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俞明震
一峰相向晚崚嶒,霁色犹寒隔雾层。深竹饱听连夜雨,曲房初见照愁灯。
十年影事朦胧记,二月韶光浅淡增。正是江南好时节,海棠红蕊绽春冰。
赣州杂感 其四
后事真难问,前因更可哀。几人收涕泪,一雨长莓苔。
霁影山围住,风声雁带来。谁教民气塞,远望一登台。
萍乡泛舟至渌口道中作 其二
历历江湖晚,幽花只自妍。乱峰争受月,远水暗生烟。
邻火增新感,滩声熟夜眠。忽成秋意思,春梦在愁边。
城头望夕阳西没感赋
为愿残阳堕地迟,望中灯火转迷离。群山偃蹇灯能隐,双雁回翔何所悲。
一暝欲收江海去,回头如接混茫时。篱边剩有微光在,珍重秋心好自持。
武昌道中
江流束百忧,云光媚初夕。绵绵惓水木,清响倏夕隔。
江城延古欢,揽裾怨将别。广术暧寒烟,残阳收远色。
驰望忽迷方,忉怛感行役。委帆溯归风,虚舟群动息。
明星露窈窕,山峦亦悱恻。哀乐乘天倪,情澜渺不竭。
泠泠怀远度,黯黯徇前迹。薄暮猿鸟啼,江湖不可测。
瞻望穷崦嵫,婉娈迟明发。
驻南安郡城得京师寄书奉答
入城漠漠风吹雨,隐几纷纷鼠跳梁。真有性情纷骨肉,断无哀乐到侯王。
醒时觅梦知身老,静夜开门闻水香。微觉一峰青向我,百年心事久颓唐。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 其九
离家觉轩豁,望远忽潜潸。门祚惊心久,饥寒合眼间。
高天谁见影,集霰欲迷山。广漠吾从逝,先偷一夕閒。
长沙道中寄怀王木斋
又听湖阴卧吹笛,十年人事真飘忽。至人乘物人无穷,今我胡为但兀兀。
消尽回肠荡气中,中原落日看鸟没。登高临深有所哀,回薄万古心无极。
几辈词流擅盛名,心光零乱同坠叶。中路因循枉笑人,沉吟我亦嗟何及。
遥看芳草如有灵,神识超然入渺冥。万里归来真一梦,寥天思远风泠泠。
怀人忆事非无故,侧身天地惊岁暮。此意王郎知我深,高歌往往有神悟。
年去年来湖上行,偃蹇乾坤解送迎。请看白日下垂处,尽是人间今古情。
舟发萍乡遇雨
趋枻避风沙,雨势压绝壁。万木噤无声,石气浓欲滴。
层阴失象纬,猿鸟各悚息。侧疑坤轴陷,俯咋雷电逼。
山颓万窍号,云水递呼吸。始觉澄潭腥,恍听幽岩泣。
回虑抱深忧,远瞩愁六极。云破日气苏,万象复森立。
水际一灯来,清光散空湿。冥会歛众嚣,存神偶寥寂。
游空同山遇雨
远望烟中山,秀列如屏奁。近山失山态,历乱沙石兼。
鼓勇得细路,山势如相钳。苔润垂绿发,藤老张紫髯。
天然设危坂,惴惴各戒严。盘空踏鸟背,挂石欹帽檐。
横风驱雨来,密点如胶黏。去寺不十武,黝黑万象淹。
俯听云有声,怒挟虎豹潜。巨浸俨在上,数峰青露尖。
须臾辨天色,一一排牙签。人从树杪行,鱼贯穿水帘。
水声去复返,岩底嘶渐渐。万窍各自悲,馀响穷微纤。
仆夫讵解此,过险徒沾沾。转路觅灯火,生增寒雾添。
回看石壁下,新月弯如镰。
登厦门南普陀和易实甫原韵乙未
登临初见海嵯峨,回望神州感逝波。坐久自疑趋大壑,再来应恐泣磐陀。
愁边草树天风急,泪眼乾坤落照多。今日五洲成大梦,独留残梦在岩阿。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 其二
寂寞真相喻,宁知范子豪。危言伤大隐,一发系吾曹。
激咏物情好,披风众窍劳。深心无不在,孤睨一星高。
晓发邠州
日日征鞍傍柳行,柳绵吹尽不闻莺。马头微月如云淡,麦上朝曦与露平。
陶穴尚存中古制,望春忽起少年情。疲驴转磨驼铃急,唤醒劳人是此声。
丙辰重九龙井登高
老觉人前万事非,登高望远独依依。难披榛莽凌千仞,已许湖山共落晖。
世改性随龙不灭,天空云与雁同飞。年年此会成今古,短鬓萧疏我自归。
居南安十日书寄伯严 其二
词人例作伤时语,真感何因入肺肠。物论齐无书万卷,国身通有泪千行。
羡君遗世换诗骨,笑我倾愁挥夕阳。琢句未除文字障,不知文字已沧桑。
登高再和仁先一首
病起逢君作重九,绝顶拄杖相追寻。秋光为我洗林莽,天界自高无古今。
笑听野老说城市,坐待山气分晴阴。携壶赌酒少年事,俯视落照同幽深。
癸丑除夕旅居上海
腊尽知何世,称觞笑比邻。计年仍此夜,送老又明春。
入市忘新历,无家作幸民。未成浮海愿,灯火认迷津。
夜雨书怀
黯黯春光去,垂垂老境添。雨深灯有晕,人静水窥帘。
入世愁儿女,思归计米盐。略谙齐物旨,何意问飞潜。
改岁四日率兵度梅关赋此
角声低不扬,磴道郁盘互。泉细湿云根,松高倚互柱。
但闻白云香,不见梅开处。百转到关门,双岩尚掩护。
南望失气候,青青露原树。山势万马腾,有力不能驭。
遂令关以南,互然画畛域。群盗捷如揉,诱我逢邻怒。
摧陷失雄心,避缩全世故。众鸟噪夕阳,人家隐寒雾。
谁与辨烦冤,嗒然全吾素。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 其六
诙诡人间世,雏夷发尽青。愤时终自放,庄语待谁听。
兵气缠蜗角,天声戴鹤翎。仙人缈瀛海,如我五霞軿。
泛黄河自宁夏达包头镇舟行杂咏 其十
家似离巢燕,身如出塞云。窥天终自幸,垂老厌多闻。
河尽东南转,山从朔漠分。纪行聊复尔,大地本无垠。
俞明震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157篇诗文
雨后湖楼晓起
登柯亭七星岩
游理安寺
焦山松寥阁夜坐
夏夜山寺纳凉即景偶成
食瓜
雨中登楼赠伯严
大庾乱甫定偕僚友出游近郊诸山 其二
赋得杨柳读书堂得书字五言八韵
夜坐寄怀三弟
自厦门泛舟渡台湾海中见夕阳感赋
读散原鬼趣诗
通天岩夜坐书怀 其二
暑夜雨初过平明泛舟出南湖
送友南归
止翁氏墓虚谒常熟师墓
大雪后偕苍虬入灵隐寺同赋
初春重至西湖
吴子脩丈约游西溪
再题方丈壁
行县至雩都入山寺避暑夜雨不寐
子纯丈诗来和新居次韵奉酬
甲午五月天津感事诗和慕庭先生韵兼示朝鲜使者 其二
槐树下戏题
重过樟树镇
居南安十日书寄伯严 其一
送仲林归通州
园居早起
萍乡泛舟至渌口道中作 其一
寄怀王木斋秀才 其二
月夜登兰州城楼望黄河隔岸诸山
和李公子经迈 其二
章江晚泊
晓起小园探梅次夏午彝韵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 其四
驻大庾边境万山中阅南洋报知伯严梅庵宴樊云门前辈于六朝松树下即 ...
寄如皋吕士云
晓游莫愁湖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 其一
丙辰中秋日雨约同人饭于法相寺
赣州杂感 其三
寄和范仲林秀才
读范肯堂遗集怆然赋此
泛黄河自宁夏达包头镇舟行杂咏 其四
甲寅除夕时久病初起 其二
中秋集法相寺和子纯丈原唱
辛亥八月二十七日度乌梢岭
偕刘月农登八境台示同游诸子
步月偶占
和范肯堂兼示李刚己
天竺
甲辰六月十六日登天童山访寄禅长老不遇留赠二首 其二
戍申十一月重游通天岩宿山寺
甲午除夕登台北城楼
辛亥除夕感赋时乞病留居兰州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