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 :庾肩吾
江上早寒生,萧条铙管清。别筵开帐殿,离舟卷幔城。
前山黄叶起,对岸白沙惊。临涡同极望,窃吹愧才轻。
远看放火诗
风前细尘起,月里黑烟生。发焰看乔木,侵光识远城。
三日侍兰亭曲水宴诗
策星依夜动,銮驾总朝游。旌门临苑树,相风出凤楼。
春生露泥泥,天覆云油油。桃花舒玉涧,柳叶暗金沟。
禊川分曲洛,帐殿掩芳洲。踊跃赪鱼出,参差绛枣浮。
百戏俱临水,千钟共逐流。
奉和药名诗
英王牧荆楚,听讼出池台。督邮称蝗去,亭长说乌来。
行塘朱鹭响,当道赤帷开。马鞭聊写赋,竹叶暂倾怀。
三日侍宴咏曲水中烛影诗
重焰垂花比芳树,风吹水动俱难住。春枝拂岸影上来,还柸绕客光中度。
从皇太子出玄圃应令诗
春光起丽谯,屣步陟山椒。阁影临飞盖,莺鸣入洞箫。
水还登故渚,树长荫前桥。绿荷生绮叶,丹藤上细苗。
顾循斩振藻,何用拟琼瑶。
被使从渡江诗
八阵引住兵,三河总舻舳。绛天扬远旆,雷野驱长毂。
夜剑动星芒,秋潮惊箭服。
咏同泰寺浮图诗
望园临柰苑,王城对邺宫。还从飞阁内,遥见崛山中。
天衣疑拂石,凤翅欲凌空。云甍犹带雨,莲井不生桐。
盘承云表露,铃摇天上风。月出琛含采,天晴幡带虹。
周星疑更落,汉梦似今通。我后情初照,不与伊川同。
方应捧马出,永得离尘蒙。
和刘明府观湘东王书诗
陈王擅书府,河间富典坟。五车方累箧,七阁自连云。
松椠芳帙气,柏熏起厨文。羽陵青简出,妫泉绿字分。
方因接游圣,暂得奉朝闻。峰楼霞早发,林殿日先曛。
洛城复接限,归轩畏后群。
侍宴饯东阳太守范
东部资良守,北宫敦献酬。新枝渐接树,故冻欲含流。
早花少馀雪,春寒极晚秋。徒嗟白岸远,空想赤松游。
被执作诗一首
发与年俱暮,愁将罪共深。聊持转风烛,暂映广陵琴。
南苑看人还诗
春花竞玉颜,俱折复俱攀。细腰宜窄衣,长钗巧挟鬟。
洛桥初度烛,青门欲上关。中人应有望,上客莫前还。
游甑山诗
平子去已久,馀风今复追。未必游春草,王孙自不归。
路高村反出,林长鸟更稀。寒云间石起,秋叶下山飞。
西河方阅训,讵得解朝衣。
乱后行经昏邮亭诗
邮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青袍异春草,白马即昏门。
獯戎鲠伊洛,杂种乱轘辕。辇道同关塞,王城似太原。
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殷牖爻虽赜,尧城史转尊。
泣血悲东走,横戈念北奔。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
人事今如此,天道共谁论。
侍宴宣猷堂应令诗
副君德将圣,陈王才掞天。归来宴平乐,置酒对林泉。
炉香杂山气,殿影入池涟。艳舞时移节,新歌屡上弦。
听曲惭回顾,思经徒欲眠。
道馆诗
仙人白鹿上,隐士潜溪边。试取西山药,来观东海田。
未央才人歌
从来守未央,转欲讶春芳。朝风凌日色,夜月夺灯光。
相逢傥游豫,暂为卷衣裳。
第四赋韵东城门病
紫纨未可得,漳滨徒再离。一逢犬马病,贲育罢驱驰。
已无九转术,复阙万金奇。不看授疆掌,唯梦莲花池。
新苔诗
随潮染岸石,逐沬聚浮楂。徒令阿谷丽,停筐不汰沙。
看放市诗
旗亭出御道,游目暂回车。既非随舞鹤,聊思索枯鱼。
悬龟识季主,榜酒见相如。日中人已合,黄昏故未疏。
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
辙迹光周颂,巡游盛夏功。铭陈万骑转,阊阖九关通。
秋晖逐行漏,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回銮上苑中。
疏山开辇道,间树出离宫。玉醴吹岩菊,银床落井桐。
御梨寒更紫,仙桃秋转红。饮羽山西射,浮云冀北骢。
尘飞金埒满,叶破柳条空。腾猿疑矫箭,惊雁避虚弓。
彫材滥杞梓,花绶接鹓鸿。愧乏天庭藻,徒参文雅雄。
庾肩吾
庾肩吾(487-551),字子慎,一作慎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人。世居江陵。初为晋安王国常侍,同刘孝威、徐摛诸人号称“高斋学士”。简文即位,进度支尚书,有集十卷。历仕太子中庶子、进度支尚书、江州剌史等职,封武康县侯。工诗,其诗雕琢辞采,讲究声律。胡 应麟称其诗“风神秀相,洞合唐规”。《书品》为其重要的书法论著,文中挑选了以东汉张芝居首的草、隶书家共128人,按品位分高、中、低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三级。此书的特点在于不是就每件作品加以品评,而是就每一级集中综合品评,区分优劣。
八关斋夜赋四城门更作四首 其二 南城门老
北城门沙门
南城门老
赋得山诗
侍宴饯张孝总应令诗
同萧左丞咏摘梅花诗
舟中寒望诗
应令诗
奉贺便省馀秋诗
侍宴饯湘州刺史张续诗
奉和武帝苦旱诗
赋得转歌扇诗
咏舞曲应令诗
和晋安王咏燕诗
乱后行经吴御亭
咏胡床应教诗
和太子重云殿受戒诗
和徐主簿望月诗
过建章故台诗
芝草诗
岁尽应令诗
西城门死
新林
奉和太子纳凉梧下应令诗
奉和泛舟汉水往万山应教诗
八关斋夜赋四城门更作四首 其一 第一赋韵东城门病
奉和湘东王应令诗二首 其二 冬晓诗
乱后经夏禹庙诗
咏檐燕诗
第二赋韵东城门病
咏蔬圃堂诗
和晋安王薄晚逐凉北楼回望应教诗
侍宴饯湘东王应令诗
八关斋夜赋四城门更作四首 其三 西城门死
奉使北徐州参丞御诗
咏长信宫中草诗
咏花雪诗
和竹斋诗
暮游山水应令赋得碛字诗
赛汉高庙诗
咏主人少姬应教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