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张端叔大参之大梁 其二

送张端叔大参之大梁 其二

明代 余继登

河桥三月暮,春色晓氤氲。黄鸟方求友,青樽却送君。

魂销燕市酒,心折太行云。兄弟飘零甚,天涯忍更分。

诗人余继登的古诗

送张端叔大参之大梁 其四

明代 余继登

苍茫望不极,天上落黄河。君向中原去,应从此地过。

孤身真浪迹,九曲尽风波。莫仗怀忠信,艰危世路多。

婉儿怨戏为敬承作八绝 其七

明代 余继登

幽怀自耿耿,愁思郁不发。长叹倚屏帷,坐见双星没。

五十口号 其一

明代 余继登

五十今朝是,凄凉感岁时。浮荣仗马似,生事蠹鱼知。

老觉年来甚,病惟归去宜。主恩惭未报,容易鬓成丝。

寿少司徒王见峰公七十公原以终养家居者

明代 余继登

葵藿原倾日,桑榆转慕亲。祗缘寸草意,早乞老亲身。

静久忘簪绂,情恬爱角巾。朝端曾让德,闾里尽归仁。

参伯誇难弟,中丞有嗣人。无营神自王,不竞性弥醇。

骏誉推三达,鹤龄始七旬。莫言今白发,遂尔厌红尘。

世事多新态,君王忆旧臣。应知虚鼎席,伫见下蒲轮。

致主心仍壮,匡时道益振。东山高卧起,曳履上星辰。

范太史册封

明代 余继登

承明使者汉仙郎,金简遥浮汉署香。兰社分茅遥胙远,萝河如带指盟长。

陇云晓动旌旂色,碛月宵生剑佩光。闻道边庭资保障,好将德意结贤王。

和敖嘉猷雨中仍用质卿韵 其二

明代 余继登

身衰逢乱日,官冷是閒时。行止今难定,干戈复若兹。

壮怀逐岁尽,归梦有谁知。雨共穷愁泪,潇潇拟散丝。

哭泊阳王丈 其三

明代 余继登

与君偕计上燕台,裘马纵横亦壮哉。君志未酬今已矣,埙篪独奏不胜哀。

恭题画鹿应制 其二

明代 余继登

玄圃深钟瑞,宜春旧擅名。异毫留墨润,黝质照人明。

饮渫形何适,眠荃性不惊。宛然灵囿里,神物表休祯。

送张洪阳宗伯请告还公有閒云馆盖旧业也 其五

明代 余继登

直气千秋壮,高风百世师。此行真独往,何日是前期。

萝径堪龙卧,梧冈想凤仪。莫将报国志,容易逐年衰。

邹南皋给事之金陵 其二

明代 余继登

牢落风尘里,艰危此一官。蓟门春色暮,白下法星寒。

何意时名大,翻悲吾道难。逐臣双涕泪,不为别离弹。

题柏溪沈翁画竹大宗伯龙江公尊人也

明代 余继登

袅袅淇园竹,青青岁寒后。世上繁花岂不妍,此君真与柏为友。

柏溪老翁标格奇,爱竹爱柏仍爱溪。溪边柏下一壶酒,醉墨写出琅玕枝。

琅玕枝,墨花落,一竿两竿势如削。潇洒团栾何太工,神品不与凡竹同。

风雨一夜化龙去,随翁直上蓬莱峰。长留数茎化不得,至今日日生清风。

清宵明月当轩堕,寒影逼人侵四座。凉飔飒飒入帘间,隐几静听声珊珊。

渭川千亩转觉俗,只此数竿看亦足。怪来宗伯彻骨清,朝回对之豁心目。

尚书省近太微垣,天边雨露滋灵根。迩来生意泼泼发,春深或恐长龙孙。

敖嘉猷以诗招饮次韵奉答

明代 余继登

景物悲摇落,凉风又报秋。偶逢仙客召,同散旅人愁。

绿泼皆新酿,白头总旧游。殷勤莫惜醉,明月在西楼。

芝阳被谤后抚臣疏其有功于滇仍乞补滇以酬其绩乃竟得郁林书此为别

明代 余继登

凄凉伤岁暮,飘泊又春初。裘敝因除目,骨销是谤书。

莫缘臣节苦,便与世情疏。迢递苍梧道,新恩未可虚。

婉儿怨戏为敬承作八绝 其三

明代 余继登

新人能越语,旧人能燕歌。燕歌音调悲,宛转叶云和。

连日同四槐丈饮沈御史园有感

明代 余继登

昨日看花花满枝,今朝花已半离披。因怜聚散浑如此,始信衰荣亦若斯。

令节正当三月候,相逢况是七年时。共君痛饮不沉醉,即使重来未有期。

和用韫七夕二首 其三

明代 余继登

露冷天高榆影秋,纤纤新月上帘钩。无端云汉看牛斗,添作深闺一夜愁。

和敖嘉猷夜坐仍用质卿韵 其一

明代 余继登

暝色归庭树,蝉声逗客思。澹云行欲尽,明月坐相随。

肉食惭何补,珠投暗自疑。君恩无可报,深愧素餐诗。

和用韫七夕二首 其一

明代 余继登

岁岁天孙此合欢,月明双照泪痕乾。深情已自托云雨,翻向灵禽借羽翰。

费国聘入贺还蜀 其二

明代 余继登

吾党论英妙,惟君意气雄。入朝歌宴镐,献寿竞呼嵩。

名以游燕大,文从谕蜀工。怜才明主意,迟尔建章宫。

送王太初之金陵

明代 余继登

匹马西风出禁闾,皇恩新拜大鸿胪。有官何必中丞节,无地不堪君子居。

南北那非明主赐,往来可柰故人疏。秣陵旧迹时登眺,慷慨应伤六代馀。

余继登

余继登

(1544—1600)明河间府交河人,字世用,号云衢。万历五年进士。授检讨,与修《会典》。二十六年以礼部侍郎摄部事,请停一切诛求开采之害民者,又请罢矿税中官,皆不纳,郁郁成疾。著有《典故纪闻》、《淡然轩集》。► 14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