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八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八

南北朝 庾信

弱齢参顾问。
畴昔滥吹嘘。
绿槐垂学市。
长杨映直庐。
连盟翻灭郑。
仁义反亡徐。
还思建邺水。
终忆武昌鱼。

诗人庾信的古诗

至老子庙应诏诗

南北朝 庾信

虚无推驭辨。
寥廓本乘蜺。
三门临苦县。
九井对灵溪盛丹须竹节。
量药用力圭。
石似临卭芋。
芝如封禅泥。
毻毛新鹄小。
盘根古树低。
野戍孤烟起。
春山百鸟啼。
路有三千别。
途经七圣迷。
唯当别关吏。
直向流沙西。

杨柳歌

南北朝 庾信

河边杨柳百丈枝,别有长条踠地垂。
河水冲激根株危,倏忽河中风浪吹。
可怜巢里凤凰儿,无故当年生别离。
流槎一去上天池,织女支机当见随。
谁言从来荫数国,直用东南一小枝。
昔日公子出南皮,何处相寻玄武陂。
骏马翩翩西北驰,左右弯弧仰月支。
连钱障泥渡水骑,白玉手板落盘螭。
君言丈夫无意气,试问燕山那得碑。
凤凰新管萧史吹,朱鸟春窗玉女窥。
衔云酒杯赤玛瑙,照日食螺紫琉璃。
百年霜露奄离披,一旦功名不可为。
定是怀王作计误,无事翻复用张仪。
不如饮酒高阳池,日暮归时倒接离。
武昌城下谁见移,官渡营前那可知。
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
欲与梅花留一曲,共将长笛管中吹。

道士步虚词 二

南北朝 庾信

东明九芝盖。
北烛五云车。
飘飖入倒景。
出没上烟霞。
春泉下玉溜。
青鸟向金华。
汉帝看桃核。
齐侯问枣花。
上元应送酒。
同来访蔡家。

入彭城馆诗

南北朝 庾信

襄君前建国。
项氏昔棱威。
鶃飞伤楚战。
鸡鸣悲汉围。
年代殊氓俗。
风云更盛衰。
水流浮磬动。
山喧双翟飞。
夏余花欲尽。
秋近燕将稀。
槐庭垂绿穗。
莲浦落红衣。
徒知日云暮。
不见舞雩归。

示封中录诗 一

南北朝 庾信

贵馆居金谷。
关扃隔藁街。
冀君见果顾。
郊间光景佳。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五

南北朝 庾信

逍遥游桂苑,寂绝到桃源。狭石分花径,长桥映水门。

管声惊百鸟,人衣香一园。定知欢未足,横琴坐石根。

拟咏怀诗 十

南北朝 庾信

悲歌度燕水。
弭节出阳关。
李陵从此去。
荆卿不复还。
故人形影灭。
音书两俱绝。
遥看塞北云。
悬想关山雪。
游子河梁上。
应将苏武别。

奉报穷秋寄隐士诗

南北朝 庾信

王倪逢啮缺。
桀溺偶长沮。
藜床负日卧。
麦陇带经锄。
自然曲木几。
无名科斗书。
聚花聊饲雀。
穿池试养鱼。
小村治涩路。
低田补坏渠。
秋水牵沙落。
寒藤抱树疎。
空枉平原骑。
来过仲蔚庐。

咏画屏风诗 十

南北朝 庾信

千寻木兰馆。
百尺芙蓉堂。
落日低莲井。
行云碍芰梁。
流水桃花色。
春洲杜若香。
就阶犹不进。
催来上伎床。

咏画屏风诗 二四

南北朝 庾信

金鞍聚碛岸。
玉舳泛中流。
画鹢先防水。
媒龙即流舟。
沙城疑海气。
石岸似江楼。
崩槎时半没。
坏舸或空浮。
定是汾河上。
戈船聊试游。

园庭诗

南北朝 庾信

杖乡从物外。
养学事闲郊。
郊愁方汗简。
无遇始观爻。
谷寒已吹律。
檐空更剪茆。
樵隐恒同路。
人禽或对巢。
水蒲开晚结。
风竹解寒苞。
古槐时变火。
枯枫乍落胶。
倒屣迎悬榻。
停琴听解嘲。
香螺酌美酒。
枯蚌藉兰殽。
飞鱼时触钓。
翳雉屡悬庖。
但使相知厚。
当能来结交。

奉和平邺应诏诗

南北朝 庾信

天策引神兵。
风飞扫邺城。
阵云千里散。
黄河一代清。

周祀方泽歌 皇夏

南北朝 庾信

司筵撤席。
掌礼移次。
回顾封坛。
恭临坎位。
瘗玉埋俎。
藏芬敛气。
是曰就幽。
成斯地意。

送周尚书弘正诗 其一

南北朝 庾信

交河望合浦,玄菟想朱鸢。共此无期别,知应复几年。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二十二

南北朝 庾信

日色临平乐,风光满上兰。南国美人去,东家枣树完。

抱松伤别鹤,向镜绝孤鸾。不言登陇首,唯得望长安。

重别周尚书诗 二

南北朝 庾信

河桥两岸绝。
横歧数路分。
山川遥不见。
怀袖远相闻。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一 昭夏

南北朝 庾信

重阳禋祀。大报天。丙午封坛。肃且圜。孤竹之管。云和弦。

神光未下。风肃然。王城七里。通天台。紫微斜照。影徘徊。

连珠合璧。重光来。天策暂转。钩陈开。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八

南北朝 庾信

日晚金槌络,朱轩流水车。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七

南北朝 庾信

移风广轩历,崇德盛唐年。成文兴大雅,出豫动钧天。

黄钟六律正,阊阖八风宣。孤竹调阳管,空桑节雅弦。

舞林鸾更下,歌山凤欲前。闻音能辨俗,听曲乃思贤。

感物观治乱,心恒防未然。君子得其道,大平何有焉。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一

南北朝 庾信

立德齐今古。
资仁一毁誉。
无机抱瓮汲。
有道带经锄。
处下唯名惠。
能言本姓蘧。
未论惊宠辱。
安知系惨舒。
庾信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29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