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卷耳

卷耳

宋代 安道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寘 通:置)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安道卷耳译文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寘 通:置)
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攀那高高土石山,马儿足疲神颓丧。且先斟满金壶酒,慰我离思与忧伤。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登上高高山脊梁,马儿腿软已迷茫。且先斟满大杯酒,免我心中长悲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艰难攀登乱石冈,马儿累坏倒一旁。仆人精疲力又竭,无奈愁思聚心上!

安道卷耳注释

采采:采了又采。卷耳:苍耳,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子可入药。
盈:满。顷筐:斜口筐子,后高前低。一说斜口筐。这句说采了又采都采不满浅筐子,心思不在这上头。
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怀:怀想。
寘(zhì):同“置”,放,搁置。周行(háng):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索性把筐子放在大路上,于是眼前出现了她丈夫在外的情景。
陟:升;登。彼:指示代名词。崔嵬(wéi):山高不平。
我:想象中丈夫的自称。虺隤(huī tuí):疲极而病。
姑:姑且。酌:斟酒。金罍(léi):金罍,青铜做的罍。罍,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
维:发语词,无实义。永怀:长久思念。
玄黄:黑色毛与黄色毛相掺杂的颜色。朱熹说“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也”,就是本是黑马,病久而出现黄斑。
兕觥(sì gōng):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
永伤:长久思念。
砠(jū):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之地。
瘏(tú):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
痡(pū):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
云:语助词,无实义。云何:奈何,奈之何。吁(xū):忧伤而叹。

安道卷耳赏析

  《卷耳》是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名作。其佳妙处尤其表现在它匠心独运的篇章结构上。旧说如“后妃怀文王”“文王怀贤”“妻子怀念征夫”“征夫怀念妻子”诸说,都把诗中的怀人情感解释为单向的;另外,日本的青木正儿和中国的《诗经》专家孙作云还提出过《卷耳》是由两首残简的诗合为一诗的看法。这些看法反映出对《卷耳》篇章佳妙布局认识不足的缺陷。
  《卷耳》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的;后三章则是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的。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诗人坚决地隐去了“女曰”“士曰”一类的提示词,让戏剧冲突表现得更为强烈,让男女主人公“思怀”的内心感受交融合一。首章女子的独白呼唤着远行的男子,“不盈顷筐”的卷耳被弃在“周行”——通向远方的大路的一旁。顺着女子的呼唤,备受辛苦的男子满怀愁思地出现;对应着“周行”,他正行进在崔嵬的山间。一、二两章的句式结构也因此呈现着明显的对比和反差。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复沓,带有变化的复沓是《诗经》中最常见的章法结构特征,这种复沓可以想象为是一种合唱或重唱,它强有力地增加了抒情的效果,开拓补充了意境,稳定地再现了音乐的主题旋律。第四章从内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但与二、三章相差很大。这类《诗经》中经常用的手法称为单行章断,比如《召南·采蘩》《召南·行露》《周南·葛覃》《周南·汉广》《周南·汝坟》等诗中都有此类手法。这类手法是合唱形式的遗存,可以想像这是幕后回荡的男声合唱。其作用是渲染烘托诗篇的气氛,增强表演的效果。
  《卷耳》的语言是优美自然的。诗人能够熟练地运用当时的民谣套语。《周易·归妹三·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女承筐,无实”正与《卷耳》首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对应。把民谣用作套语,像一个套子一样放在诗章句首,为诗奠定韵脚、句式的基础和情感思绪的习惯性暗示,这是《诗经》的起兴手法的一例。诗人善于用实境描画来衬托情感。旅途的艰难是通过对山的险阻的描摹直接反映出来的:诗人用了“崔嵬”“高冈”“砠”等词语。而旅途的痛苦则是通过对马的神情的刻画间接表现出来的:诗人用了“虺隤”“玄黄”“瘏矣”等词语。而描摹山、刻画马都意在衬托出行者怀人思归的惆怅。“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以酒浇愁,便是正面对这种悲愁的心态提示。全诗的最后是以一种已类化的自问自答体收场的:“云何?吁矣!”它既是对前两章“不永怀”“不永伤”的承接,也是以“吁”一字对全诗进行的总结,点名“愁”的主题,堪称诗眼。
  怀人是世间永恒的情感主题,这一主题跨越了具体的人和事,它本身成了历代诗人吟咏的好题目。《卷耳》为中国诗歌长河中蔚为壮观的一支——怀人诗开了一个好头。其深远影响光泽后世。徐陵《关山月》、张仲素《春归思》、杜甫《月夜》、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好问《客意》等抒写离愁别绪、怀人思乡的诗歌名篇,多多少少体现了与《卷耳》一脉相承的意味。

安道卷耳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注疏》曰:“《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于忧勤也。”余冠英《诗经选》云:“这是女子怀念征夫的诗。”

诗人安道的古诗

消夏杂诗 其二

宋代 安道

避迹山中已半年,贪凉频到竹林边。绿阴满地日亭午,自枕松根企脚眠。

登望,不胜今昔兴衰之感;慨焉贼之

宋代 安道

东望青山西望海,海山苍苍犹未改。陵谷荒凉人物衰,海上空留涨痕在!

往年海上浮汉槎,牛斗星辰路不差。稛载珠玑通越峤,运输琛赆贡京华。

楼船岁揽洋川米,津市春封北苑茶。齐地鱼盐兼蜃蛤,秦山竹木连桑麻。

牛羊孳乳量千谷,朝射豪猪暮糜鹿。渔山猎水不可穷,虞泽衡林曷胜牧!

云梦藷蔗伞山糖,玉屑琼霜煮豫樟。江陵之橘洞庭柑,锡山有金号不祥。

其馀百物纷难谱,飞走植潜踰郑圃。田上上错赋中中,东南海岱称腴土。

为忆台湾全盛时,举袂成幕襼成帷。土木衣锦兽粱肉,馀粮栖亩民无饥。

处处耕凿人歌舞,家家纨绮户书诗。只今版图沦化外,万方玉帛无王会。

民间衣食尽锱铢,闾左生谋皆课最。细针密缕无所逃,零落衣冠为驵侩。

事后争思故国宽,眼前虏尉仍虏官。新丰鸡犬何家入?举头但见海漫漫。

绍兴以后时享二十五首 其二 迎神用《兴安》。

宋代 安道

圣灵在天,九关崇深。风马云车,纷其顾临。拥祥储休,昭答孝心。

孝孙受祉,万福是膺。

雪窦中岩夜坐

宋代 安道

哀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夜半灯。
此景此时谁会得,白云深处坐禅僧。

六里桥铁柱

宋代 安道

镕垆铸冶镇桥西,往返行人旧迹迷。世远传殊谁识得,天南铜柱想应齐。

娘娇潮声

宋代 安道

娘娇耸出碧云空,俯撼流云势更雄。日影随潮寒欲曙,松声卧海午生风。

依稀雪涌浮天外,恍惚雷轰入耳中。自是圣朝恩泽溥,河清共庆九州同。

东堂新成 其一

宋代 安道

种树乘阴辟沼渔,数椽聊此卜幽居。诸峰稍识聊霏外,三径新锄灌莽馀。

穷巷颇回高士辙,藜床时读古人书。欲因萝薜辞簪弁,惭愧承恩在玉除。

无相赞

宋代 安道

重如山,静如水。
轻轻触著,双眉剔起。

乐耕楼记事

宋代 安道

望杏瞻榆重省耕,乐民之乐洽春城。锄云在眼方占卯,课雨关心又望庚。

五百年来有名士,八千里外抚苍生。铜关铁瓮浑閒事,怎及万间新厦成。

洞仙歌·闰重午

宋代 安道

画船箫鼓,记年时佳节。漫衍鱼龙正奇绝。但而今、却向梦里家山,凭记取、一水潇湘呜咽。

当门悬艾虎,彩线香菰,谁更投诗吊忠烈。千古最伤心,脉脉高情,祗付与、金瓯残缺。

恨闰月、经年恰迟来,算带得骄阳,恼人情热。

邻月堂求颂

宋代 安道

畦衣我是出尘人,卜筑高堂与月邻。
床上金刀香剪佳,箧中玉斧冷修轮。
寒癯破梦无嫌病,清白传家不愧贫。
门外潮平船著棹,点头老兔静分身。

报午机

宋代 安道

迥殊鸡报午中催,祇藉蒸机响若雷。赖汝关心时十二,通灵消息一声来。

朕因去冬未雪忧怀莫释夙夜竭诚祈祷于惊蛰后二日荷蒙上天鉴佑春雪 ...

宋代 安道

霢霂愆期忧岁俭,临轩愁咏悯农歌。三冬望雪心如渴,此日飞英气始和。

苍昊垂慈施恺泽,黔黎有幸沐恩波。遥思九土应同庆,积素凝华知几多?

五言今体诗二十五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五亩阅耕罢,童丁力更饶。谷暄分虎茨,溪暖种鱼苗。

梅岸一村雨,芹泥三尺潮。往来乘小艇,因断竹西桥。

内族子锐归来堂

宋代 安道

一旦能知梦里真,平生看破主中宾。归来堂上忘形友,名利场边税驾人。

东郭风烟宜蕙帐,南山猿鹤识纶巾。清尊雅趣閒棋味,盏盏冲和局局新。

咏王子安应试新亭二诗 其二

宋代 安道

前年谏猎出长杨,乞得新亭作醉乡。好把青衫送酒媪,从教人识御炉香。

寄陆太史

宋代 安道

客舍燕台对雪眠,别来心迹两茫然。青山有地心贫病,白日无情换岁年。

驽马极知难附骥,玉堂真叹远瞻天。新诗海内流传遍,凭寄枫林水石边。

题四面云山亭子

宋代 安道

四柱构峰巅,松萝作扉闼。
诘曲频攀跻,造极心乃豁。
一览众山小,左挹云容活。
鹤唳与鹿呦,饶伊相问答。

劝农和孟大监韵

宋代 安道

祥开龙角应三农,小队旌旗猎猎风。
秧马趣行田陌外,樯乌飞送橹声中。
穰翁预喜瓯窭满,馌妇毋忧杼轴空。
观稼西成今在望,贤侯此乐与民同。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