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霅城寄辉明远

游霅城寄辉明远

宋代 释永颐

老来霅上经过少,不复虚常拜皎然。
窥庙野童惊古像,拊碑山客慕先贤。
雨多乱穿城过去,日上苍山绕郡连。
隔港木兰摇客棹,浦荷香散碧云天。

诗人释永颐的古诗

野棠花

宋代 释永颐

野火回飙掩旧株,新丛满眼临征途。绿攒深棘欲自蔽,千朵万朵争敷腴。

新晴远客过林坂,烟涨吴船春泊晚。冶艳空摇荡子情,繁香暗逐吴姬远。

吴姬漂泊行人愁,年年此花开不休。半压坏墙荒馆外,乱生春蕻野池头。

人间买花贵纨绮,一世争知异朝市。曲槛朱栏转首空,野棠无主自成丛。

乾元山洪水

宋代 释永颐

乾元山头洪水发,溪朋长蛟潜同察。
两岸居人莫等间,年深物怪终腾拔。
往岁邻封遭水变,只道溪流净如练。
倏忽人数完里间,夜半平沈皆不见。
东南地坼乾坤浮,几番赤子葬洪流。
神龟去后不复返,休看浪打石人头。

看梅杂兴 其三

宋代 释永颐

青松古院一株梅,寒殿无人花自开。日暮老僧清梵罢,夜深偷照月华来。

游何山登道场

宋代 释永颐

中流望极山头寺,溪午闻钟泊柳津。
春草细沾微雨润,老松高与碧虚邻。
鹤归烟麓书堂废,虎去寒岩藓石皴。
无奈薄游归路晚,水边风旆湿片尘。

雨后对月

宋代 释永颐

清夜不复寐,萧然据胡休。
对此九天上,阴魄含虚光,
光飞激洞户,彩莹棲云塘。
芙蓉杂羽盖,暗水流瑶芳。
景异沈昔梦,心定闻空香。
不知孤寂身,尚此山水乡。

游霅城寄辉明远

宋代 释永颐

老来霅上经过少,不复虚常拜皎然。
窥庙野童惊古像,拊碑山客慕先贤。
雨多乱穿城过去,日上苍山绕郡连。
隔港木兰摇客棹,浦荷香散碧云天。

防风王庙

宋代 释永颐

万国方尊禹,防风殒殿趋。
应怜舞干戚,独不碍唐虞。
祭豆侵田鼠,灵幡触井乌。
椒浆春奠罢,箫鼓押村巫。

次韵答周伯弓信后见寄

宋代 释永颐

清茶相对饮山卮,忆在西峰寺里时。
今日云深无好伴,涧松独看挂猿枝。

后谷春晚

宋代 释永颐

烟冷云深燕不归,径多松叶少花枝。
春风过尽无行客,白书山獐饮石池。

过青芝村观晦梅

宋代 释永颐

梅花树下春风静,苔荒荠老围春井。
山翁汲泉点茶水,触残花下玲珑影。

伯弜出示新题乐府四十章雄深雅健有长吉之风喜而有咏

宋代 释永颐

伟哉吴人周伯弜,国风雅颂今再昌。国天洞庭不敢张,楚芈暗泣嗟穷湘。

庆祚三百多祯祥,呜呼四十乐府章。春宵剪烛飞兰香,浩歌激烈声洋洋。

贞魂义血流精光,奸鬼妒魄诛幽荒。土木闪怪踏雪僵,茫茫万窍塞鼓簧。

再洗律吕调宫商,金玉振耀齐铿锵。一清一浊均阴阳,风霆变化始有常。

咏歌唐虞及商汤,矇瞽献纳皆赞襄。煌煌天子朝明堂,永被金石无哀伤。

龙山野

宋代 释永颐

闻说西潘桑枯少,旧来多川紫樱桃。
龙山春晚聊舒望,雪白梨花一丈高。

茶炉

宋代 释永颐

炼泥合瓦本无功,火暖常留宿炭红。
有客适从云外至,小瓶添水作松风。

忆旧隐付柔上人

宋代 释永颐

遥忆荒阶藓生好,木兰露重滴归情。
秋山松桂毕森爽,夜馆星河几晦明。
溪色乍凉双鹭下,雨声缠绝一蝉鸣。
经房旧掩青枫老,此夜无人月影清。

往龙岫舟中

宋代 释永颐

龙山溪上路,短棹腊中行。
雪霁寒郊阔,春囘宿雾生。
柳摇冰线断,鹭起玉衣明。
未见晴梅发,先思杖屦轻。

裴六书堂

宋代 释永颐

数峰相对夕阴遮,新占书堂旧竹斜。
地冷石阶秋菊小,一丛开得两三花。

葺唐栖旧庐

宋代 释永颐

矫时无峻节,立行亏众美。
远岳惮孤征,徘徊就乡里。
人情好愉悦,我老齐贤鄙。
娓娓听乡言,时时容侧耳。
前修不可见,法社渐凋毁。
名山半征徭,祖塔乱獐麂。
林筑无清资,泽居循旧址。
鉴牖纳晴曦,莳竹临幽泚。
时效地岁寒,闭户春风里。

归练潭

宋代 释永颐

孤舟东下涉苹溪,两岩幽花送客西。
到得山房绿阴满,午窗犹有了规啼。

越溪吟

宋代 释永颐

石磊磊,猿啾啾,
越王霸业秋山头。英雄丧尽知何数,
可怪犹存浣纱处。当时月照清溪头,
美人如水逐东流。于今片石终难改,
千载犹含泽国羞。

看梅杂兴

宋代 释永颐

春动晴山照野扉,早梅开后失归期。
夕阳无柰山邮路,过尽行人雪满枝。
释永颐

释永颐

释永颐,字山老,号云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唐栖寺。与江湖诗人周晋仙、周伯弜父子等多有唱和。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上天竺佛光法师抗拒权贵侵占寺产,愤而渡江东归时,颐曾遗书慰问。有《云泉诗集》一卷传世。事见本集末附《上天竺志》永颐小传。 永颐诗,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简称汲古阁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9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