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余阙
晓路通高嶂,春城入大江。草生垂钓浦,人语读书窗。
肃客移茶鼎,行田载酒缸。幕寮谁得似,高步绝纷庞。
送刘伯温之江西廉使得云字
祖帐依山馆,车盖何缤纷。使君驱驷马,衣上绣成文。
中坐陈绮席,羽觞流薄薰。情多酒行急,意促歌吹殷。
况我同乡友,同馆复离群。初旸丽神皋,遥望澄远氛。
回镳望双阙,五色若卿云。苍茫岁年徂,东西歧路分。
道长会日远,何以奉殷勤。惟有凌霜柏,天寒可赠君。
赋得君子泉送彭公权为黄州教
君子没已久,遗井郡斋中。本寓思人意,兼全泽物功。
银床驳故藓,玉甃落寒桐。几日趋官舍,横经诵养蒙。
咏井上桃花
本是仙源种,移来禁中栽。为爱妖娇色,偏临露井开。
送康上人往三城
尝登大龙岭,横槊视四方。原野何萧条,白骨纷交横。
维昔休明日,兹城冠荆扬。芳郊列华屋,文纕被五章。
乘车衣螭绣,贵拟金与张。此祸谁所为?念之五内伤。
竖儒谬乘障,永赖天降康。枞阳将解甲,皖邑寖开疆。
耕夫缘南亩,士女各在桑。念子中林士,振策亦有行。
我闻三城美,龙岭在其傍。连林积修阻,下有澄湖光。
明当洗甲兵,从子卧石床。
赋得九里松送吴元振之江浙左丞
结驷向青郊,松阴九里遥。言从天竺寺,自度小春桥。
偃蹇成芝盖,萧瑟荫兰桡。相送将何赠,期君保后凋。
饮散答卢使君
契阔思相见,留连及此辰。长江映酒色,细雨若歌尘。
所喜襟怀共,由来态度真。何时洗兵马,得与孟家邻。
别樊时中廉使
光禄桥西惜解携,春星欲傍露盘低。自来官柳多离思,更著城乌在上啼。
安庆郡庠后亭宴董佥事
玉雪坡为周伯温赋
江梅有至性,能怡君子颜。开花竞芳节,棹秀带春寒。
惟与玉同色,还嗤雪易残。芳香拂罗袖,如薰金博山。
置此宾席上,人人别意看。
祝蕃远经历挽诗
逸轨无还辙,惊川有怨思。苍苔生旧馆,素简委空帷。
龚胜谁相吊,虞翻少见知。惟应问道者,寂寞荐江蓠。
待制张廷美姑阿庆诗
葭菼启望国,灼灼咏桃夭。操觚染芳藻,短发未胜翘。
始聆白雪句,兼传黄竹谣。兰萌初映砌,春霜已降霄。
秋榛覆故陇,惊蓬飒回飙。金樽与瑶席,庶足奉仁娇。
自集贤岭入大龙山
皖公标楚甸,兹岭孕奇形。翠积枞江浒,崇冠吕蒙城。
戒途入中林,平冈驻我旌。延望失来术,周览多所经。
峨峨石窗矗,窅窅岩岫冥。离离云朝隮,粲粲树敷荣。
关弓射鸣雁,群谷振弦声。仰怜山人居,俯悦洞下耕。
苍龙启春候,金虎收光精。权家既非学,农用或可明。
愿言同载者,为尔铸阿兵。
夜坐和成太常 其一
片月生碣石,微光挂玉弓。秋河空窈窕,遥映建章宫。
哀鸿知时节,南飞正匆匆。感君思亲味,恻恻此心中。
寄题环秀亭
宗老来相报,黄梅盗已平。传闻一峰下,临眺九江横。
象构谁能坏,香台积可成。凭询几小劫,又复到昆明。
送李好古之南台御史
都门相送处,旭日动兰晖。绮树莺初下,金沟絮渐飞。
分骖向远道,把袂恋音徽。去去江南陌,应看满路威。
题刘氏听雪楼
群峰拥临槛,修竹郁菁菁。荫向曲池好,声惟雪夜清。
天寒三日卧,人道是袁生。
可惜吟
春风吹人上妆楼,楼头画眉望池州。平生倚君似山海,十年不见胡不愁。
东家买红聘小女,西家迎鸾夜击鼓。眼看拾翠同年人,今又堂堂作人母。
良人良人固家贫,妾身待君亦苦辛。只愁明镜生白发,有钱难买而今春。
此心悬知燕堪托,裁书系渠左边脚。愿将妾言入其幕,缬纹资装亦不恶。
赋得春雁送司执中江西宪幕
春风起蘋末,旅雁尚回翔。乳鸭娇同睫,新蒲短可藏。
应怀洞庭水,非避塞垣霜。客路频怀旧,题诗寄帝乡。
题溪楼
溪水绿悠悠,高楼在溪上。日暮望江南,舟中采菱唱。
送方以愚之嘉兴推官
帝仁同禹泣,典宪辍朝缨。我友膺时选,衔命出承明。
是日芳节届,列饯多钜卿。桃花疑组色,鸟啭杂歌声。
仰献一杯酒,远慰千里行。丈夫有远业,文墨非所营。
勉布惟良政,持用答皇情。
余阙
(1303—1358)元庐州人,字廷心,一字天心,先世为唐兀氏。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入为中书刑部主事,以忤权贵,弃官归。寻以修辽、金、宋三史,召为翰林修撰。至正十二年,任淮西副使、佥都元帅府事,守安庆,御来犯军,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拜淮南行省左丞。十七年十月,为陈友谅、赵普胜军包围。次年正月,城陷,自刭。谥忠宣。为文有气魄。有《青阳集》。► 80篇诗文
山亭会琴图
题合鲁易之四明山水图
竹屿
祯祥菊
赠山中道士善琴
送张有恒赴安庆郡经历
题段应奉山水图
送观至能赴归德知府
送王关赴泗州行捕提举
元兴寺二首 其二 压雪轩
宋祭酒挽歌
夜坐和成太常 其二
九日宴盛唐门
安南王留宴
南归偶书二首 其一
白马谁家子
送黄绍及第归江西
李白玩月图
题黄河清艮岑幽居
送胥式南还
云松楼
送霍维肃令尹
赋得琵琶峰送人降香龙虎山
杨平章崇德楼
宴晴江山拱北楼
题段吉甫助教别墅图
送孙教授
题施氏西屿书堂
赋得钜野泽送宋显夫佥事之南山
葛编修挽歌
题红悔翠竹图
大别山柏树
题蛾眉亭
伯九德兴学诗
元兴寺二首 其一 绝尘轩
长安陌
鹤斋
九日鄂渚登高
龙丘苌吟赠程子正
赋得慈恩寺塔送李惟中赴西台侍御
题合鲁易之鄞江送别图
送李伯寔下第还江西
马伯庸中丞哀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