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宋代 安道

子之还兮,遭间乎峱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间谓间儇兮。
子之茂兮,遭间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间谓间好兮。
子之昌兮,遭间乎峱之阳兮。并驱从两狼兮,揖间谓间臧兮。

安道还译文

子之还兮,遭间乎峱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间谓间儇兮。
对面这位大哥身手真敏捷啊!间进山打猎和他相逢在山凹。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头小野兽,他连连打拱作揖夸间利落啊!
子之茂兮,遭间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间谓间好兮。
对面这位大哥身材长得好啊!间进山打猎和他相逢在山道。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头公野兽,他连连打拱作揖夸间本领高!
子之昌兮,遭间乎峱之阳兮。并驱从两狼兮,揖间谓间臧兮。


对面这位大哥体魄好健壮啊!间进山打猎和他相逢在山南。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匹狡猾狼,他连连打拱作揖夸间心地善!

安道还注释

还(xuán):轻捷貌。
峱(náo):齐国山名,在今山东淄博东。
从:逐。肩:借为“豜(jiān)”,大兽。《毛传》:“兽三岁为肩,四岁为特。”
揖:作揖,古礼节。儇(xuān):轻快便捷。
茂:美,指善猎。
牡:公兽。
昌:指强有力。
臧(zāng):善,好。

安道还鉴赏

  此诗不用比兴,三章诗全用“赋”,以猎人自叙的口吻,真切地抒发了他猎后暗自得意的情怀。三章叠唱,意思并列,每章只换四个字,但却很重要,起到了文义互足的作用:首章互相称誉敏捷,次章互相颂扬善猎,末章互相夸赞健壮。首句开口便赞誉,起得突兀,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由衷的仰慕之情。他在峱山与猎人偶然碰面,眼见对方逐猎是那样敏捷、娴熟而有力,佩服之至,不禁脱口而出“子之还(茂、昌)兮”,这是发自心底的赞叹,“子”是对那位同行的敬称。次句点明他们相遇的地点在峱山南面的道路上。“遭”字表明他们并非事先约定,只是邂逅相遇罢了。正因为如此,诗人才会那样惊喜不已,十分激动。第三句说他们由相遇而合作,共同奋力追杀两只大公狼。这里诗人虽然没有告诉读者逐猎的结果如何,但是从他那异常兴奋的叙述中,可以猜想到那两只公狼已成为他们的捕获物,读者从中也似乎分享到了诗人的喜悦。最后一句是猎后合作者对诗人的称誉:“揖间谓间儇(好、臧)兮”,这里诗人特点明“揖间”这一示敬的动作,联系首句,因为诗人对他的合作者十分敬佩,所以他才为自己能得到对方的赞誉而引以自豪。吴闿生称此为“渲染法”(《诗义会通》)。
  全诗句句用韵,每章一韵,押在每句末尾第二字上:首章还、间、肩、儇为韵;次章茂、道、牡、好为韵;末章昌、阳、狼、臧为韵,句尾都以“兮”字收束,组成“富韵”,加上四、六、七言并用的参差句法,造成了舒缓的音节,读起来有一唱三叹的韵味。这种一唱三叹、反复咏唱的手法,对强化主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安道还创作背景

  旧说中《毛诗序》以为诗旨是刺齐哀公(周夷王时代人)迷恋打猎,致使齐国好猎成风,荒废政治,朱熹《诗集传》虽谓此诗“以便捷轻利相称誉”,但又有刺“其俗之不美”的看法。今人一般不取这些旧说,认为旧说系比附,从此诗中看不出有“刺”的意味。

诗人安道的古诗

鄜台

宋代 安道

两载低眉著小冠,一台高築地平宽。
向阳花木齐教放,天下无春似此间。

内苑

宋代 安道

晚凉内苑看槐花,依槛临池日欲斜。龙戏清潭娱夏景,片云生处足桑麻。

梦中题梅花

宋代 安道

湖上风吹冻雪乾,几枝临竹映清湍。不论僧舍门常掩,下马敲开也借看。

登望,不胜今昔兴衰之感;慨焉贼之

宋代 安道

东望青山西望海,海山苍苍犹未改。陵谷荒凉人物衰,海上空留涨痕在!

往年海上浮汉槎,牛斗星辰路不差。稛载珠玑通越峤,运输琛赆贡京华。

楼船岁揽洋川米,津市春封北苑茶。齐地鱼盐兼蜃蛤,秦山竹木连桑麻。

牛羊孳乳量千谷,朝射豪猪暮糜鹿。渔山猎水不可穷,虞泽衡林曷胜牧!

云梦藷蔗伞山糖,玉屑琼霜煮豫樟。江陵之橘洞庭柑,锡山有金号不祥。

其馀百物纷难谱,飞走植潜踰郑圃。田上上错赋中中,东南海岱称腴土。

为忆台湾全盛时,举袂成幕襼成帷。土木衣锦兽粱肉,馀粮栖亩民无饥。

处处耕凿人歌舞,家家纨绮户书诗。只今版图沦化外,万方玉帛无王会。

民间衣食尽锱铢,闾左生谋皆课最。细针密缕无所逃,零落衣冠为驵侩。

事后争思故国宽,眼前虏尉仍虏官。新丰鸡犬何家入?举头但见海漫漫。

秀华续咏 其十九 绿珠

宋代 安道

效死君前酬厚德,刹那金谷叹荒芜。齐奴地下应含笑,不负当年一斛珠。

雨晴二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东畴西畴流水声,南山北山日色明。溪童钓鱼懒复坐,田父教牛初学耕。

新绿全经宿露湿,落红乱点春风轻。吟边野兴有如此,安用悠悠身外名。

春夜宿云际寺

宋代 安道

境静闻钟声易响,庭高见月影难沈。青山解隔尘中事,流水能清物外心。

无射诗

宋代 安道

国诚宁矣。
远人来观。
脩义经矣。
好乐无荒。

太皇太后驾到温泉

宋代 安道

温谷神丹力不穷,五云暖溜绕行宫。圣躬喜得今康豫,宇宙欢忻旧日同。

四皓围棋

宋代 安道

暴楚强秦一局收,那应末着更安刘。就中诸吕真勍敌,赖得傍观有绛侯。

北固山访古

宋代 安道

胜绝千古称,胡乃一邱陵。三国六朝间,长此阅废兴。

北顾复何有,江树渺冥冥。赖有瓜洲渡,远入广陵城。

我从山头望,复向山中行。栏杆百千尺,石磴三五成。

入寺访古迹,第一江山亭。亭畔梳妆阁,下有很石横。

吴王留战帜,夫人留艳名。梁鼎不可见,晋画已无形。

诸葛孙刘风,遗烈尚轰轰。矫哉赞皇公,铁塔馀半层。

山腰云渺渺,江上风泠泠。夕阳红到海,洪流去不渟。

骚人争凭吊,英雄事凌兢。惟此一拳石,一顾今古更。

山小而江长,万派可扬舲。

寄蒋长康

宋代 安道

十五年前傅粉妆,家家持果掷潘郎。
不知别后颜如土,即恐秋来鬓有霜。
夜奏凤凰调蜀女,朝图蛱蝶学滕王。
如今不及当时事,客散呼鹰竹满堂。

题焦山书藏曝书图五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牙签须埽旧霉痕,梅里诗人逸事存。文选楼空书藏在,诠公善守比长恩。

戏赠李之文

宋代 安道

东城有李生,北城有李生。
东城太长北太短,两人好古俱天成。
东城磊落发半白,北城好酒兼好色。
按歌往往低彩云,对酒时时欹白帻。
青楼冥冥高入天,下临大道横紫烟。
楼前尽是会稽竹,扫日含风若寒玉。
盛夏五月天毒淫,云疏雪壁常阴阴。
江中涛声日在耳,白莲紫榴开复深。
此时君正眠石床,层冰峨峨倾酒浆。
脱巾大叫发至地,纵有狗窦谁敢望。
生也有舅列宿郎,好道今已归昙阳。
口吟大洞已万过,犹在桃花县中坐。
昔时意气何壮哉,唾骂韩柳如驽才。
忽思枯槁望八极,拂衣欲上中天台。
人生百年会有死,白日虞渊等闲事。
绿箸自是天生成,世上行人若流水。
不如乃甥情太真,白眼不愿为仙人。
遥望蓬莱那能去,但饮美酒骄青春。

浣溪纱 其一 春闺

宋代 安道

柳暖花寒雨似酥。流莺和梦觉来无。东风料峭捲虾须。

欲觅潇湘屏上路。楚山如黛少双鱼。口脂慵点镜中朱。

解连环·依清真韵寄怀馥姊

宋代 安道

芳心难托。自绿波春去,素心人邈。倩玉箫、吹起冰魂,正四绕兰丛,步流蘅薄。

水样韶华,怎禁得、几番离索。对琼楼玉阙,懒共嫦娥,暗窃仙药。

江洲满采杜若。怅样思不见,空忆天角。念谢娘、咏絮多才,看秀句瑶笺,可曾闲却。

满树繁英,喜犹似、旧时红萼。望今宵、暮帆远浦,潮生月落。

群仙册一十八首 其十四 桧下会真

宋代 安道

太乙须眉古,虚皇冠佩尊。元初参得一,天地论归根。

琼液卮卮满,琪花处处繁。欣看前种桧,老干已龙鶱。

与冢妇朱柔则

宋代 安道

深闺白日静,熏香垂罗帱。
病起罢膏沐,淡若明河秋。
自汝入家门,操作苦不休。
萍藻既鲜洁,牖户还绸缪。
丈夫志四方,钱刀非所求。
惜哉时未遇,林下聊优游。
相对理琴瑟,逸响随风流。
潜龙慎勿用,牝鸡乃遗羞。
寄言闺中子,柔顺其无忧。

五贤咏·管仲

宋代 安道

齐桓正不谲,鲍叔荐士公。一言为知己,任用即听从。

射钩置弗问,大度何冲冲。夷吾竭才力,五霸论称雄。

亲昵不可弃,宴安患无穷。片言得其要,政治昭齐东。

菁茅贡不至,成周祭不共。伐楚责大义,问罪宜兴戎。

修礼受方物,强弱国皆同。五命推盟主,赞襄德化充。

平戎承宠命,执礼何其恭。贤哉管氏子,世祀酬勋庸。

贵阳山色

宋代 安道

贵阳山色最清幽,客里看山信马游。蛾黛千层朝雨过,螺青一抹暮云收。

人家结屋连村住,涧水浮花绕郭流。佳兴满怀清可掬,诗成频向锦囊投。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