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施氏西屿书堂

题施氏西屿书堂

元代 余阙

中智贵得性,得性非易求。羡君淠川曲,松竹蔽层丘。

春秋当佳日,兄弟各命俦。总辔凌晨术,展席面清流。

参差琼峰出,泓澄绮碛周。缃荷承绣宇,黄鸟响疏楼。

起坐玩芳帙,为乐鲜优游。河阳耻巧宦,建春压旅愁。

安得周公瑾,为馆孙仲谋。

诗人余阙的古诗

夜坐和成太常 其一

元代 余阙

片月生碣石,微光挂玉弓。秋河空窈窕,遥映建章宫。

哀鸿知时节,南飞正匆匆。感君思亲味,恻恻此心中。

赠山中道士善琴

元代 余阙

山中道士绿荷衣,新抱瑶琴出翠微。已与尘缘断来往,逢人犹鼓《雉朝飞》。

送康上人往三城

元代 余阙

尝登大龙岭,横槊视四方。原野何萧条,白骨纷交横。

维昔休明日,兹城冠荆扬。芳郊列华屋,文纕被五章。

乘车衣螭绣,贵拟金与张。此祸谁所为?念之五内伤。

竖儒谬乘障,永赖天降康。枞阳将解甲,皖邑寖开疆。

耕夫缘南亩,士女各在桑。念子中林士,振策亦有行。

我闻三城美,龙岭在其傍。连林积修阻,下有澄湖光。

明当洗甲兵,从子卧石床。

九日鄂渚登高

元代 余阙

南州理秋祓,嘉节协乾阳。爰与幕中友,临眺涉崇冈。

维时天气肃,芬菊已沾霜。雷雷风振谷,凄凄日在房。

高云敛楚岫,曜景游川梁。微径出丹林,列坐泛金觞。

佳宾未会合,良会安可常。英曹幸文雅,献酬宁计行。

预恐还吹帽,烦君戒太康。

嘉树轩

元代 余阙

嘉植将百岁,积翠广庭间。高柯出闾巷,低枝荫井干。

流膏从风飏,芳气散如兰。别有清霜节,将同绮树看。

送黄绍及第归江西

元代 余阙

上林花落尽,东门饯别初。游丝横辇道,金波溢镂渠。

含觞不能饮,踯躅此城隅。念子正英妙,丹泉媚绿蕖。

翻然阻山岫,邈尔问离居。芸阁谁同坐,蒲生孰共书。

时应有词赋,为寄北飞鱼。

题合鲁易之鄞江送别图

元代 余阙

欲去更还顾,依依恋所知。今朝去京日,似子渡江时。

送危应奉分院上京

元代 余阙

峡路传清警,金舆夹綵旃。还如向姑射,讵比幸甘泉。

苑树纷成幄,关榆始委钱。从臣偏宠近,载笔幔城边。

可惜吟

元代 余阙

春风吹人上妆楼,楼头画眉望池州。平生倚君似山海,十年不见胡不愁。

东家买红聘小女,西家迎鸾夜击鼓。眼看拾翠同年人,今又堂堂作人母。

良人良人固家贫,妾身待君亦苦辛。只愁明镜生白发,有钱难买而今春。

此心悬知燕堪托,裁书系渠左边脚。愿将妾言入其幕,缬纹资装亦不恶。

别樊时中廉使

元代 余阙

光禄桥西惜解携,春星欲傍露盘低。自来官柳多离思,更著城乌在上啼。

题段吉甫助教别墅图

元代 余阙

玉署挂新图,如君旧隐居。峰高托霞上,叶变是秋初。

游客看常在,溪声听却无。只此同登望,岂必命柴车。

送霍维肃令尹

元代 余阙

握手兰宫外,朝光满禁涂。山寒知塞近,苑静觉莺疏。

草草离樽既,悠悠征辆驱。还应轸时念,不羡报金吾。

题黄河清艮岑幽居

元代 余阙

大明照四海,之子乃陆沈。远绝仁义绊,结宇幽嵓阴。

荟翳谷中路,崭崱北山岑。窗莺响初荫,陇月颓夕林。

时凭曲水几,萧散发长吟。委化谅为达,滞乐恐遂淫。

援琴鼓招隐,念子为薰心。

题施氏西屿书堂

元代 余阙

中智贵得性,得性非易求。羡君淠川曲,松竹蔽层丘。

春秋当佳日,兄弟各命俦。总辔凌晨术,展席面清流。

参差琼峰出,泓澄绮碛周。缃荷承绣宇,黄鸟响疏楼。

起坐玩芳帙,为乐鲜优游。河阳耻巧宦,建春压旅愁。

安得周公瑾,为馆孙仲谋。

伯九德兴学诗

元代 余阙

上德抚玄运,吁俊尹神京。三雍烝髦士,五学训齐氓。

登高陈羽县,鸾刀奉丽牲。优游乐清化,大道嘉方行。

送王关赴泗州行捕提举

元代 余阙

苍茫吴楚会,纵横淮坂流。春冰未泮渚,芳杜已生洲。

扬旌朱楼前,张猎青山幽。献功效大兕,亦致公子裘。

消摇足为乐,何嗟晚不侯。

送张有恒赴安庆郡经历

元代 余阙

晓路通高嶂,春城入大江。草生垂钓浦,人语读书窗。

肃客移茶鼎,行田载酒缸。幕寮谁得似,高步绝纷庞。

吕公亭

元代 余阙

鄂渚江汉会,兹亭宅其幽。
我来窥石镜,兼得眺芳洲。
远岫云中没,春江雨外流。
何如乘白鹤,吹笛过南楼。

题合鲁易之四明山水图

元代 余阙

窗中望苍翠,春木起晨霏。孤嶂才盈尺,长松未合围。

萧萧此仙客,日日候岩扉。念尔空延伫,王孙且未归。

赋得君子泉送彭公权为黄州教

元代 余阙

君子没已久,遗井郡斋中。本寓思人意,兼全泽物功。

银床驳故藓,玉甃落寒桐。几日趋官舍,横经诵养蒙。

余阙

余阙

(1303—1358)元庐州人,字廷心,一字天心,先世为唐兀氏。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入为中书刑部主事,以忤权贵,弃官归。寻以修辽、金、宋三史,召为翰林修撰。至正十二年,任淮西副使、佥都元帅府事,守安庆,御来犯军,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拜淮南行省左丞。十七年十月,为陈友谅、赵普胜军包围。次年正月,城陷,自刭。谥忠宣。为文有气魄。有《青阳集》。► 8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