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路凤冈庭中巨石

题路凤冈庭中巨石

明代 于慎行

雕阑四面锁崔嵬,碣石残山此地开。若在钱塘江上见,何人不道小飞来。

诗人于慎行的古诗

九月十三夜扈从功德寺陪李渐庵大司寇王忠铭徐检庵二学士登金山对 ...

明代 于慎行

长杨别苑碧山头,扈跸登临暮霭收。正惜岩花过九日,却怜湖月似中秋。

楼台近映沧波出,灯火深回翠辇游。连夕尚方传赐酒,飞觞何幸藉林丘。

送田钟台殿读省觐南还四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十载金门隐岁星,故园归去为趋庭。武夷山色休相讶,不染风尘两鬓青。

馆课雪夜讲庄义

明代 于慎行

寒风吹朔雪,霏霏日云暮。广庭列瑶阶,空林挺琼树。

有伟高堂上,宗工陈矩度。抠衣侍绛帷,悬河启谆谕。

大道既具陈,玄史亦纷骛。载阐南华篇,探彼环中趣。

卓哉漆园吏,齐论归逍遥。葆光守天府,泰宇悬高标。

乘元御六气,九万恣扶摇。解牛怅四顾,梦蝶纷飘飖。

大知一万物,众籁空调刁。太息至人远,梦觉何寥寥。

蟪蛄与彭祖,物化竞一朝。指马得真诠,心斗聿云消。

归去夜未艾,三尺方瀌瀌。嘘㗳不得寐,隐几坐萧条。

秋日酬寄周二鲁符卿

明代 于慎行

万里秋江入画图,望中人已北归无。十年海畔烟波迥,一疏朝端日月孤。

国论当时频倚借,民生何计许昭苏。只求且漏渔竿税,着得扁舟在镜湖。

秋日有怀贾德修谏议朱可大文学

明代 于慎行

裋褐论交岁几更,寥寥双眼为谁明。五云公子双无敌,三省仙郎谏有声。

南国久疏鸿雁字,东山同系薜萝情。衡门两度经秋草,华月空梁梦不成。

伾麓山房十咏为朱槐石令君赋 其四 杏花岩

明代 于慎行

万树赪霞数亩坛,东风点染石阑干。主人旧有蓬莱种,岁岁明光殿里看。

白纻辞鲍照体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雕轩洞户组帐悬,垂珰结佩舞少年。凝眸欲笑却复前,鸣弦激管流芳烟。

惊鸿乍散白鹄旋,如矜若怨姿变迁,低鬟拂袖私嫣然。

艳歌行四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绣箔珠帘旭日长,东风吹动郁金香。双栖乳燕浑无语,脉脉春情绕杏梁。

感怀二十首 其五

明代 于慎行

薛公昔好士,珠履罗高堂。酒酣指白日,各欲吐肝肠。

相印甫脱肘,门前迹已荒。魏其盛宾客,田侯安敢望。

一绾大将组,车马盈路傍。疏者为胶漆,亲者为参商。

朝暮市门改,贵贱交情伤。灌夫与冯子,意气何飞扬。

悠悠数千载,此道久沦亡。

送人作府幕二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幕下风流何处寻,芙蓉秋水白云深。府中不识参军笔,试问甘泉旧羽林。

伾麓山房十咏为朱槐石令君赋 其一 一槐庄

明代 于慎行

云树浑如绿野踪,宫槐常带紫泥封。不知汉日华阴里,得似青坛第几峰。

伾麓山房十咏为朱槐石令君赋 其八 大佛岩

明代 于慎行

宝座莲花万仞成,中天飞现白毫轻。秋来一片瑶台月,常似摩尼掌上擎。

感怀二十首 其十

明代 于慎行

吾慕汉阴叟,灌园聊避世。搰搰自行汲,不肯生机事。

掉首谢圣儒,比之为技系。混沌虽假修,厥言良有味。

世人徒营营,心劳自憔悴。

续曲歌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别时不知愁,别后空相忆。日晚潮水来,渡头问消息。

读高年会诗录寄寿陈寅所宪伯

明代 于慎行

华堂高会聚耆英,黄发如云象赤城。四座飞觞如笑语,百年击壤沐升平。

人浮洛社诗中数,事胜襄阳传里名。七十主翁犹未老,已从仙籍领长生。

夏日过二兄石淙别业同游洪范东流用韵六首 其六

明代 于慎行

霸主荒坟俯碧溪,夕阳草树冷凄凄。山泉带雨声何急,流到台前不向西。

上声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木叶自欲黄,不待西风作。闻郎歌上声,曲终泪已落。

送田钟台殿读省觐南还四首 其四

明代 于慎行

别恨归心总不支,蓟门烟雨送行时。离人莫折官桥柳,为我留将一两枝。

题忠顺夫人画像四首 其三

明代 于慎行

天山猎罢雪漫漫,绣袜斜偎七宝鞍。半醉屠苏双颊冷,桃花一片殢春寒。

广陵张郡丞宴大观楼

明代 于慎行

城上高凭百尺楼,使君开宴俯江洲。坐临南北孤峰影,目尽乾坤万里流。

雨色犹分京口树,涛声欲赋广陵秋。何来一曲桓伊笛,寥落长天动客愁。

于慎行

于慎行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60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