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幽居值春诗

幽居值春诗

南北朝 庾信

山人久陆沉。
幽径忽春临。
决渠移水碓。
开园扫临林。
欹桥久半断。
崩岸始邪侵。
短歌吹细笛。
低声泛古琴。
钱刀不相及。
耕种且须深。
长门一纸赋。
何处觅黄金。

诗人庾信的古诗

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诗

南北朝 庾信

北原风雨散。
南宫容卫疎。
待诏还金马。
儒林归石渠。
徒悬仁寿镜。
空聚茂陵书。
竹泪垂秋笋。
莲衣落夏蕖。
顾成始移庙。
阳陵正徙居。
旧兰憔悴长。
残花烂熳舒。
别有昭阳殿。
长悲故婕妤。

和李司录喜雨诗

南北朝 庾信

纯阳实久亢。
云汉乃昭回。
临河沉璧玉。
夹道画龙媒。
离光初绕电。
震气始乘雷。
海童还碣石。
神女向阳台。
云逐鱼鳞起。
渠随龙骨开。
崩沙杂水去。
卧树拥槎来。
嘉苗双合颖。
熟稻再含胎。
属此欣膏露。
逢君摛掞才。
愧乏琼将玖。
无酬美且偲。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八

南北朝 庾信

日晚金槌络,朱轩流水车。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五 皇夏

南北朝 庾信

七里是仰,八陛有凭。就阳之位,如日之升。思虔肃肃,致敬绳绳。

祝史陈信,玄象斯格。惟类之典,惟灵之泽。幽显对扬,人神咫尺。

道士步虚词 二

南北朝 庾信

东明九芝盖。
北烛五云车。
飘飖入倒景。
出没上烟霞。
春泉下玉溜。
青鸟向金华。
汉帝看桃核。
齐侯问枣花。
上元应送酒。
同来访蔡家。

和侃法师

南北朝 庾信

秦关望楚路,
灞岸想江潭。
几人应落泪,
看君马向南。

侍从徐国公殿下军行诗

南北朝 庾信

八风占阵气。
六甲候兵韬。
置府仍张幕。
麾军即韬旄。
长旗临广武。
烽火照成皐。
巡寒重挟纩。
酌水胜单醪。
阵后云逾直。
兵深星转高。
电焰驱龙马。
山精镂宝刀。
塞逈翻榆叶。
关寒落鴈毛。
既得从神武。
何须念久劳。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四

南北朝 庾信

直城风日美。
平陵云雾除。
来往金张馆。
弦歌许史闾。
凤台迎弄玉。
河阳送婕妤。
五马遥相问。
双童来夹车。

舟中望月诗

南北朝 庾信

舟子夜离家。
开舲望月华。
山明疑有雪。
岸白不关沙。
天汉看珠蚌。
星桥视桂花。
灰飞重晕阙。
蓂落独轮斜。

和庾四诗

南北朝 庾信

离关一长望。
别恨几重愁。
无妨对春日。
怀抱只言秋。

镜诗

南北朝 庾信

玉匣聊开镜。
轻灰暂拭尘。
光如一片水。
影照两边人。
月生无有桂。
花开不逐春。
试挂淮南竹。
堪能见四邻。

奉答赐酒诗

南北朝 庾信

仙童下赤城。
仙酒饷王平。
野人相就饮。
山鸟一羣惊。
细雪翻沙下。
寒风战鼓鸣。
此时逢一醉。
应枯反更荣。

周祀圜丘歌 皇夏

南北朝 庾信

旌回外壝。
跸静郊门。
千乘按辔。
万骑云屯。
藉茅无咎。
扫地唯尊。
揖让展礼。
衡璜节步。
星汉就列。
风云相顾。
取法于天。
降其永祚。

和炅法师游昆明池诗二首 其一

南北朝 庾信

游客重相欢,连镳出上兰。值泉倾盖饮,逢花驻马看。

平湖泛玉舳,高堰歇金鞍。半道闻荷气,中流觉水寒。

周五声调曲 角调曲 二

南北朝 庾信

匡赞之士或从渔钓。
云雨之才乍叹幽谷。
寻芳者追深径之兰。
识韵者探穷山之竹。
克明其德贡以三事。
树之风声言于九牧。
协用五纪风若从事。
农用八政甘作其榖。
殊风共轨见之周南。
异亩同颖闻之康叔。
祁寒暑雨是无胥怨。
天覆云油滋焉渗漉。
幸无谢上古之淳人。
庶可以封之于比屋。

奉和夏日应令诗

南北朝 庾信

朱帘卷丽日。
翠幕蔽重阳。
五月炎蒸气。
三时刻漏长。
麦随风里熟。
梅逐雨中黄。
开冰带井水。
和粉杂生香。
衫含蕉叶气。
扇动竹花凉。
早菱生软角。
初莲开细房。
愿陪仙鹤举。
洛浦听笙簧。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二十四

南北朝 庾信

太上之有立德,其次之谓立言。树善滋于务本,除恶穷于塞源。

冲深其智则厚,昭明其道乃尊。仁义之财不匮,忠信之礼无繁。

动天无有不届,唯时无幽不彻。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自非刚克掩义,无所离于剿绝。

弄琴诗 一

南北朝 庾信

雉飞催晚别。
乌啼惊夜眠。
若交新曲变。
惟须促一弦。

奉报寄洛州诗

南北朝 庾信

舟师会孟津。
甲子阵东邻。
雷辕惊战鼓。
剑室动金神。
幕府风云气。
军门关塞人。
长旍析鸟羽。
合甲抱犀鳞。
星芒一丈焰。
月晕七重轮。
黎阳水稍渌。
官渡柳应春。
无庸奉天睠。
驱传牧南秦。
繁词劳简牍。
杂俗弊风尘。
上洛逢都尉。
商山见逸民。
留滞终南下。
唯当一史臣。

答王司空饷酒诗

南北朝 庾信

今日小园中。
桃花数树红。
开君一壸酒。
细酌对春风。
未能扶毕卓。
犹足舞王戎。
仙人一捧露。
判不及杯中。
庾信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297篇诗文

南北朝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