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万壑萦回一草亭,溪云漠漠山青青。主人何处寻芝术,留得松声与客听。
宿凌云寺二绝句 其二
野寺一僧住,朔风万里来。敌营犹未徙,猎火照边台。
戏题草屋三首 其一
爽垲非吾愿,结茅独傍村。经营谋素拙,巢窟意犹存。
俗士频回驾,高僧常到门。此中风日别,炙背有馀暄。
送赵郎中之任保宁
自古阆中贤太守,其间强半有诗名。以君起草明光殿,遂尔分符大获城。
秦代金牛开驿路,巴童竹马候行旌。治平十咏应先和,涪水皆添白雪声。
将赴上谷留别纪山二首 其二
恋恋不能别,乃至旷野中。衔杯各惆怅,日暮生悲风。
悲风捲蓬草,一西还一东。尘世多变态,后会安可同。
携手望云衢,愧彼双飞鸿。
閒居赠五台僧
浮世岂忘我,衰颓无片能。绝交惟独往,问字几人曾。
门径长青草,轩窗挂紫藤。莫言少客访,见有五台僧。
戏呈王司寇李少司徒二诗豪
两贤真是阨人哉,搜尽枯肠诗又来。笑我已输三舍地,推君并上百寻台。
清新如此能无法,敏捷应知别有才。暂乞骚坛罢旗鼓,燕山春到万花开。
生老病死佛家以为四苦宋人又借此以诮权贵今反之为四绝句焉 其三
南北罢驱驰,闭门高卧时。不生又不灭,惟有达摩知。
静海逢炒米店旧主人甲辰下第曾饭其家
萧条野店大河滨,三十年前旧主人。今日相逢无限意,一裘犹记苦风尘。
嘲儒
尼父不言静,后儒何怪哉。纷纷诸语录,皆自五灯来。
宴集惠安伯宅呈省中旧僚
早从诸彦侍明光,此日重登世爵堂。白发尚堪陪宴饮,清时谁不羡鹓行。
门前柳亸春城色,座上花分御苑香。欣遇圣朝容献纳,共将尧舜事吾皇。
登恒岳五首 其三
不览群山遍,宁知北岳尊。于今归圣代,自古障中原。
日月递明晦,烟云互吐吞。秋高临瀚海,万里辨清浑。
孤山独秀
谁将一片石,高插向晴昊。留与路人看,天风吹不倒。
敏上人坐禅诗以嘲之 其一
真僧亦在市,大道不归山。为问敏和尚,如何学闭关。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十
几年江海接华裾,所吐珠玑总绪馀。黄叶翩翩都是景,别才落落不关书。
归来方见宦情薄,晚节仍嫌诗律疏。漫道枯肠搜已尽,东坡佳句赵陈予。
平定李侍御应时予之同年友也曾视予病感之寄此
前年视我山中病,落日独骑骢马来。记得任家亭子上,连翘花发共衔杯。
寄董佥宪閒居二首 其二
济世须安石,东山岂合归。尚存韬略箧,新作芰荷衣。
紫塞名仍远,苍生志不违。长春高卧夜,犹梦羽书飞。
悲性聪和尚
每坐更深香自焚,行年八十断声闻。已知阴魄随风尽,何处法身逐化分。
滤水有罗仍挂壁,乡人结社竞参坟。禅家寂灭休垂泪,为买碑刊大鉴文。
过定山庄先生故里效其体得诗一首
此老平生铁作肠,诗篇每带梅花香。欲知出处每渔父,自信粗豪过楚狂。
江海高风元滚滚,乾坤正气尚堂堂。至今人道坟头上,松柏经年有雪霜。
宿小山望海寺
岩头灯火起,几处见僧房。萝薜昏初夜,星河满上方。
人归山店远,磬入海天长。明日正东望,蓬莱接混茫。
伤杏花
方喜杏花烂漫开,岂禁风雪两相催。何如松柏岭头树,依旧苍苍映绿苔。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南园刈麦
和王侍御自沁州见寄兼送还朝二首
题王宪长龙池图
忻州雨夜
九日忆亡弟岩
元夜曹学宪纪山枉过有述
题同官孟女祠效胡曾体
戏题三角亭三首 其二
家居次吕山人
安邑逢阎给舍二首
送任计部之广川
雨夜董信溪过访
雨中客自济南惠石与竹榴
闻喜公署言怀
登新兴里黄台
诞日寓回河寺兼赠慧上人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一
赴南都登太岳二首 其二
初至海上时有倭警
暮秋醉过阳信诸君子别墅各留绝句以代面谈 其二 东沙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二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三 阅边
赠吕山人六韵
平定元宵无月
答温中丞见寄
寄赠王颍州
忆老母用松溪韵 其一
酬刘二府过岭园刘宣府人有高才以非科甲故有末句
送陶生还会稽二绝句 其二
死别离 其二
览壁间北岳诗忆旧游
赠董光禄双寿七十
游王母宫四首 其三
石州陷后作四首 其二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三
焚龙涎香
送程大参入贺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一 吉士
生老病死佛家以为四苦宋人又借此以诮权贵今反之为四绝句焉 其二
过十八盘山
读高冲寰月下为雪山寿母诗赋此兼有厚望以有山林语也
戊戌三月柬从弟伯巩
宿穆陵关效杜荀鹤体
秋雨宿长安岭
暮秋醉过阳信诸君子别墅各留绝句以代面谈 其一 后溪
秋日閒居三首 其三
秋日用韵酬刘广文
吊土木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四
祁县赠阎漫川同年
秋日同谷司马游西河
秋园杂兴 其四
春日柬门人李生卧病
和吕山人病酒
太原寒食和纪山韵二首 其一
夜半有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