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门人谈承基吴刚周承祖阮林邀游摄山宿般若台二首 其一

门人谈承基吴刚周承祖阮林邀游摄山宿般若台二首 其一

清代 姚鼐

共邀衰弊入秋山,绝顶峰高不可攀。怪石自穿云片片,暗泉时绕径潺潺。

霞天岫远层开碧,林谷霜初小作斑。我卧更欣诸子兴,宵分联步月岩间。

诗人姚鼐的古诗

雄县咏周世宗

清代 姚鼐

世宗北伐志犹勤,山后宁容地剖分。天意自留宁律氏,人心俄变殿前军。

五朝庶见真神武,再世何难嗣守文。反覆兴亡无处问,瓦侨关外又斜曛。

跋马雨耕破舟诗后

清代 姚鼐

大禹昔导江,志济昏垫黪。中流龙负舟,圣心坚不撼。

其馀涉川民,临涛辄叹感。欲停苦不得,岂尽负勇胆。

嗟子前时归,妻病卧床毯。仓卒往视之,别我执手寁。

石头帆北张,天门日西晻。知止信不殆,贪进意犹欿。

风利急上驶,石险藏下黮。苟非神灵祐,已入蛟龙啖。

矶巨夜复昏,舟破木仅揽。念与子相亲,岁月溯髦髧。

白发终牖下,固当埋坎窞。焉可葬洪涛,含珠不投颌。

始闻涕为㫬,再见衷始惔。憙子命才脱,高吟味已醰。

得丧似失马,甘苦类食榄。人生托大化,阴阳听舒惨。

脩短要有命,不系避与敢。食案寝席閒,或逾锋锐憯。

不见王会稽,誓墓避世坎。岷峨万里外,欲溯三峡览。

世情外益忘,道味中愈憺。子置青溪宅,吾将共铅椠。

不然棹渔舟,相从八葭菼。更与傲风涛,衣蓑食藜糁。

次韵子颍送别三首 其二

清代 姚鼐

海月依岩上,官斋记客来。登楼一俯仰,窥牖共裴褢。

杯引千峰气,心思万古才。为留三百字,长对碧云开。

沈珠于渊

清代 姚鼐

至宝非求货,宁争径寸珠。来由鲛客馆,沈向应龙区。

曲渚从光坠,长流任影孤。止同怀蚌腹,犹似掩羊须。

异采无相献,藏珍孰为输。璿源仍曲折,仙露映零濡。

淮浦□奚坼,江津岸不枯。圣朝何物贵?多士起菰芦。

送人往邺

清代 姚鼐

九月燕郊草尚青,送君且为住邮亭。明朝月落漳河晓,无限飞鸿不可听。

题宋院画林檎孔雀

清代 姚鼐

风举高枝露叶乾,明花暄日鸟情欢。世间好处怜俦侣,翠尾张屏尽意看。

朱白泉观察以其先都统公指画登山虎见示因题长句

清代 姚鼐

飒动秋山万枝响,寒云四野当空上。歘歙沙砾走林莽,阴森虎出睛睒朗。

峰高欲升短颔仰,卧枝交戟压前掌。耸身距跃踰十丈。

不知都统何处看,指端尽得雄威象。想玆暗谷下,志在千仞冈。

隅目眈顾周四方,不屑俯立同豺狼。又疑郡州贤牧守,政成渡江驱猛兽。

平地不复食牲畜,奔上高岩取鼯狖。转径掉尾直似竿,攀崖过迹深如臼。

都统固国彦,指画亦有神。一㡠上进天子珍。八十筋骨健,濡墨每觉壮气振。

遽现活虎惊颦眒,文采斑斑逮子孙。我从三世接交亲,留遗墨宝容窥觇,回首登堂四十春。

我老吟诗转寒乞,骤瞻壮虎心震慄。观察家声继玆日,勉为累叶之虎臣,独立草閒狐兔不容出。

寄李雨村

清代 姚鼐

故人与我尚人閒,曾傍金羁玉笋班。地势风烟难蜀道,天涯云水各江关。

偶将文笔传消息,竟谢簪缨孰往还。衰鬓不妨论事业,发挥潜德又诛奸。

汉宫辞四首 其三

清代 姚鼐

关外花迎帐殿开,箜篌随上射蛟台。柳边细马雕鞍过,新自河閒望气来。

重阳复宿双溪 其一

清代 姚鼐

人间何事与衰翁?惟有溪山兴未穷。杖履来频鸡犬识,云霞卧与梦魂通。

朝来雾霁千岩绿,槛外霜初一树红。我老诸贤年尚富,总毋零落感秋风。

金麓村招同浦柳愚毛俟园宗棠圃饮莫愁湖亭作此呈诸君

清代 姚鼐

往者此荒庵,吾侪已来眺。但欣云木妍,一览湖山妙。

楼观俄修饬,棂槛悉光耀。既便陟巡游,益足展谈笑。

博士信好客,先后再承召。风日快今美,岁月忘昔趭。

已逾楝花残,未逮黄梅摽。千林敷盛绿,环堤乱芦藋。

昼阴风气疏,遥青见群峤。烟深出鹭翔,波静响鱼跳。

近槛种荷蕖,翠叶始扬翘。虽未吐含葩,香已袭肌窍。

良取富流览,岂病隘渔钓。地运有盛衰,人事孰先料。

亡国感六朝,登楼凭四徼。帆转清淮长,城倚石头峭。

傥来遽舜禹,运丧奚羿浇。缅思徐中山,大功过卫骠。

以智仅自全,终始明高庙。当世诸文儒,岂特冠遭溺。

事往多可伤,迹存聊一吊。诸君采鸾凰,卑栖比鹪鹩。

久知投闲散,大胜执机要。鄙人谢局束,觕得展吟啸。

所贵鼓缶歌,宁惜举杯釂。旷荡望无垠,徘徊待斜照。

道中回寄长沙诸君

清代 姚鼐

日月行踪两不留,新交故友孰从游。归人夜夜听山雨,落雁声声下郡楼。

万壑盘来趋鄂渚,千峰断处是潭州。别离倏忽真成老,青草湖边对暮秋。

孔撝约集石鼓残文成诗

清代 姚鼐

在昔成周造西土,日出海隅皆奄抚。同文遂光海子政,异学敢施私智舞。

大蒐有礼朝金舄,小雅馀萹镌石鼓。东迁孔子悼《诗》亡,史有阙文吾尚睹。

倔兴㬥国尚首功,拨去古文焚一炬。小篆从玆法丞相,《爰历》竞言受车府。

援笔且便徒隶才,立政安求周召侣。虽然六体试古文,尚有典刑存一缕。

魏晋以后述者稀,科斗仅传逮韩愈。厥后推求钟鼎文,形响猜疑似聋瞽。

铭勒谁可迹

出湖口

清代 姚鼐

扁舟昨夜泊湖涯,霜重芦枯㝛雁知。朝日忽生彭泽县,挂帆无数小姑祠。

效西昆体四首 其一 咸阳

清代 姚鼐

蕲年宫外八川流,辇道环通遍雍州。万里鼋鼍横碧海,六王钟鼓在朱楼。

地中阙表终南胏,天上城开太华旒。独令上林辞赋客,曲江萧瑟不胜愁。

蔡万资

清代 姚鼐

平湖秋棹木兰船,醉八汀花弄碧烟。日暮都忘天近远,坐看明月到尊前。

和袁香亭在郑思赞孝廉宅看牡丹

清代 姚鼐

三月江城泛玉卮,朋簪不异少年时。露华朝暖春应驻,幽槛风微日渐移。

兴极捲帏看国色,病馀拥毳作僧诗。惟君彩笔犹豪健,合有红云捧砚池。

董贤银印歌

清代 姚鼐

渭南城郭都非故,南对南山止陵墓。书生嗜古宝残馀,忘却兴悲启幽户。

小篆镂银印纸红,土花新洗到关东。回头秦岭伤心碧,袖里金貂汉侍中。

登泰山记

清代 姚鼐

  泰山之阳,阴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阴,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阴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苏州新作唐杜公白公宋苏公祠于虎邱嘉庆戊午八月鼐及陈方伯诸公游 ...

清代 姚鼐

柁楼吴越壮游年,遗佚编诗历下前。惟有高祠照寒水,文章千古寄云烟。

姚鼐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435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