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周尚书弘正诗 二

送周尚书弘正诗 二

南北朝 庾信

离期定已促。
别泪转无从。
惟愁郭门外。
应足数株松。

诗人庾信的古诗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二

南北朝 庾信

浮桥翠盖拥,平旦雍门开。石崇迎客至,山涛载妓来。

水纹恒独转,风花直乱回。谁能惜红袖,宁用捧金杯。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八

南北朝 庾信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事之毫发无谓轻,虑远防微乃不倾。

云官乃垂拱大君,凤历唯钦明元首。类上帝而禋六宗,望山川而朝群后。

地镜则山泽俱开,《河图》则鱼龙合负。我之天纲莫不该,阊阖九关天门开。

卿相则风云玄感,匡赞则星辰下来。既兴周室之三圣,乃举唐朝之八才。

莘臣参谋于左相,大老教政于中台。其宜作则于明哲,故无崇信于奸回。

拟咏怀诗 五

南北朝 庾信

惟忠且惟孝。为子复为臣。
一朝人事尽。身名不足亲。
吴起常辞魏。韩非遂入秦。
壮情已消歇。雄图不复申。
移住华阴下。终为关外人。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十一 黑帝云门舞

南北朝 庾信

北辰为政玄坛,北陆之祀员官。宿设玄璜浴兰,坎德阴风御寒。

次律将回穷纪,微阳欲动细泉。管犹调于阴竹,声未入于春弦。

待归馀于送历,方履庆于斯年。

咏画屏风诗 十八

南北朝 庾信

白石春泉满。
黄金新埒开。
戚里车先度。
兰池马即来。
落花承舞席。
春衫拭酒杯。
行厨半路待。
载妓一双回。

幽居值春诗

南北朝 庾信

山人久陆沉。
幽径忽春临。
决渠移水碓。
开园扫临林。
欹桥久半断。
崩岸始邪侵。
短歌吹细笛。
低声泛古琴。
钱刀不相及。
耕种且须深。
长门一纸赋。
何处觅黄金。

望渭水

南北朝 庾信

树似新亭岸,沙如龙尾湾。
犹言吟溟浦,应有落帆归。

送炅法师葬诗

南北朝 庾信

龙泉今日掩。
石洞实时封。
玉匣摧谈柄。
悬河落辩锋。
香炉犹是柏。
麈尾更成松。
郭门未十里。
山回已数重。
尚闻香阁梵。
犹听竹林钟。
送客风尘拥。
寒郊霜露浓。
性灵如不灭。
神理定何从。

道士步虚词 十

南北朝 庾信

麟洲一海阔。
玄圃半天高。
浮丘迎子晋。
若士避卢敖。
经飡林卢李。
旧食绥山桃。
成丹须竹节。
刻髓用芦刀。
无妨隐士去。
即是贤人逃。

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二

南北朝 庾信

淳风布政常无欲。
至道防人能变俗。
求仁义急防水火。
用礼让多防菽粟。
屈轶无佞人可指。
獬豸无繁刑可触。
王道荡荡用无为。
天下四人谁不足。

移树诗

南北朝 庾信

酒泉移赤柰。
河阳徙石榴。
虽言有千树。
何处似封侯。

周宗庙歌 皇夏

南北朝 庾信

克昌光上烈。
基圣穆西藩。
崇仁高涉渭。
积德被居原。
帝图张往迹。
王业茂前尊。
重芬德阳庙。
罍庆寿陵园。
百灵光祖武。
千年福孝孙。

春日离合诗 一

南北朝 庾信

秦青初变曲。
未有逐琴心。
明年花树下。
月月来相寻。

道士步虚词 三

南北朝 庾信

归心游太极。
回向入无名。
五香芬紫府。
千灯照赤城。
凤林采珠实。
龙山种玉荣。
夏簧三舌响。
春钟九乳鸣。
绛河应远别。
黄鹄来相迎。

春日离合诗 二

南北朝 庾信

田家足闲暇。
士友暂流连。
三春竹叶酒。
一曲鹍鸡弦。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十二

南北朝 庾信

周王逢郑忿,楚后值秦冤。梯冲已鹤列,冀马忽冤屯。

武安檐瓦振,昆阳猛兽奔。流星夕照镜,烽火夜烧原。

古狱饶冤气,空亭多枉魂。天道或可问,微兮不忍言。

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诗

南北朝 庾信

玉山乘四载。
瑶池宴八龙。
鼋桥浮少海。
鹄盖上中峰。
飞狐横塞路。
白马当河冲。
水奠三川石。
山封五树松。
长虹双瀑布。
圆阙两芙蓉。
戍楼鸣夕鼓。
山寺响晨钟。
新蒲节转促。
短笋箨犹重。
树宿含樱鸟。
花留酿蜜蜂。
迎风下列缺。
洒酒召昌容。
且欣陪北上。
方欲待东封。

奉和平邺应诏诗

南北朝 庾信

天策引神兵。
风飞扫邺城。
阵云千里散。
黄河一代清。

和侃法师三绝诗 二

南北朝 庾信

客游经岁月。
羇旅故情多。
近学衡阳鴈。
秋分俱渡河。

拟咏怀诗 二四

南北朝 庾信

无闷无不闷。
有待何可待。
昏昏如坐雾。
漫漫疑行海。
千年水未清。
一代人先改。
昔日东陵侯。
唯见瓜园在。
庾信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297篇诗文

南北朝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