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曾伯
甲申宁庙挽词
和清湘驿颐斋韵
宜兴山房十首
满江红·推枕闻鸡
满江红(八窗叔和,再用韵)
壬子夏偶成
用谈笑青油幕为韵贺吴叔永制机 其三
弟兄眉最白,人物眼常青。论事犹迎刃,谈兵若建瓴。
吁谟皆上策,道德有强形。办却聊城矢,还书剑阁铭。
和吴叔永见寄韵
水调歌头·骤雨送行色
送李琴士据梧 其二
户外世尘皆累,山中天籁无声。莫看螗蝉相捕,要教鹤舞鱼听。
入蜀垫江道间二首
沁园春(己未初度)
和刘清叔檀溪韵
送制机丰德馨赴堂召 其一
元祐丰家几世孙,依然风概至今存。著鞭自许河南逖,举至相期洛北温。
联句有诗留月观,禦戎何策告天阍。切毋饮却西湖水,齿颊冰霜置勿论。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 其二
渡泸已定葛巾北,分陕既成周衮东。二者于斯皆上意,群然以此望明公。
香名千载梅边雪,归路三秋桂子风。百万民夷休恋恋,公方柄用福无穷。
摸鱼儿·趁西风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
和吴居父江陵雄楚楼韵
宴四川余制置乐语口号
登独秀台和徐意一韵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658篇诗文
宿宜兴禅房
摸鱼儿 和陈次贾仲宣楼韵
望富池卷雪楼作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 其三
满江红·明日生初
对应致语口号
雪夜不寐偶成
偕张总干章帅机同游檀溪登极目和韵
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
自和山房十咏 其十
水龙吟·西风涤尽炎歊
过涪州怀伊川涪翁两先生
沁园春·一种孤荄
满江红(自和)
和郑巽坡韵
沁园春(庚戌初度自赋)
挽吴门昌母夫人二首
贺新郎(甲申代亲庭送崔菊坡出蜀)
满江红 其一 乙卯咏海棠
和总幕刘景文题杜立斋遗翰诗韵
甲午七夕在京和朱子木韵
题张医谕活庵
昭君溪
重庆阃治十咏·六角亭
登西楼题柱
眼儿媚(和八窗叔韵送之)
戊戌冬护军援庐濡自栅江入今日过之恍然如昨
念奴娇(见郑文昌于上柏)
水调歌头·今岁渝州热
水龙吟(和韵)
送石首傅宰
沁园春(庚寅为亲庭寿)
又用韵
劭农归游白龙洞
水龙吟·琅琅环佩三千
重庆阃治十咏·友石
入郢访张学宾因睹旧句有感
念奴娇(壬午徽州道间)
满江红(用前韵送刘仓)
题宣公祠
重庆阃治十咏·一廉堂
齐天乐(壬子和陈次贾为寿韵)
水龙吟·吾皇神武中兴
池阳清泉旧名鲍公泉又名赵水泉真西山易为清
游张公祠二首
水调歌头 其十一 辛丑送胡子安赴远安
水龙吟·元英燕罢瑶台
送李琴士据梧
月峡城楼偶作
和别制垣金陵劝驾韵
满江红·千古襄阳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
代饯蜀阃赴召乐语口号
太府寺梅花盛开和曾玉堂韵二首
水调歌头(招八窗叔托疾再和)
摸鱼儿·对楼头
水龙吟·明堂一柱擎天
水调歌头·两岁是六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