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垣羁宦迹相亲,再世论交况有神。闻说伯高真可学,从游桑扈见长贫。
中年乐趣殊儿辈,此日儒林少丈人。金玉欣看文价贵,眼前过迈又超伦。
登清凉山翠微亭下重八隐仙庵看桂偕浦柳愚山长毛俟园倪健堂两学博
亭高碧嶂秋风上,帆出青天晓日时。一揽横江全楚势,再寻幽壑小山枝。
楼前影擢交龙起,云里香薰驻鹤知。赖接数君情不浅,不妨绕树坐频移。
三月九日郑三云通守邀于隐仙庵看牡丹竟日翼日雨毛俟园复邀同往赋 ...
幕府山头天接水,千古英雄此中死。惟有东风岁岁来,石头城下纷红紫。
人生何日不当醉,何处花开不可喜。况惜晚春馀几日,更对奇葩翻万蕊。
郑侯年少发新硎,毛子老儒钻故纸。同欣就我如菖歜,并道爱花入骨髓。
昨携天香归满裾,今踏红云重曳履。明妆已看照晴熏,深晕复怜含雨泚。
桑根三㝛固惭僧,羊肉慕膻终胜蚁。华阳真逸来句曲,人道此閒尝隐几。
齐宫梁苑今何在,况溯神仙真脱屣。道人疑是殷七七,能使荆榛变罗绮。
被恼少陵柯用诉,乐死右军差有旨。隐仙庵外台城路,我购一廛家可徙。
落花风尽草如茵,更吊紏阳挂残垒。
人才最盛乾隆时,磊落九客须眉奇,中丞示我使我思。
伯思少日我早识,继识鱼门与幼植。官于礼部遇沈郎,钱君吐文五色章。
我见夺目贡玉堂,是年因识周书昌。景郑两君吾未见,但听声名知国彦。
我去燕山岁月侵,江边再遇沈与任。后来但听悬归旐,一别天涯涕泪深。
惜哉诸客今零落,万里秋风馀一鹗,中丞独立淩江郭。
当年九客居京都,写摹同气为之图。图内中丞方盛壮,今日霜华凝鬓上。
况复衡门老秃翁,梦寐平生惟恻怆。接膝他乡理必离,写真佳士神恒王。
九客高才世所珍,中有直节高嶙峋,既没不朽真谏臣。
流传文笔皆千古,寥落弓裘得几人?天留一客康世屯,中丞贵矣而能贫。
野树苍山秋复春,披褐作颂容耆民。尺图千载传不泯,亦可髣髴于其人。
癸丑重九无樽酒之会往问袁香亭同年亦独居寂然乃邀登雨花台临眺至 ...
君解铜符五六年,逢余黄发白门前。弹冠旧侣真无几,策杖清郊尚有缘。
俯踞小亭衰草地,仰思高座雨花天。两翁自爱寻荒迹,岂必龙山会众贤。
暮春正三日,来会城南隅。长川明若练,其上源西湖。
下输南海子,草桥贯中途。昼阴天多风,杨柳密复疏。
草芽沙岸绿,苇席纵横舒。面流坐中林,默数同会徒。
长者二十五,幼稚十人馀。自从导此川,种树岁增株。
我来再修禊,风景日可娱。何况冠盖众,前春尚不如。
是时朝廷清,在列多钜儒。清修好名节,室不闻笙竽。
四海草野贤,招徕尽于于。相从抗论古,薄游散其劬。
山阴虽可慕,岂若帝王都。群贤及古哲,文藻复交敷。
鼐也最寡闻,宽世容其愚。颇减吏事责,与使谈诗书。
累从诸公后,观览物华初。当有异世贤,慨慕今玆无。
中筵既自幸,回念顾郁纡。昔者孔氏门,材孰非时须。
后先及疏附,所欲返唐虞。如何浩歌人,舍之风舞雩。
乃知士有志,圣人不与渝。既乏经世略,披褐宜田庐。
辽哉千古会,日月终不居。夕阳散车马,长途晀广虚。
属斯告后来,慨焉或念诸。
北临颍尾南灊六,寿春邑据东南局。英布倔起逮刘安,豪杰兴亡如转毂。
列仙曾授《鸿宝》方,下客犹吟《楚词》熟。山川极盛在一朝,钟离帝起乾符握。
自是萧条英俊无,草木八公皆赭秃。惟馀㬥桀多劫人,每犯刑科俾荷木。
先生欲革小人面,上书先请调均粟。夜犯霜风走旆旌,往问饥寒散饘粥。
《诗书》犹且待陶甄,桴鼓岂教惊井屋。邻邦扰攘此安居,淮甸麦丰桑柘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