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君俞兼简少孙六首 其五

次韵君俞兼简少孙六首 其五

宋代 李之仪

定多春到今日几,但觉耳边多醉人。已分馀生不如旧,却多佳句渐能新。

悲来徒有萦心泪,情尽空惊满眼尘。到得锥无真我辈,一箪犹是作家贫。

诗人李之仪的古诗

阳翟道中有怀存之二首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夕阳风里得君心,常约清香带月寻。红萼似披经几嗅,绿条如弄已难禁。

野狂不惯娉婷醉,蓬鬓偏宜蓓蕾侵。准拟归时更浮动,琼樽宁谢十分斟。

真师自汤泉相送至石碛遂归索诗为别

宋代 李之仪

流落不我弃,如君能几人。宁辞迂驿路,且喜慰情亲。

蹭蹬还逢雨,因循懒问津。尤惭远相送,谁谓白头新。

袭前韵再简少孙四首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由来气类即天伦,孰谓刘琨独可人。稍隔相从更无味,几因拈起又还新。

席间谁致龙皮异,雪里常怀鹤羽尘。祗欲期君拾瑶草,庾郎三韭未为贫。

和友人见寄三首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明月平时敢自因,特高兰玉信吾人。便从缑岭如无愧,更许毗耶约问津。

每见似醺千日酒,不言常备四时春。妙云岂独南游契,又喜钟山近得邻。

读吴思道藏海诗集效其体

宋代 李之仪

唐末诗人自一家,剪裁风月间莺花。凭陵堕绪篇篇胜,点缀馀妍字字斜。

远水连天来怨笛,烂霞烘日带栖鸦。法书警句真如此,流落桑榆重叹嗟。

次韵君俞兼简少孙六首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连璧兼金尽出伦,雪髯霜鬓信陈人。能忘枘凿方圆异,许接风云变化新。

绝韵淹时劳极目,虚斋穷日但凝尘。何当一笑披环堵,赖月吟哦未厌贫。

次韵子椿庄居述怀

宋代 李之仪

偶因秋蕊记初春,增损元无尔自贫。病骨萧条惊岁晚,新诗来往愧情亲。

未应谢傅终垂涕,谁为刘公是可人。艾火呻吟对摇落,不堪庭草又还新。

为人作真赞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王良不作,世绝麒麟。是可欺邪,岂无后人。谁其似之,维烈武孙。

武则似矣,而济以文。气已万里,方尔就秣。风云其时,会如兔脱。

俨然是则,现居士身。幅巾白拂,无一点尘。以无尘故,始终一如。

显忠数功,固非两途。

题历阳天庆观自然庵

宋代 李之仪

一日复一日,新年即旧年。本来无欠少,强自起攀缘。

妙悟通三境,清风寄七弦。升腾如未果,且作地行仙。

云门大师真赞

宋代 李之仪

织得蒲鞋无脚著,大雪漫山却著脚。嬲人枉了三则语,传家只用一字错。

至今儿孙满天下,著头缩颈如鹳鹤。捩转嘴面有商量,学得马骑被驴扑。

丑奴儿(谢人寄蜡梅)

宋代 李之仪

春风似有灯前约,先报佳期。点缀相宜。天气犹寒蝶未知。
嫩黄染就蜂须巧,香压团枝。淡注仙衣。方士临门未起时。

储居士真赞

宋代 李之仪

敏以自求,仁而乐施。乡党怀其恕,朋友畏其义。悟幻妄之不留,惟精进之是利。

故能告所厚而表其行,敛众美以昌其嗣。尚虑吾志之未孚,遂复有形于梦寐。

呜呼,斯岂今人之愿力欤,见者宁不知愧。

石敏若挽词

宋代 李之仪

万年风采属当时,堕地能班世有儿。梦笔方传符昔应,玉楼何事遽先期。

无由负弩瞻前导,空叹骑鲸去不疑。老矣无从忘肉味,馀音犹幸接吹篪。

西庵璞老真赞

宋代 李之仪

一住姑熟溪头,三据宝华玉座。草木无不沾恩,缁素几多證果。

世人尽爱西庵璞,谁知屡试红炉火。虽然觌面相呈,也要从头觑破。

咄,钝置杀人。

瑛侍者欲再游方作此勉之

宋代 李之仪

精神秀发真狮子,耸壑昂霄似出林。击竹有声先了悟,拈似微笑已知音。

新诗富健疑披锦,妙字清奇不换金。往往秋高又飞锡,白云来去本无心。

试陈瞻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疏帘弄影不惊尘,百忆恒沙认此身。转盼回头已陈迹,那知犹作未归人。

罢官后稍谢宾客十绝 其八

宋代 李之仪

十仞惊湍拂面寒,恐人如在百胜竿。飞云舞鹤形容处,英爽端疑共此看。

江西庄上久雨

宋代 李之仪

去秋欲雨不得雨,今春望晴还未晴。蝼蚁尚知为自便,强将私意与天争。

柏台自述四首 其四

宋代 李之仪

熬熬内火战骄阳,鹤唳风声便着忙。波浪翻天谁与渡,却应甘井是慈航。

题画扇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落笔无因似退之,每逢佳致却如痴。孤高全露秋来骨,无复山红涧碧时。

李之仪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69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