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明时谁复问渔矶,赢得经春昼掩扉。祗为小山丛桂在,况逢浮世与心违。
天边梦断云霄侣,阶下恩深鸟雀饥。闻说年来能悟道,餐霞不采首阳薇。
和吕山人病酒
酒病尝难受,山人其奈何。诗仍枕上得,饭已午时过。
问字良朋集,闭门芳草多。忽闻发高兴,予亦散微痾。
为任柏溪题画二首 其二
万壑萦回一草亭,溪云漠漠山青青。主人何处寻芝术,留得松声与客听。
拟古思边二首 其一
久戍在边头,春来忽已秋。雁传天外信,人倚梦中楼。
宿穆陵关次壁间韵
一路入千山,行人日不閒。那堪霜月白,独宿穆陵关。
送许广文还易州兼寄张北冈万育吾
堪悲吾道已蹉跎,回首燕山限九河。海上人思安定学,客中谁听渐离歌。
关门此日风尘少,易水长年雨雪多。若见两豪凭问讯,谈兵壮志复如何。
静海逢炒米店旧主人甲辰下第曾饭其家
萧条野店大河滨,三十年前旧主人。今日相逢无限意,一裘犹记苦风尘。
同沈生京李生舒华宿清凉庵
我从炎海来,乃至清凉境。阴壑草树寒,绝顶天风劲。
幽怀自兹开,老眼亦一骋。白云生洞口,远与诸村映。
旷哉天地间,此道谁略领。休文耽苦吟,李生习禅定。
相对寂无言,意与山俱静。夜深清磬发,尘梦倏然醒。
偶题渔樵图各一首示知己者 其二
不断终南路,难辞金马门。去留两未得,俯仰愧乾坤。
忆老母
吾母八旬外,其如游子情。正宜怜短日,犹自恋浮名。
马为看云驻,诗因陟屺成。谁云须禄养,江海有袁闳。
过冷泉关次韵
关门落木忽惊秋,此地防边控上游。为忆当年谁设险,转怜今日事堪愁。
云生霍巘高低见,雨涨汾河深浅流。何处角声听不尽,赵城城外夕阳楼。
衰年苦寒暑赖此二物相陪戏各为一绝聊以遣怀非叹老也 其二 竹夫 ...
衰年炎暑体如焚,幸有此君为细君。纨扇无人挥亦得,一床一簟卧南薰。
戏题三角亭三首 其二
何方问蓬岛,尘世路多岐。独向小亭坐,还如上古时。
斜开蒋诩径,静遣季文思。尽日看春色,萋萋薋菉施。
过野寺忆范沾南宪长
山边小寺匝烟萝,秋日曾同范史过。记得一樽相对处,豆花门外雨声多。
和王司徒元旦早朝之作
身事清朝已历三,羡君华发尚宜簪。星回万里天将曙,燎映千门路更谙。
虎拜转从新岁健,龙颜长并上公参。应陈国计匡明主,出入休言力不堪。
乱后经小石寺
桑乾河畔寺,门对战场开。乱后僧多去,雨中客独来。
霜笳连磬院,野烧到经台。无计平边塞,尘心空自哀。
过旧游
十年前向此中游,尊酒传呼夜未休。何事春风不相待,垂杨摇落水边楼。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四
千古功名笑绝裾,岂知身外尽赢馀。百年长祝身亲寿,一世不通宰相书。
雪后潘舆肩亦稳,风前莱綵舞宁疏。细思子职那能尽,愿把周行数示予。
张大参前溪游五台山寄此二绝句 其一
峨口村南烟嶂开,人无同类与谁来。不知万木千山里,上到文殊第几台。
秋雨宿长安岭
满户烟霞傍戍台,疏灯独坐一尊开。夜深怪底不能睡,松柏千山风雨来。
送董司训茂卿之任高平大父曾为邑令有生祠
一毡西入太行云,把酒都城此送君。每向尘埃都吏役,却因庠序羡人文。
门临上党千峰绕,马过浮桥二水分。大父昔年曾作宰,祠堂香火正氤氲。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题马愧非巢云亭
秋日郊居二首 其一
戊戌冬日送王医北游
赠董氏四兄弟
秋日閒居三首 其三
杨彬庵宪副因梁鸣泉宪长卜居真定作此赠之
雪后见树凇二首 其二
秋日用韵酬刘广文
题武进杨鹅山写真障子其子为锦衣
石州陷后作四首 其四
赠王汝遵
死别离 其二
送王太仆之任滁州
元夜曹学宪纪山枉过有述
题介休王医杏林卷
闻东西之警
过存上人墓
闻陆太宰南还六韵
谒长陵
寄董佥宪閒居二首
雨中客自济南惠石与竹榴
秋日閒居三首 其一
酬刘二府过岭园刘宣府人有高才以非科甲故有末句
安邑逢阎给舍二首
秋园杂兴 其七
梦游异境诗以纪之
京衢谣
过青蒿镇
和吕山人醉蝶吟
海乡闻雁
秋园杂兴 其十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三 阅边
秋日登徐州延云楼
游王母宫四首 其三
南园刈麦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四 参政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三
还家逢九日二首 其二
闵旱二首万历庚子作 其二
曹学宪书斋谈诗次孟方伯韵
春日南墅宴集
延生来谒因善篆画各赠一绝 其二
为任柏溪题画二首 其一
赠满上人
初至雁门谒闵中丞
秋日同程张二丈登太原西城楼得天字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一
秋园杂兴 其五
送文冈诗予有青琐几年还入梦苍生此日转多情之句受庵周公许不吃力 ...
雪霁游天界寺
村中大雪
过兖府遇贤宗中立
出京别诸公
诞日寓普明寺谒毗卢佛
读谢叠山传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二 给事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