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殷奎
乔木苍苍北杜村,百年人物几家存。一枝气在冲和地,五世名全孝义门。
壁上诗章犹未泯,碑阴谱牒尚堪论。不因种德何能尔,更拟流风到后昆。
娄侯庙
子布文武才,鼎峙非本志。伯言社稷臣,早定西龛计。
霸功照吴甸,侯封启娄地。何以慰遗民,于焉崇祭祀。
涉水
灞浐交流纵复横,醉驮驴背任欹倾。风前似蹋天池翼,月下如骑采石鲸。
何处兰舟相荡漾,谁家罗袜斗轻盈。总输八月仙槎上,濯足银河万里行。
华州道中口占寄示陈丞
少华山前乱石堤,大敷桥下白沙溪。霜晨顾眄欹貂帽,晴日行吟信马蹄。
荠麦青青怜旧采,桑榆历历拟幽栖。举头刺眼三峰秀,县令应须一借梯。
阳陵
恭俭相仍自足称,路人犹解指阳陵。河间不立胶东立,礼乐千年尚未兴。
吊陈寿夫
去年此日昆山县,射圃亭中开小宴。寿夫送我上南京,把酒题诗苦相劝。
酒酌碧筒对花饮,诗题素壁成吾谶。谁知岁月才一周,两人生死不相侔。
我行万里生如寄,君得一官死如戏。人生变故不可常,洒我风前几行泪。
北固山,在何处。西风落日大江秋,诗酒明朝吊君去。
西原游望
层原横百里,一望五陵空。云过山城黑,风来野烧红。
吟身驴子上,归思雁行东。薄暮沙尘起,令人叹转蓬。
赠卫武孟 其三
栗亭薯蓣耕云熟,同谷黄精斸雪深。恐有诗人在山野,使还为我一相寻。
顺陵独游
顺陵山下客来稀,野草荒荒日色微。走穴黄狐窥我过,惊场彩雉背人飞。
厚藏自古多为累,僭制终唐竟莫非。读罢穹碑吾亦愧,道傍拂袖一歔欷。
忆江南三首 其二
江南忆,其次忆何人。正忆高堂七十亲。膝下舞筵围稚子,花前茶会洽比邻。
长奉笑颜春。
送古季初主簿之永寿兼简孟宾知县丁仁卿县丞
客里难持送客杯,愁肠几度为君开。特科方重词章选,小试应多簿领才。
兔窟击鲜山雪盛,蜂房割蜜县花开。官僚转觉麻亭好,谈笑何时许一陪。
赋季子祠
十月朔旦舟发高邮望拜先垄六言
远去先人坟墓,漫从薄宦江湖。诸弟今朝拜扫,伤心独望长途。
睢州书报道原之亡而不言其故哭之二夕梦与相见语其事甚悉然不可徵 ...
睢州昨日缄书至,报道道原今亦亡。岂为思家缠旧病,莫因作县坐新章。
无人老母谁终养,寡妇孤儿我独伤。客夜梦回呜咽久,不禁寒月下空梁。
送季公存主簿还褒城
巴茶充贡入长安,王事能忘道路难。阁道马鸣关月冷,站车驼困岭云寒。
偿来官课囊应涩,打去碑文墨未乾。明日拟将颜帖寄,好分鹿脯到朝盘。
洛阳城外望龙门作
行至洛城下,豁然见龙门。连山亘千里,辟当南崖根。
神功发玄造,面势驾厚坤。昔贤兹阐道,光烂搏桑暾。
因之景益胜,后天镇长存。晴川一怅望,毕志誓穷源。
二月七日省牲诸陵沿道杂赋(四首)
述怀次郝宰韵
镜里频看白发生,一身三岁离南京。力辞敢谓官非贵,自顾深惭学未成。
亦欲匡时希董仲,不将稽古羡桓荣。支离留得残形在,尊酒无人独自倾。
送唐彦博县宰朝京
去思此日盈汧陇,试问同年得似无。万里关河携一鹤,五城楼观蹋双凫。
封书客里春仍寄,别酒沙头晚更沽。江上故人如问我,为言归思满江湖。
题胡御史松溪小隐
轩冕山林政不殊,行藏偶尔见规模。豸冠剩有清风在,鹤帐从教夜月孤。
小隐谁知非大隐,故吾元不异今吾。黑头更上麒麟阁,松菊归来尚未芜。
次韵洵阳金主簿子厚见怀二首 其二
悠悠末俗竞趋尘,落落清才自绝人。漫与弟兄为禄隐,不将簿尉绊吟身。
帽檐山郭冲风侧,艇子关河载雪新。惭愧同门相见晚,一番倾盖便相亲。
殷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孝章,一字孝伯,号强斋。少从杨维桢习《春秋》。博学精审,勤于纂述。洪武初曾任咸阳教谕。念母致疾而卒,年四十六。门人私谥文懿先生。有《道学统系图》、《强斋集》、《陕西图经》、《关中名胜集》、《昆山志》、《咸阳志》。► 144篇诗文
送张户部铨选江西
民谣 其一
侯叔庸同行过其故居见迎春一株
昨蒙仲弘赞府招预新酒河鱼之会筵重席叠不胜杯酌而归惭愧之馀赋此 ...
民谣 其三
赠赵子常
寄吴宗德明府
秋祀长陵斋宿作
郑参政第宴集
新堂
伏承陜省卜架阁以臈粥稻米相馈麟游危赞府亦寄鹿脯到斋赋此叙谢
郑州城外望密县诸山作
寄赠孝扬弟
兴庆宫怀古
赠武功邢明府之翰余簿公至父兼柬李赞府崇业
东泉
送徐罙大
入新安县境有怀顾明府
送武功余簿行稼商州
题新安驿
早起题白战道驿
以地图赠吴明府题诗其上
送汉中太守费浩然朝京
渭陵
重赋一绝
酬之翰惠布
题吕进成屋舟
关外纪行四十韵
送吴明府南还
次韵邢之翰南行留别 其二
鄠簿袁鲁瞻见访
寄示騊駼
伏承士景明府增广学舍招致生徒借韵叙谢
寄楚汝桓县丞
忆江南三首 其三
张昭季索送傅君还彰德诗
紫荆树
次韵金德儒秋怀 其一
正旦公燕有怀二弟
九日述怀写寄余秦袁陆诸乡先达
贡院夜集
与吴宗德县令访古西原三首 其三 吉祥寺
次韵邢之翰南行留别 其一
得家书借长通韵怀二弟 其一
永寿县期孟明府未还
古乐府煌煌京洛行送施掾史克让使还京都
赠夏臻
别后重寄永寿诸公
李侍御墓
题吉祥寺壁画僧
寄睢州卢别驾
别南山
题杜处士宅
王御史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