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堪悲吾道已蹉跎,回首燕山限九河。海上人思安定学,客中谁听渐离歌。
关门此日风尘少,易水长年雨雪多。若见两豪凭问讯,谈兵壮志复如何。
生老病死佛家以为四苦宋人又借此以诮权贵今反之为四绝句焉 其一
无虑复何私,人皆孩视之。一啼并一笑,犹似未生时。
元夜病足
春到人犹病,寒灯卧似吟。篮舆他日事,药裹异乡心。
岁序惊沙塞,椒花忆故林。归期仍未定,沧海梦中深。
秋园杂兴 其十二
犹是仲秋月,菊花尚未然。故人念狂客,先送酒家钱。
嘲儒
尼父不言静,后儒何怪哉。纷纷诸语录,皆自五灯来。
送王广文宗之使京回还宁海其弟正之皆有文名用前韵
君家兄弟玉为林,怪尔官卑且滞淫。奉使虚随天阙转,谈经复向海门深。
幸逢汉代崇儒日,不比秦皇策石心。赋就淩云人所羡,岂无狗监是知音。
平定元宵无月
客中节序意多违,寥落山城灯火稀。尊酒闭门愁黯黯,星桥何处雪霏霏。
谁堪老病逢今夕,况复风烟接帝畿。时事乡心两无赖,夜深独坐一沾衣。
和王司徒元旦早朝之作
身事清朝已历三,羡君华发尚宜簪。星回万里天将曙,燎映千门路更谙。
虎拜转从新岁健,龙颜长并上公参。应陈国计匡明主,出入休言力不堪。
赠吕山人剑
宝剑带龙文,空藏未策勋。呼童开玉匣,双手赠茅君。
江海独行处,鲸鲵应散群。夜深漫拂拭,光在斗牛分。
题武进杨鹅山写真障子其子为锦衣
早岁游江县,常时忆太湖。草玄亭在否,松月夜仍孤。
未遂云龙志,空留冰鹤图。传家欣有子,名列执金吾。
过冷泉关次韵
关门落木忽惊秋,此地防边控上游。为忆当年谁设险,转怜今日事堪愁。
云生霍巘高低见,雨涨汾河深浅流。何处角声听不尽,赵城城外夕阳楼。
邀诸学博赏菊
佳菊偏宜晚,入冬始落英。寒增茅屋色,雅称野人情。
霜露清三径,壶觞尽一生。广文能好我,骑马过柴荆。
醉中放歌
茫茫天壤内,狂放有吾徒。布袍不值钱,当酒宁几壶。
晴空起雷雨,把杯相叫呼。烟云满郊甸,龙蛇能辨无。
世态亦如此,富贵岂良图。管仲尚小器,公孙非丈夫。
惟有刘伯伦,酒德耀寰区。
王少尹祈雨有应
四月荒田苦未耕,谁从穷海问苍生。祗因少尹心如水,遂有甘霖夜满城。
堪笑阴阳虚纵闭,岂知天地自和平。请君明日南郊望,遍野农歌杂颂声。
秋日閒居三首 其一
笑我起居处,寥寥一竹床。长贫谙性命,多病识行藏。
地与红尘远,秋怜白日凉。山僧久不至,木落井西堂。
雪霁游天界寺
满寺皆山色,房房带薜萝。松篁宁厌密,钟磬翻嫌多。
楼压云边树,池通江上波。诸天新霁雪,乘月更宜过。
偏关北望
耕牧春仍废,台隍敌作邻。受降城不远,恢复是何人。
暮秋醉过阳信诸君子别墅各留绝句以代面谈 其一 后溪
黄叶青苔遍四邻,即看秋色亦胜春。此中曾见客来否,明日裁书问主人。
送任计部之广川
别我仍留书一函,分司何在广川南。才抡粉署应非偶,恩向明时已再衔。
满地九河多禹迹,开轩万里尽吴帆。看君到处无言意,事业终当拟毕諴。
秋日同程张二丈登太原西城楼得天字
楼高秋色倍堪怜,共倚危栏夕照边。几处河山征战后,百年怀抱酒尊前。
潇潇木落汾西地,黯黯云愁冀北天。此日吾侪同眺望,吟成梁甫各悽然。
春日柬门人李生卧病
柳色青黄二月初,吾徒犹自检方书。纵然出郭兼携酒,眼底何人最起予。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题沧洲卷送张子还越中
延生来谒因善篆画各赠一绝 其二
赴南都登太岳二首 其二
起巡抚陜西
过存上人墓
中秋岭园对月
东关寺杏花
五月廿七为诞陶儿日时寓都门听覆试念之作此
初至海上时有倭警
游王母宫四首 其三
丁卯桥
送王同年中丞
戊戌三月柬从弟伯巩
雨中客自济南惠石与竹榴
敏上人坐禅诗以嘲之 其一
秋雨宿长安岭
走笔和王同野韵
送郭参将振赴淮阳总戎二首 其二
寄董佥宪閒居二首 其二
生老病死佛家以为四苦宋人又借此以诮权贵今反之为四绝句焉 其二
题舍弟二川卷
秋日登无棣古城呈谷司马
送唐新洲大参转闽中总宪
寿董宪长七十
偶题渔樵图各一首示知己者 其二
东关寺牡丹
永寿道中
伤杏花
和周明府
戏呈王司寇李少司徒二诗豪
首尾吟二首效宋人体 其二
戊戌冬日送王医北游
过定山庄先生故里效其体得诗一首
怀来城逢四明吕二山人二首 其二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四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二
苦雨自嘲
王义镇用麦饭
题刘广文墨竹
将赴上谷留别纪山二首 其二
读友问集
吊土木
初至雁门谒闵中丞
题赵子冲玄稿
孤山独秀
阅武二首 其一
立秋后一日董刘二君过访
閒居赠五台僧
送黎乐溪宪副转甘肃太仆二首 其二
九日登马谷山
奉命祭霍山六韵
井陉道中苦暑 其一
送孙司训之任良乡学谕
闻王柳滨谪楚中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