑规规着画龙。

同彦本兄弟泛舟过北山

宋代 李之仪

横截西山一叶轻,晓奁初发镜中行。异时常作玻璃观,却恐丹青画不成。

江神子

宋代 李之仪

今宵莫惜醉颜红。十分中。且从容。须信欢情,回首似旋风。流落天涯头白也,难得是,再相逢。
十年南北感征鸿。恨应同。苦重重。休把愁怀,容易便书空。只有琴樽堪寄老,除此外,尽蒿蓬。

千秋岁(用秦少游韵)

宋代 李之仪

深秋庭院,残暑全消退。天幕回,云容碎。地偏人罕到,风惨寒微带。初睡起,翩翩戏蝶飞成对。
叹息谁能会。犹记逢倾盖。情暂遣,心常地。沈沈音信断,冉冉光阴改。红日晚,仙山路隔空云海。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九

宋代 李之仪

从来人说水晶宫,投老方能到眼中。未必吾生便休去,溪山隐去再相同。

瑞竹即事三绝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芭蕉叶密柿阴浓,散发西窗到晚钟。霹雳一声三尺水,旱天方信有真龙。

山居夏日

宋代 李之仪

金锁笼窗日,黄缯蔽柳蝉。恋莺忘日转,借榻就凉偏。

好作宿山计,难堪被俗牵。归途迎晚照,豫促渡头船。

九锡庵

宋代 李之仪

强臣欲窃命,九锡乃所僭。奈何得道人,亦复有此念。

是非固不同,等欲示其渐。石地凿龙趺,穹载极该赡。

漫灭半可读,以足表龟监。名存物何在,遗制不少欠。

帝意岂无谓,人事徒妄占。何适非偶然,随遇始弛担。

雷塘行

宋代 李之仪

鞭长不能及马腹,有限生涯时苦促。空使后人悲前人,雷塘春草年年绿。

谁知秀色若可餐,风光付与初凭肩。力殚四海笑未已,眉黛一螺当几钱。

君不见黄金栋梁回首蠹,漠漠胡沙青冢暮。么弦欲断空自知,千金漫买长门赋。

膏油续尽天须晓,石土馀垒可长保。就令并蒂永不分,也应终恨雷塘草。

还俗道士

宋代 李之仪

闻道华阳客,儒衣谒紫微。旧山连药卖,孤鹤带云归。

柳市名犹在,桃源梦已稀。还家见鸥鸟,应愧背船飞。

灯下试婺源杨生笔和韵

宋代 李之仪

局蹐数椽内,回旋跬步中。艰生乃至此,吾道得非穷。

询鞠元无术,行移底是功。可堪追兔鼠,强学注鱼虫。

未厌朝齑绿,生憎夜烛红。呻吟惭杜老,感慨谢终童。

奏剡何时发,微连几日通。亲知遥怅望,应是转衰翁。

褒禅斋后独出三门步深山久之

宋代 李之仪

两脚都忘力不胜,穿云度堑信腾腾。林深鸟兽知无迹,时见游山一两僧。

次韵牡丹四绝 其四

宋代 李之仪

我老迂疏合灌园,强来乘障负初暄。多情似识伊川旧,宛是韩公第一根。

汤泉才到便问浴处何在戏呈长老

宋代 李之仪

欲从旷口过金陵,不惜汤泉两日程。因就故人求一浴,何妨随例得身轻。

李之仪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69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