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殷奎
仆子中夜起,将牛耕古城。古城古人筑,古城今人耕。
古人谁复在,古城今人平。黄蒿上莽苍,白骨下纵横。
伤哉功筑日,战守烦戈兵。谁知千载下,耕遍无人争。
华州道中口占寄示陈丞
少华山前乱石堤,大敷桥下白沙溪。霜晨顾眄欹貂帽,晴日行吟信马蹄。
荠麦青青怜旧采,桑榆历历拟幽栖。举头刺眼三峰秀,县令应须一借梯。
平凉雹
仲夏之日十又九,平凉城下晡时后。阴风吹云变天色,寒气袭人噤人口。
须臾腷膊声满地,怪雹横飞大如斗。摧车折木不可当,人马辟易逃林薮。
东门宿麦熟未摲,美实离离遍田亩。就根平削三十里,一穗不存君信否。
道傍老父向人言,此田官种非民有。欲知种者是何人,两府指挥都督某。
乌乎天道岂梦梦,警戒昭然事非偶。厚藏多取物斯忌,害盈福谦神所守。
君不见公仪休曾相东鲁,拔却园葵去织妇。又不见霍将军在汉武时,匈奴未灭家何为。
赋季子祠
故园酴醾
一架酴醾手自栽,故园春老未曾开。明年乞得身归去,满为花神酹一杯。
王御史墓
御史春秋学,脱略专门陋。见诸行事间,大用亦未究。
气直沮权相,忧深旷储副。复墓非为眩,所思在耆旧。
吊陈寿夫
去年此日昆山县,射圃亭中开小宴。寿夫送我上南京,把酒题诗苦相劝。
酒酌碧筒对花饮,诗题素壁成吾谶。谁知岁月才一周,两人生死不相侔。
我行万里生如寄,君得一官死如戏。人生变故不可常,洒我风前几行泪。
北固山,在何处。西风落日大江秋,诗酒明朝吊君去。
巩县谒宋诸陵
奉先桥下水汤汤,俛仰千年一感伤。陵树无根流夕露,宫花有泪洒秋霜。
青山巩固神犹惨,白塔钱塘恨更长。圣代方隆中夏统,故应塞北荐馨香。
题胡御史松溪小隐
轩冕山林政不殊,行藏偶尔见规模。豸冠剩有清风在,鹤帐从教夜月孤。
小隐谁知非大隐,故吾元不异今吾。黑头更上麒麟阁,松菊归来尚未芜。
送朱子方之永寿访孟明府 其二
小车渡浅水流烟,更上长船望碧天。有兴欲寻安道去,秦原高处不通川。
新堂
状元坊里作新堂,谁识先生乐意长。清渭西来充泮水,南山东绕作宫墙。
述怀次郝宰韵
镜里频看白发生,一身三岁离南京。力辞敢谓官非贵,自顾深惭学未成。
亦欲匡时希董仲,不将稽古羡桓荣。支离留得残形在,尊酒无人独自倾。
赠夏臻
终南山色亦佳哉,野鹤孤云处处来。子夏小冠孤手制,许生宽褐称身裁。
淮南桂树何年别,溪北梅花几度开。归去草堂流水在,不堪清浅问蓬莱。
次韵邢之翰南行留别 其一
人事那堪定,身谋政自艰。向隅怜一恸,满座辍群欢。
鸠快邯笼放,鱼矜汉网宽。妻孥谁是寄,早早报平安。
王宪佥馈饼饵
绣斧分巡礼数宽,怜才特地辍朝餐。官厨饼餤红绫样,分入先生苜蓿盘。
入新安县境有怀顾明府
才入新安趣便真,县中官长是诗人。三年云路离情隔,千里月明清梦频。
栗叶满山秋实美,鲂鱼出水冻腴新。高斋昼寂便清供,消受民风一味淳。
寄孟学潜夫二助教
星散怜交契,蓬飘愧宦游。斯文千载事,吾党几人谋。
稷下师传盛,河南学术优。古风端可复,流俗政须羞。
莫谓无知己,何须谩责头。平生期望在,极目注吾娄。
送吴明府南还
茂宰贵从枢府出,荒城喜见德星临。饥寒忍放喜笞手,流转频劳抚字心。
伏枥难羁千里足,甘棠才驻一年阴。渭川过雨秋波满,得似离愁几许深。
忆江南三首 其一
江南忆,何处忆当先。先忆吾家春水船。有酒有花重庆日,无风无雨太平年。
朝夕侍宾筵。
枕流馆夜题
千年积雨涨河流,一
得家书借长通韵怀二弟 其一
封书远寄自乡关,令弟恩情政急难。万里元非双节贵,千金独有一身安。
月明孤馆啼乌夜,秋在疏桐滴露寒。欹枕愁肠知几转,归期那敢尚盘桓。
殷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孝章,一字孝伯,号强斋。少从杨维桢习《春秋》。博学精审,勤于纂述。洪武初曾任咸阳教谕。念母致疾而卒,年四十六。门人私谥文懿先生。有《道学统系图》、《强斋集》、《陕西图经》、《关中名胜集》、《昆山志》、《咸阳志》。► 144篇诗文
题新安驿
古乐府煌煌京洛行送施掾史克让使还京都
正旦公燕有怀二弟
李侍御墓
送唐彦博县宰朝京
长安新城 其一
别后重寄永寿诸公
早起题白战道驿
雨中述怀
西原游望
二月七日省牲诸陵沿道杂赋(四首)
祀回
关外纪行四十韵
次韵洵阳金主簿子厚见怀二首 其二
题吉祥寺壁画僧
孟明府古主簿同游石牛亭
紫荆树
登乾陵作
登灏灵门重望华山
十月朔旦舟发高邮望拜先垄六言
怀公武
杜曲二绝句 其一
鄠簿袁鲁瞻见访
洛阳城外望龙门作
出长安作
民谣 其一
赠武功邢明府之翰余簿公至父兼柬李赞府崇业
送汉中太守费浩然朝京
潼关送邹指挥还长安
题杜处士宅
贡院夜集
晚泊山家
永寿县期孟明府未还
伏承陜省卜架阁以臈粥稻米相馈麟游危赞府亦寄鹿脯到斋赋此叙谢
忆学堂前凌霄花
十月朔旦枕上偶成
送徐罙大
雨后望终南山作
昨蒙仲弘赞府招预新酒河鱼之会筵重席叠不胜杯酌而归惭愧之馀赋此 ...
题吕进成屋舟
过霸王城
别南山
九日武功余簿书来见索拙作仍惠双笔口占二绝句答之 其一
寄谢杜德方兼简刘禀中
县斋对雨
寄俞仲详都司卜师颜架阁
殇真长
赠卫武孟 其三
伏承士景明府增广学舍招致生徒借韵叙谢
民谣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